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制造业工匠人才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2018-02-27 22:15王芳罗胜华裴琴张誉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工匠精神

王芳+罗胜华+裴琴+张誉腾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产物,必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才能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具有全方位合作、持续深入合作等特点,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具体教学环节,探索制造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以点带面,为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培养更多的现代工匠。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1-0099-03

1 前言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学生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指导,实施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方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探索和建立现代学徒制,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青年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企业的需求 据调查分析,近年来有38%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因“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和“达不到专业工作的要求”而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如何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工匠人才,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院校之间招生和就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企业需要的现代工匠,服务地方经济特色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

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人才需求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一批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千千万万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地追求职业技能完美和极致的现代工匠。校企共同培养高端制造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和塑造工匠精神,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国家,企业、行业和学校各自承担起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德国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大多实行学徒制培养,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了大量有知识、有技术的工匠。他们精湛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造就了人们熟知的西门子、宝马等知名品牌,使德国制造已成为高品质和高技术的代名词。

日本的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内教育和社会公职教育组成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其“一生专注做一事的工匠精神”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和极高的工作效率,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拥有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最多的国家。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企业用工形式发生转型,传统学徒制模式逐渐消失。同时,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职业院校对“传技”和“育人”关系的把握出现偏差,职业精神缺失,没有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中来。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企业越来越感到学徒制的必要性,更加看重高职毕业生除技能以外的职业精神,尤其是职业态度。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过程。例如:吴建设提出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双身份”学徒身份问题,形成“双体系”校企课程结构,打造“双导师”专兼师资队伍,建立“双标准”考核方案,探索解决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难题;贾建国从“制度互补性视角,探索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制度”;王丽媛提出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王新宇提出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

国内外在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匠精神塑造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现代学徒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被普遍当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方式。这为探索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4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工匠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分析制造类工匠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基础,以两型社会为发展要求,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着力点,以培养制造业工匠人才为定位,通过选择制造类典型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类工匠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与实践,提出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研究工匠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对接岗位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融入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满足高端制造业产业发展的现代工匠,探索其推广价值,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切实将工匠精神与技能教育、企业实践进行有機结合,使其充分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双主体通过开展“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通道与体制研究,实施人才“共育”、师资“共管、共享”、基地“共建、共管”,研究形成“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的建设原则。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学校和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现代学徒制管理机构,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专业和企业的准入标准,进行资质认定;建立完善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企业和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建立资金保障机制,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筹措,确保人才培养资金到位;提升学校专业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真正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问题和其他技术问题。

校企双主体模式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工匠人才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已经成为培养工匠人才的必要条件。采用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方法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和生产任务开发课程,以学习情境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建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形成“双体系”校企课程结构,通过项目化将典型产品对接教学和实训;引入企业考核标准,采用“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工厂实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学做一体”,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阶梯式的实践项目渗透到岗位能力训练中;“工学交替”以课堂教学和工厂实习交替进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探讨长短多学期灵活教学形式、工学交替的柔性管理可行性;“产教结合”以真实的产品生产为项目,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endprint

融入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过程管理研究 工匠精神表现为在任何岗位、行业中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执着专注和对职业的认同感。现代学徒制中要融入工匠精神,首先要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体制文化,然后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依据典型工作岗位要求、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素养,将职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理论教学、就业创业、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这些特点,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属于素质培养目标,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工匠精神进行解读,细化为职业素质目标,并落实到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中。

“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机制研究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需要真正的企业师傅担任导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职业院校只有建立健全学院内部的激励机制,才能突破高水平企业师傅难请的难题。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建立校内企业大师工作室,设立兼职教师专项基金等,带动企业师傅的热情。针对校内教师职业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开发能力欠缺等实际情况,建立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落实专任教师与能工巧匠一对一结对,推行专任教师校企交替工作制度,要求专任教师必须每三年下企业顶岗实习一次,加大对教师顶岗实习的过程监管。

5 总结

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迫切需要,它需要有千千万万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的工匠来实现。因此,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是所有职业院校都要面临、思索和探讨的大事,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学徒制试点,引领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准确定位、特色发展,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加快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我国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匠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全过程,开发专门的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训练,使学生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通过实施柔性的教学管理模式,与企业联合采取“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的录取方式,为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匠精神提供基础保障;通过双导师团队,既传承传统师徒“传、帮、带”的优势,又避免传统师徒培养模式的不足。职业院校在推进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需要学校、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秦祖泽,刘迎春,覃事刚,等.发挥企业办学优势 创新“校企共同体”办学新模式[J].中國职业技术教育,2013(4):57-59.

[2]吴建设.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4(7):41-45.

[3]杜广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88-91.

[4]周琳,梁宁森.现代学徒制建构的实践症结及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03-106.

[5]贾建国.制度互补性视角:我国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制度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31):36-39.

[6]李俊.德国职业培训市场的分析:兼谈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启示[J].德国研究,2015(4):109-120,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