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QQ建立师生互动的新途径

2018-02-27 21:57李铭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

李铭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 +”的理念的拓展,教学信息化已经从精品课程向微课、慕课等成熟的交互的网站形式的发展。腾讯公司借助其成熟的QQ即时软件开发出了多种途径的网络互动和交流方式,使教学从学校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本文探讨了笔者在探索这种师生互动的新途径中的一些收获和心得,以期建立一个更加紧密的师生互动生态圈。

关键词:QQ;QQ空间; 师生互动

总述:QQ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网络社交平台,也是现代中学生当中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带动下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QQ俨然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交流工具。QQ这个聊天工具还乘载了很多其他的应用服务,能让QQ好友了解我们平日在QQ这个广阔网络平台上的一举一动:玩过什么相关游戏,使用过哪些腾讯公司的相关娱乐产品,腾讯公司的哪些娱乐产品最得我的青睐等等。通过对某个QQ好友帐号关联的各种应用的具体分析,即可了解到很多关于该好友在平时使用QQ的习惯和业余生活中如何借助腾讯的其他娱乐产品休闲娱乐。另外,QQ推出的QQ群聊服务,也逐渐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平台。可以说,QQ已经进入我们日常生活,并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如何使用好QQ这个媒介,让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在课内课外产生更多的积极有效的互动,成为我教学课堂以外探索研究的一个重点。

尝试:建立“专职”QQ号,打开师生互动的大门。

进入教学生涯第一年的开学伊始,和高一新生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后,第一次月考完的周末,就有班上的同学发短信希望通过QQ把他们的月考成绩告诉他们。面对学生们的信任和提议,让我眼前一亮!很有必要建立一个专有的QQ号码和学生的课外生活建立联系。一方面,不会透过这个号码泄露自己以往的生活隐私;另一方面,QQ的存在,能让学生更加方便的和自己联系,解决很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完成的沟通。于是,我立即申请了一个新的QQ号码,并热情地邀请同学们转发。但同时做出了一个相对严格的要求:如果希望添加我为好友的同学,必须注明你的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才能通过我的“好友验证”。

很快地,就有许多同学申请添加好友,到现在已经有超过一百五十为同学实名添加我为QQ好友。在后来和老教师的沟通和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认识到,让学生主动添加好友,并告知姓名和班级其实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同时,要经营好这样一个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也需要很多的精力。首先,必须面对的壁垒是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同学们只愿意添加在学校让他们感到平易近人,且对他们课堂学习之外很少“指手画脚”的老师;另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跨越年龄的鸿沟,在年龄上让学生有认同感,他们才会对教师的QQ感兴趣——我想,这也是他们愿意添加我作为QQ好友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刚入职的我,俨然还带着走出校园不久的学生气,能很快地获得同学们的作为同龄人的认同感。另一个必须的工作,就是让QQ能发挥作用。这也是我在后续探索建立这样一种利用虚拟网络空间平台和同学们产生有价值的互动核心。

探索:在摸索中建立师生课外互动新途径,从QQ空间发现学生的另一个世界。

QQ空间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网络社交平台,也是一个便于自我展示的自媒体平台。可以通过QQ空间写说说:发表自己的心情日记;发布图片:展示自己的生活片断;发布有意思的链接:分享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所思所得,告诉他人自己的生活状态。而且在QQ空间中还有更有意思的互动,如果对某个朋友的分享的“状态”感兴趣,可以点“赞”表示关切,也可以回复他表达自己的关切。而且在实际使用中,我还发现,它能记录哪些朋友关注过发布的信息,还能告诉我们有哪些不认识的朋友和我一起共同关注了同一个好友。为了加强互动的有效性,我也经常对同学们发布的“状态”点“赞”,对一些觉得有意义的“状态”表示关切,同时也开始尝试自己在QQ空间中分享一些感觉对同学们有意义的文章或者视频等的链接,让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看到我的一些生活动态,吸引同学们的关注的同时,争取在课外做一些正向的引导。为了让分享的内容有趣又有益,我开始在平时课余生活中在网络上寻找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分享网站,比如“豆瓣网”,“知乎网”,“网易公开课”等。在其中阅读并筛选出对同学们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知识或者信息,分享到我的QQ空间状态中,让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利用课余的空闲碎片时间做一点课外拓展阅读。同时,借助QQ空间提供的统计功能,观察哪些学生关注过我的分享,哪些方面的分享更受学生们的关注和喜爱。经过一年的知识、话题、视频分享,我做了一个大致的统计,发现关注度最低的是与学习相关的分享,其次是观点讨论类、经验总结类的分享。比较受歡迎的分享是寓教于乐的故事或者关于新事物的介绍。而最受欢迎的分享还是关于我在平时生活中的自身生活状态的分享。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结合对同学们兴趣点的分析,我开始有计划地在空间里边做一些分享和尝试。首先,结合同学们大多只能在周末时间段接触到网络,我坚持每个周末分享一些正能量的知识给同学们做碎片阅读。这个过程中,我尽量筛选观点相对开放的讨论性质的文章给同学们阅读,而尽量避免推荐价值观输出的文章,希望同学们能在这样的讨论中开阔思维,得到发展。然后,借助智能手机,我也会在周末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发一些生活状态,和同学们分享,吸引同学们关注的同时,也和他们积极互动。这样,有时候也能吸引他们注意到我在此之前发送的其他有意思的空间分享,让我认为有价值的分享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我也会在周末花时间逛一逛QQ空间,关注一下同学们的动态,这个过程中也能发现他们在课堂学习生活之外不一样的一面。很多同学我都是通过QQ空间状态才发现他们在生活中活泼,向上的一面,然后才反过来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更加生活化的交流方式,逐渐感受到这个过程中整个教学班级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到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感情生活的细腻和丰富。我也尽量在这个过程之中,做一个隐形的看客,不去过多影响他们的课外生活。日积月累,我逐渐发现QQ空间的意义:它能让处在这样一个青春叛逆期、迷茫期的学生们一点一点地,越来越接近你,信任你,愿意和你分享。反过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因为更多地了解到他们的课外生活情况,而能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感到越来越游刃有余。这个时候,学生既把我当作老师,也把我当作了朋友。

收获:从QQ搜集学生们课余生活更广阔的信息。

故事一:第一次在QQ空间中发现访问记录功能就让我感到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访问记录不仅记录了来访者是谁,还记录了他们访问的时间!这让我知道了一些同学为什么上课总是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下的部分原因。也让我意识到了智能手机对同学们每天学习生活的影响。在后来的统计分析和课下与部分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同学们的作息受到智能手机的影响,睡眠时间越来越得不到保证。于是我在QQ空间中发起了一次每周三早睡半小时的活动,随后又逐渐演化为在睡眠中结束这一天的行动。激励和帮助同学们一起改正睡眠习惯,同时在学习时间远离智能手机。

故事二:利用即时聊天工具QQ,学生们逐渐开发出了一套新的询问方式:通过拍摄作业题目照片提问。我也会抽出时间,对需要详细解答的题目写一个详细的过程,然后也拍下照片,以备同学们提问时的需要。逐渐地,这又开始演变为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解答同学们对于抽象物理情景的困惑。然后,我开始根据教学内容,在QQ空间中分享一些有意义的物理学科的实验视频,单元总结,问题剖析等资料。把课堂教学延展到了课余生活。

故事三:在2014年冬,QQ还推出了一个匿名聊天的功能。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置。学生们通过匿名聊天,可以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个人比较隐私的问题通过QQ向我咨询以获得帮助。我清晰地记得是在QQ刚推出匿名聊天的那段时间,经常有学生通过匿名聊天跟我探讨他们青春期的各种思考和烦恼。比如说与某某老师之间的关系如何紧张,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如何缺乏途径,与某位同学之间产生的矛盾如何越来越激化。更有甚者,一位女同学通过匿名聊天告诉我,她失恋了,心理上感觉特别不能接受。我耐心地通过匿名聊天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加以间接的引导,同时搜集平时教学中对他们的观察,基本能确定是谁在跟我“匿名聊天”,再在实际教学中多一点关心和关注,让他们平稳地度过这段情绪起伏期。

不足与展望:拓展课内与课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使知识的吸收沁入生活。

转眼,学生们的高中生活进入了更加紧张的高二。我发现,和我互动的学生们几乎很少通过QQ聊天功能了。不管是实名的,还是匿名的。更多的时候,是我在周末适时地推送一些分享和状态和大家互动。我逐渐发现,进入高二过后,同学们逐渐找到了学习的重心和目标,同时更加专注于学习以准备不久就要到来的高考了。这个时候,学生们更多的是需要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我在想,如何通过QQ在课余的时间为同学们推送一些更有实效性的学习资源。如果时间允许,我愿意做更多的尝试:

1、微课视频的录制。微课视频的种类其实很多,这里我将着重打造一种微课:试题讲解型微课。现在的课内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遇到作业当中的一些较综合的题目的时候,学生们往往觉得无法在短时间内的一次讲解中吃透。怎么办呢?我想,微课分享就是最好的方式了。每一个微课,录制一道综合性题目的详细解读和分析、解答过程,供同学们在周末抽出時间整理和理解。同时注意微课内容的时效性。

2、网络在线作业的设计。如果时间允许,通过QQ空间,和其他较成熟的作业设计App,定时定期设计一些分层次、针对性的课时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在课外做一些能力的提升和课外的拓展,让处于中游的同学做一些基础题型的分类演练和自我检测,让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够通过作业资源强化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3、加入学生德育模块。通过定期地发布QQ空间的分享,系统地帮助学生们提前做好进入各个学习阶段适应性的心理准备。同时在课余引导学生更好地抒发在学校学习中积压的心理压力,同时帮助他们明确目标,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叶青, 李明. 高校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对比的实证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1

[2]黄平江. QQ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状综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No.23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404000)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