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庭伦理走进《流年物语》

2018-02-27 14:52赫燕飞周春英
博览群书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源物语伦理

赫燕飞+周春英

家庭伦理,作为调节整个家庭成员由于血缘、姻缘、收养等基本关系而衍生出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伦理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道德规范。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这一结构长此以往的延续,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家庭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因而,“忠孝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思想一直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家庭的伦理道德中。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移居海外,异国文化也逐渐地影响着海外华人的家庭伦理观念。家庭也从而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启蒙意义:传统家庭伦理道德与个人自由意志、权利和人格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一思想脉络的转变,对中国知识分子以及文学书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家庭伦理对《流年物语》创作的影响

长期旅居加拿大的张翎就是众多知识分子的一员,她历经对故乡的思念,对异域的不适,对生活的怀疑,对家庭的困惑,因而其对中国现代家庭伦理有着一系列深入的探讨,其写作方式,也具有独到的创作性,很强的理性和思辨色彩——既有脱离旧文化的自由感,又有离散导致的宿命般的失落感和无法确认自我的焦虑感,表现出认同和抵抗之间的张力,更能够以文学的形式,拷问双重背景下人类生存的处境和文化的冲突。也正是这样,她才能对家庭、伦理有着独到的见解。因而张翎的小说,多围绕着有不同故事却同样平凡的家庭展开,倾诉着他们的痛苦、愧疚失落与绝望。无论是小说《望月》中三姐妹面对爱情和现实的挣扎,还是《邮购新娘》中江涓涓和林劼明之间的匆匆擦过,都与家庭有着重要的联系。

新出版的小说《流年物语》也不例外,尽管长居海外,但作者对中国传统家庭理伦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挖掘,总是把眼光投向故乡的土地,着笔于故乡的风土人情,在“国”与“乡”的同构中,描述历史变迁,勾勒任务命运,并从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在《流年物语》中,张翎以故乡温州为背景,以10个物体展开自述,将每个物体所带的故事串成一条线,尽管线络看似不相关,但冥冥之中却彼此牵引、交错,最后交织成一个以三代人、两个家庭构成的巨大的完整故事网,其中家庭伦理仍然为其叙事的主要内核,也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方便了我们寻找人物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从而探寻悲剧发生的内在原因,并在家庭内部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中发挥不可分割的关系作用。

家庭伦理的冲突与和解

在10个物象串联而成的巨大故事网中,我们看见了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复杂的家庭冲突而导致的家庭破碎,以及其中和解的部分可能。其中,夫妻、母女之间的伦理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

1.夫妻间的无爱与分裂

张翎作品中的夫妻多缺乏爱的基础,究其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传统型、决裂型和妥协式的得过且过型。这也影射了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夫妻人伦关系的变迁。而《流年物语》中所表现的,主要是传统型和妥协式的得过且过型两种。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在传统型的夫妻关系中,夫为妻纲、夫唱妇随,即妻子无条件地服从丈夫,主要负责相夫教子,鲜有独立的人格。《流年物语》中的全崇武一家最为典型,全崇武面前的朱静芬,是压制人格的,尽管她符合“人可靠,身体好,能吃苦,是块做老婆的料子”,且一生遵守妇德,甚至明知全崇武的背叛,还佯装不知地隐忍。但这样的女人却抓不住全崇武的心,全崇武是个“眼里有桃花的人”。但同样地,即使他再喜欢沾花惹草,甚至深爱叶知秋,也依然选择与朱静芬貌合神离地维护着家庭的关系。这样“无爱”的夫妻关系,必然导致家庭的分裂和破碎,也对全力和全知后来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全力的婚姻与全知的发疯出走,根源在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最直接的悲剧影响就体现在全力和刘年的婚姻关系上,体现了现代婚姻中,比分居、离婚、决绝更为柔和的婚姻模式,即得过且过型。刘年自幼家庭困顿,如老鼠一般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全崇武的一路协助下成长起来,面对全力优越的生活环境,从小便从内心深处生出自卑感。因而,受传统道德的影响,他也无法抗拒由全崇武为他安排的婚姻,接受怀着秘密的全力。刘年终其一生没有告诉全力曾经叫两双的名字以及自己的精神偶像是欧仁·鲍狄埃;全力也终其一生没有告诉刘年关于陈岙底的一切。初时地位的不平等,自卑和秘密,奠定了二人几十年来得过且过,无法坦诚相待的婚姻基础,再一次揭示了婚姻如果不以爱为基石,即使坐拥无数财富,也不过是华丽的空中楼阁。

2.亲子间的漠然与隔阂

“‘代际伦理,是人类代与代之间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的总称,是社会伦理关系和伦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代际伦理中的亲子伦理,正是张翎的小说着重表达的对象。体现在《流年物语》中即为父母与女儿的斗争、漠然与隔阂,即全力和女儿思源的关系最为明显。

造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一方面源于时代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青年一代对新鲜事物的接触和接受比中老年一代更广泛、深入,造成了两代人在思想行为方面的差异,使两代人因无法相互理解而产生“代沟”;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童年的创伤记忆。

在思源的幼年时期,无爱婚姻组成下的刘年和全力的工作正处于上升期,无暇真正顾及思源的情感需要。而这些失去关心的时间,却是日后用任何优越的物质条件都无法替代的。流浪猫无家可归的形象就是思源的真实比照,自小在缺爱环境下长大的思源,不爱学习、与母亲抗争、叛逆且冷血。加之母女二人因相互无法理解而产生的代沟,母女对立,成为造成家庭矛盾冲突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出轨,女儿再次目睹,看透了父母之间的貌合神离,从而产生了激烈的伦理冲突,使得思源最后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也为最后思源更青睐于同性埋下伏笔。

3.在破碎中趋于和解

在张翎的作品中,尽管夫妻、亲子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家庭伦理冲突,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但在这些冲突与破裂背后,也暗含着人们内心深处对家庭和解的诉求。

《流年物语》中,这种和解的转机隐晦地出现在每一个矛盾的家庭之中。陈岙底的一夜让朱静芬意识到了对大女儿的亏欠,当她拖着受了辱的大女儿来到陈岙底这个小村庄讨说法时,那个畏首畏尾、隐忍压制的妇女形象仿佛变得高大起来,“女人一把拨开阿贵婆娘,从随身带的布包里嚯地取出一样东西,往饭桌上狠命一砸”。这种痛苦与愤怒默默提示着读者,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被真正阻隔的,特别是那些受到过创伤的母女。

相似的和解情形也出現在全力和思源身上。一辈子斗争的母女俩在小说最后相互依扶,“思源欠了欠身子,扶了一下全力”。这一简单的行为为这激烈的家庭冲突中照亮了一丝曙光。暗含着女儿在种种苦难中渐渐认识母亲,理解母亲;而母亲则一直在女儿的身边,把自己的疼痛化作一份坚冰,等待着女儿的温暖去融化。

在这种和解之下,我们看见了一个坚强包容的女人形象:全力一边承受着丈夫逝世的悲痛,一边承担着获悉真相的压力,妥协于女儿的离婚,期盼着破碎的家庭重圆。因而,我们对于亲情以及所有感情都不能用现实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以理性的思维界定。全力与女儿之间也并非是全然的决裂。

《流年物语》在家庭伦理中产生的深刻内涵

《流年物语》以家庭矛盾作为小说的描写重点,着重表现了“婚外恋”“亲子矛盾”等引发的家庭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反映了现代家庭伦理中种种矛盾生成的原因与发展走向,通过刻画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着重剖析了反映在家庭中的种种矛盾及伦理困境,从而折射出社会的伦理困境。

小说一改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中伟大、无私、宽容的父母形象,人的血肉之躯和人性欲望的诉求跃然纸上,人物形象丰满,小说更营造了亲子之间在理念或情感方面的冲突。更加突出了一种激烈的伦理冲突——目睹——孩子目睹父亲或母亲的出轨、乱伦。小说中的全力、全知从小就目睹了父亲对母亲的不忠,甚至亲临叶知秋的死亡;刘年多次目睹父母间做爱的场面以及母亲孟叔叔乱伦的关系;思源亲眼看着父亲抱起另一个女人的孩子……

这些事情都成为他们成长中一个沉重的秘密,打破了孩子心中对父母所抱有的幻想和憧憬,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疏离甚至恨意,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影响了他们的一生。而父母也具有人性中自私的一面,他们面对生活的窘迫,欲求的渴望,寂寞的恐惧,无法真正对自己的孩子言明。这使得本性中对“纵欲”的欢乐和维护伦理的“理性”交织在一起,汇集成了书中完整的人物形象。

张翎正是在此基础上对家庭伦理关系进行探索,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体悟社会变迁中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搬上纸面,从而显示出时代变化对个体的影响及思想观念的变化,对现代家庭乃至社会伦理建构都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源物语伦理
冬日物语
十号物语
萌虫物语
My Dreams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Hippie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