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骏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中学,江苏 扬州)
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习惯于生活中的一些表达,在进行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而且学生不容易发现,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表达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效率比较低,教师针对这样的情况,应当在高中语文的学习阶段加以重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表达习惯。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语文考试中的考查题目之一,一般是通过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让学生选出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选项。在对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病句辨析与修改的题目中的解答不是很好,对于一些选择题,有的学生承认会有一些懈怠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蒙答案、随便做的情况。教师应当让学生重视病句辨析与修改,这不仅是针对一个题目的学习,而且更是能够纠正自己在语文语法中的一些错误,避免在遣词用句或者写作中出现相同的问题,学生应当时刻建立起正确表达的意识,尊重并且重视语文学习知识。
要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达意识,不仅仅要从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中入手,而且要认真对待学生的作文,注意学生日常语言表达。有些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由于逻辑能力不够强,导致说话时出现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情况。在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之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例如,“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这句话就出现了句式杂糅的错误,应该将句子的后半句修改为“又在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其他特点”。
在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其中花费的时间较少,做题的时候也比较粗枝大叶,只会针对自己错的进行答案阅读,而并没有了解真正的错误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学生出现这种现象,应该让学生认真学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的课程,剔除掉一些学习的坏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病句辨析与修改中的常见错误,归纳出考试中常考的一些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让学生改正自己遇到病句辨析和修改选择题目时随便跳过或者进行蒙选项的做法,从而在日常的语文写作中,避免出现病句的使用和错误。
在病句辨析与修改的题目之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理解,让学生避免一知半解,而要能够明白每一个选项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训练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题目一起练习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一种题目重复练习的方法。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这道题目中就犯了语序不当的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样的题型进行三到五道的题目练习。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是语文语法学习的一部分,许多同学不知道语文语法是如何学习的。相比于英语语法而言,对语文语法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这不仅仅对学生语文的综合学习有一定的障碍,而且会让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相应下降。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应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病句修改意识,养成细心认真的心态。对于考试中出现的题目,应当正确对待,经过多次的练习之后,学生才不会出现恐惧的心理,或者是猜测的心理,而且还能够一眼看出句子中所出现的错误。在日常的语文表达之中,学生也应当注意自己的措词,避免口语表达中出现一些语法错误。
在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阅读的方法,对一个句子多读几遍,觉得符合日常的表达就认为是正确的,如果觉得读起来拗口,学生觉得这个句子就是错误的,这样的方法并不是正确的方法。学生应当养成认真的心态,主动学习好关于语文语法的知识,不仅找出病句中的错误,而且知道这种错误名称,进而对该病句能够加以改正。例如,“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这句话中属于动词缺少相应的宾语。
高中语文中病句辨析与修改不仅仅是一道独立的题目,更是对学生语文语法的考查,将病句解析与修改学习好,知道一些语序不当、主客体颠倒、重复搭配、句子中成分残缺等一些专用的病句错误名词,能够解决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一些句式问题,而且也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使其语文表达能力有相应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