【摘 要】基础教育中的薄弱学校的成因各有不同,但是共同的表征都是教育教学质量平平或者低下,从而陷入优质生源流失、教师士气低落、学校声誉欠佳、学校发展受阻的恶性循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引入如同双语教育这样的前瞻性的课改项目,深入实施教学课改。
【关键词】薄弱小学;办学品质;国学教育;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0-0012-02
【作者简介】吴静,南宁市友爱小学(南宁,530000)校长,一级教师。
老城区的城中村学校发展相对滞后,这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有没有可能通过学校自主开展的课程改革实现这类学校的嬗变,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开展这一课题的实证研究,不仅对改变个体学校的发展面貌有利,而且对同类学校的发展也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南宁市友爱小学就是一所这样的学校。它地处南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西乡塘区里的一个城中村。学校始建于1953年,原本是一所民办学校,后改为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很小,比较拥挤。由于受到客观办学条件限制和一些历史原因的影响,学校发展明显滞后,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徘徊不前,甚至一些教师的精气神也处于低迷状态。
如何带领友爱小学走出低谷,走上一条健康、优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校领导班子带着这个难题不断思考、研究、探索。
一、借鑒他山课改之石,寻求自身发展道路
薄弱学校要想发展,说到底,还是要好好发现和认真挖掘自身的潜在优势。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真正践行起来却并非那么容易。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处于困惑中的友爱人豁然开朗。那是在参加第三届全国双语教学展评活动期间,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与活动承办学校——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有了深入接触,不仅看到了这所深圳名校的双语教育所呈现出来的教与学的丰富成果,而且详细了解到这所曾经的“薄弱学校”华丽转身为深圳市的一所公认名校的发展历程。其发展方略和基本路径,就是心无旁骛地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办学道路。
凤凰学校办学历史长达一百多年,几年前还是一所城中村的小学(如今为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地曾经处于低位。但是,自从廖柏灵校长调来该校任职以后,学校掀起了一场持久的包括双语教育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改革浪潮,并通过课程改革使“凤凰”这颗百年老树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改,带给了教师压力,也带给了教师动力,更带来了学校活力!
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的成功转身,给了友爱小学全校上下极大启发。学校确定实施“双轮驱动”的课改策略,即:一手抓全区上下正在推进的国学教育,改变以语文作为国学教育实施的单一学科的做法;一手抓双语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首先从一年级开始在英语学科、数学学科实施双语教学,并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将双语教育辐射到音乐、美术和科学学科。
对待双语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内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实施双语教育课程改革究竟有什么价值?第二,家长会理解和赞成实施双语教育课程改革吗?第三,双语教师从哪里来?
针对这三个主要问题,学校采取了不同的办法。
1.充分认识双语教育之于南宁的意义。
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无论从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建设来看,还是从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广西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都遇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去着眼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再不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培养将来能够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会因为一步被动而步步被动。
2.家长对双语教育的认识超乎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想象。
对家长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表明,高达98%以上的家长赞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实施双语教育。这一统计数据从根本上打消了部分教师的顾虑,增添了“准双语教师”的信心。
3.双语教师只能从实践中来。
双语教育专家王斌华认为,开展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成功路径就是“转岗培训双语教师”,即“一方面把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科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另一方面把愿意从事双语教育的英语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
学校管理层通过列举国内一些双语教育实验学校的教师成功转型为双语教师的实例,摆事实、讲道理,鼓励有志于从事双语教育的教师积极报名参加“全国双语教师培训班”。
二、“双轮驱动”课程改革举措使学校气象焕然一新
“双轮驱动”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双语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快给学校整体面貌带来了一系列让人欣喜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群众对学校看法的明显改变。一所原本看上去不起眼的城中村里面的小学居然开设了被世人一致认为是“高、大、上”的双语教育课程,顿时在西乡塘区被传为美谈。学校在社区百姓中的口碑迅速好转,友爱小学的一个崭新形象迅速在人们心目中竖起。
第二个变化是教师的精气神较之于以往更足。学校真抓实干的课程改革举措的实施,让教师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前途和希望,因而士气大增,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得到了唤醒,全校上下充满了不甘落后、只争朝夕的生气。
第三个变化是优质生源流失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双轮驱动”课程改革的实施让社区百姓对学校发展的信任和信心明显增强。家长们认为,现在不需要让孩子出远门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了。以往那种一年级招生时优质生源大幅度流失的现象再也不见了。
第四个变化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双轮驱动”课程改革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知识世界,优化了学科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使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迅速提高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明显增强。
从友爱小学的课改经历中,大致可以得出四点初步结论。第一,薄弱学校的“改薄”关键是办学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等”“靠”“要”,而应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改造办学者的主观世界的前提下来改造客观世界。第二,薄弱学校的“改薄”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山之石”,因为真正成功的课程改革都是合乎教育教学规律的,而大凡合乎规律的事情都是可以复制的。第三,薄弱学校的“改薄”只能在课改上做文章,要通过课改来提振士气,倒逼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促进师生更好地共同发展的目的。第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只有牢牢盯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培养的新要求,才能体现课改的前瞻性,才能实现课改的应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