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瑾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第六初级中学,河南 驻马店)
如果教师怀有敷衍了事的态度授课,那么不仅会误人子弟,同时还不利于传播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已经逐渐呈现出了刻不容缓的趋势。笔者将在下文中从三个层面阐述本文主题,即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要具有的三种心理倾向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和希望。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教育部提出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培养目标,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教师相应地也应跟上社会潮流,不断地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首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教育体系中的基本要求。虽然数学是一门具有理性色彩的学科,但是其并不代表只需要构建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教授他们基本的公式和定理,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指导和牵引,这自然就对教师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水平要求。比如:“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不仅需要让学生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之上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要启蒙他们的唯物辩证观,使他们站在客观的立场之上看待问题。
其次,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部分教师由于生活压力较大、教学工作繁重、心理承受能力不高等因素,导致他们在面对一些挫折和困难时,比较容易采取极端或者片面的做法,比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而且屡教不改,部分教师就会采用较为激进的态度严苛地责罚他们,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还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最后,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职业素养不仅包含基本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还与理想道德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发自内心地信任一名教师,往往是因为这名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让他们打心眼里敬佩和景仰。教师不仅需要有甘为孺子牛的勤劳精神,还要具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从而真正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渗入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中。
心理倾向是指人类在面对某些事件、某些现象和某些言行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往往是一种下意识的表现,是人类在经历一系列社会活动、社会变化中逐渐培养和树立的基本心理感知体系。教师的心理倾向通常会决定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也会决定他们怎样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如果教师想要浇灌哺育学生的爱心之水,那么就要具备三种最基础的心理倾向,即关心、细心和耐心。
首先,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关系是建立在流动和联系的基础之上,单纯只依靠学习建立双方的互动,往往会形成片面和静止的角色关系;其次,教师要多留意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注意他们的心理波动,当发现他们情绪不适时,帮助学生及时疏导内心的焦虑、不安、抑郁等消极情绪;最后,教师不能持有半途而废的心理,即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发生置之不理和不了了之的现象,要抱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坚持用自己的爱化解学生各方面的矛盾。
笔者会经常通过线上方式与学生就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沟通。比如:建立微信群、QQ群、讨论组等,在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笔者不仅会直接发到群内督促他们学习,还会与他们就其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以此辅助其顺利解决任务。笔者有时候还会评论学生的朋友圈或者QQ空间,当发现他们产生消极情绪或者遇到生活的烦恼时,笔者会主动开导学生,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如果教师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学生,那么不仅会拉远双方的距离,还会与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隔膜,从而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只流于表面形式、限于口号中,教师更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从而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表达,以此完善其健全的人格。
表达意愿是每个人的本能诉求。学生是具有朝气的群体,他们更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便获得潜在生命力、唤起自身潜能,从而投入到快乐学习和轻松学习的状态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意愿,并在此基础上尊重他们的想法,使其感受到满满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此充满力量地展开学习活动。
教育是涵盖范围较广阔的课题,教师还可以聆听资深教师的经验或者参加课外培训,以此来丰富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增长阅历。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严格约束自身言行、以身作则,从而为学生树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