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静
(相城区望亭中学,江苏 苏州)
回顾十年的中学课程改革,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如同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与新课堂教学模式相伴而生的是有关教学的名词,新术语的涌现:学案、导学案、学材、任务单、预学案、学习计划、学情分析……这些新概念不断推陈出新,让人不免感觉像雾里看花。
现在改革的重点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要改变大量讲授、大量训练的课堂基本形态,改变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的课堂基本状态;改变课堂教学始于老师的备课和讲课,结束于考试评价的局面;改变围着知识转、围着重点转、围着老师转、围着形式转的窘境;改变学生感受不到课堂的愉悦和学习的幸福以及师生关系的紧张的局面。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让学生乐学,不厌学,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满吸引力和诱惑力的课堂才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中不应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教师不应以严厉来震慑课堂和纪律。几年前,很多学生都说做我的学生很吃力,因为太凶。而近几年,我放下教师的架子,乐于“弯腰”,也勤于“弯腰”,结果,学生看见我都乐于和我打招呼,把我当成大姐姐来看待。心近了,学生也就自然乐于学了,教育教学效果只增不减。
以前,学生有听不懂的,经常会在学生身上找原因,而现在,更多时候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语言的吸引力不够?还是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当?或是教学方法使用不当?若换种方法,如比喻、启发、演绎、实验方法是否更加具有效果和活力?长期反思,会使自己的课堂越来越清新,学生是也会越来越愿意听。
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教师都学过教育心理学,在课堂上我们更应该善于观察和把握。如有的学生爱表现,就让其多表现。有的学生不爱表现,就创设轻松的环境让他表现,锻炼其胆量,促使其自信心理的形成。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爱上这个老师的教学风格。
除了要多观学生的言,察学生的色外,教师本身要注重专业上的修养,多听课、多阅读、多学习,如今的教科研手册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不要等到检查时再埋头苦干,而是在平常就应该多阅读,多吸收。无论是刚出道的新教师还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师,都有其自身的优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吸收各家所长,为我们所用。对公开课的处理,请大胆使用外面听来的课,但不是照抄照搬。做块海绵,吸收他们的长处,结合自身的情况调整、创新,这就是一堂好课。有位老教师曾说过,订两本杂志看看,研究研究,多做做高考模拟题,水平想不提高都难。
日韩的料理很出名,因为它做工考究,外观和口味都给人以精致之感。其实,一堂高效的课如做料理般,必须精心有效的处理。好的教材有待于教师灵活创造地使用,只有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效处理,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完美结合,主要有五种途径:套用化学术语五个词:取代、加成、还原、过滤、重排。“取代”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材提供的教学素材不同,教学中进行相互借鉴,通过整合、取代和优化,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加成”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及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有目的地增加某些教学内容。“过滤”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舍弃,以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还原”将知识与技能习得的课堂教学场合回归于原来的情景,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体验。“重排”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创新精神,根据培养目标的整体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重新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也只有我们将课堂的味道料理好了,学生才会打心底佩服老师,尊重老师,更乐意学习。
授之以鱼人人都会,但要授之以渔却是件难事,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还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的学生会学习吗?大部分不会。所以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他们专业知识,更是指导他们怎么学知识。首先要利用学案预习,看书,知道大概。其次要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构建知识网络,理清思路,还要复习巩固知识,可以采用情境再现,回忆上课内容的方法等。孔子提出教师要善于“启发”,其实学生自己更应该学会启发。在日常的学习中,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原型,可启发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时,将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原型,架起桥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所学习的科目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联系,利用相关知识作为原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教育中应时时刻刻渗透德育。如在讲解碳酸氢钠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时,如此渗透:“大家都觉得碳酸氢钠本领大,很威武能干,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它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人生路漫漫,有坚持和原则可能会亏了眼前之利,但长久以后,未必是那么一回事!”又如,在讲微粒间的作用力时,说到水的三态,我会问学生“你们喜欢什么状态的水?”当学生一番讨论和表达后,我会告诉学生:“做人不要做气态水,因为它几乎不存在分子间的作用力,沸沸腾腾,吵吵嚷嚷,没有约束力、放纵自己,这种人让人觉得可怕。做人也不要做固态水,固态水分子间作用力太大,冰冷刺骨,若一个人心若寒冰,则他非但给不了周围的温暖,通常自己也感觉不到温暖,这种人是可悲。做人最好是液态水,静静流淌,洗净人心灵的同时又因为有分子间作用力能自律,是个自重之人,这种人可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赏识下出爱迪生,兴趣下出牛顿,宽容里有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