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南京市浦口区第二中学,江苏 南京)
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直观性原则奠定了相应的基础。科技水平与数学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现阶段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地应用直观性原则,而在已经应用直观性原则的教学活动中仍旧存在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对教学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进程,全面了解直观性原则的含义,完全地将直观性原则融入数学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直观性教学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实物、模型或者语言等抽象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后,上升为感知觉、表面数学现象,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和学习[1]。
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和探究教材,尤其是教材中涉及实践动手方面的知识,教师对这些实践教材的认识度和重视度都不够高,以至于教师不能全面地在教学中融入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没有得到深刻的体现。
有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抽象,不能将原本就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并领悟其中的真理。尤其在讲述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采用抽象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及答案,并未在枯燥的练习题讲解中融入直观性原则,不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演练中,教师并没有应用到多样性的直观性教学材料,更多是根据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展示,教师主要是按照教学内容采用手绘图对学生进行演示,这样不仅会占用很多的课堂时间,而且也缺乏一定的精准度。
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要将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相关知识点。比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丰富的图形世界》过程中,不能只是单一地向学生讲述几何体的概念,而要向学生展示几何体的模型,如长方体、三棱柱、圆柱、圆锥等。并让学生多观察,让学生能够对所有模型具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教师向学生具体地讲述几何体的特性,让学生了解到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直观性的材料,将数学知识借助这些材料向学生进行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相关知识点,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各种形状的三角形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图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感受,最终让学生明白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以及对应角都是相等的。将原本在形式上较为抽象的知识点,依照知识本身逻辑,按照次序直观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能力[2]。
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将学生学习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内化,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就需要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演示,而学生自己实践操作后会更加深入地将知识点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不等式”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天平,先让学生估量教科书的重量,然后借助天平称出实际的重量,并让学生观察移动游码的位置,并观察天平是否出现倾斜,并让学生利用不等式来表达书本的重量,最终学生就能得出书本实际重量的取值范围(如:2<x<3)。然后教师再全面地向学生讲解该课题,加深学生的掌握程度[3]。又如,在学习“频率与概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实验,然后汇总全班的实验结果,最后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当实验次数足够多时,频率总是稳定在概率值附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借助多媒体、几何画板等工具,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新的知识。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精准性,尤其在图形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直观图形可以直观感受,将知识点转化为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直观性原则,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并让学生直观地进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冉启明.直观性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2017(3):116.
[2]张华泽.初中数学的直观性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11):49.
[3]张川.重在直观,贵在创新:例谈教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