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娟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宁夏 吴忠)
高三的语文复习需要遵循“以课本为基础,立足于考试,针对性地去复习”的原则。高考就是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面对难题时的思维发散能力,故而扎实的基本功才是应对语文高考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高考的考题并不是照搬书本的基础知识,学生要摒弃机械地复述课文内容,不做死记硬背段意和文章中心的低效学习。学生应当着眼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读写能力的提高,结合教师的教学指导,通过对于高中所学知识的归类整理,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反复练习,提高答题水平,力求最终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高三复习准备工作。
学生进入高三,一整年都处在准备考试的阶段,高考的复习要确保学生戒骄戒躁,使学生像初学者一般,端正学习态度。语文成绩的提高速度快慢关键在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专注程度,要求学生持之以恒,不能产生一丝一毫的懈怠。复习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要求学生不怕麻烦,真正肯钻研,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例如,在复习到《荆轲刺秦王》时,讲到词类活用的知识,部分学生不能专心听讲。遇到类似问题,即可提问上课不专心的学生,“皆白衣冠以送之”中用到了什么类型的词类活用,应该怎么翻译?学生若不知问题的关键点,可以采取一些小的惩罚措施,端正其学习态度。
如果说端正态度是复习的基础,那么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同样学习语文知识,同样的试题,但是学生的分数各有不同,究其根本在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层次有所不同。学生想要自己的成绩得到实质提升,需要立足基础,着眼于高考。在复习阶段,每节课涉及的知识点都要掌握,每复习完相关问题就要进行针对性的测验,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的知识点不应太难,但要有代表性。题目的形式要有新意且具有综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隐秘考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延伸,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串联。
高考试卷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板块。首先是高考试卷中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部分,从字音到字形、病句究原因、诗词默写等基础知识点,这是学生不应失分的部分。这部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牢固程度,学生需要背诵相应知识点,并且能够做到准确记忆。这部分所包含的知识点不在少数,在保证答题正确率的同时确保作答速度,进而给后面的作文争取充足的时间。所以,确保基础知识少失分乃至不失分,应成为学生的复习目标。
再次是诗词的赏析。由于学生知识积累薄弱,所以诗歌鉴赏题一直是难点,得分率偏低。教学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积累,积累大量诗词意象解释;赏析,掌握诗词赏析原则;汇总,整合诗词大意,汇总得到诗歌真正的含义。其中难度最大的部分是学生如何去赏析,首先要确定诗词的情感基调,从诗词中的具体意象分析蕴含的感情色彩,根据作者所处年代、经历和背景,整合信息得到诗词的内涵,最大程度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再次是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部分,两个部分的考查关键在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观察能力。关于文言文阅读,这是特别考查学生知识联系和探究能力的题目。知识联系是指文言文知识在日常学习中有所涉及,从阅读中能够基本了解文体大意。但引申义的探究会特别考验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例如,“后勤政不殆,天下大治。”“治”的具体含义?该题考查学生思维转换和应变能力。勤政为民,自然会是天下太平的局面。所以“治”的意思是:国家安宁和谐的表现。现代文阅读考验观察力,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类似问题就要回归文章,从文章的段落中寻找对应句子,归纳总结,最后整合得到答案。
最后是作文部分。作文是学生极为头痛的题目,所占的分值最大,且学生作答所需时间相对仓促,导致学生不能妥善确定立意角度和作文思路,不能抓住题目要义,在行文过程中偏离文章要求,致使文章跑题。快速立意是学生需要在作文期间解决的首要问题,要讲求总结和归纳。从所给出的题干中的每一句话入手,每句话都总结出一个中心词,每一段话都总结出一个中心意思,提炼中心词和中心意思,得出频数最多的词。因此,学生可以从题目中找到文章的中心立意。
学生在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需要注意“重点突出”,因为到了高考最后冲刺阶段,语文的复习更加侧重练习,也就是好多学生重视的刷题战术。学生通过刷题的复习训练代替基础复习,这样的复习在冲刺阶段能够减缓学生考试前的紧张心理。
以考代练,查漏补缺,学生课后主动完成练习,特别是之前复习时在语文科目上投入精力较少的学生,一定要在冲刺阶段提高复习质量,至少要保证每天的习题按时按量完成。冲刺阶段复习,所有学生又都站在同一起跑线,学生要更加勤奋,扎实基础,提高自身水平,综合提高自身实力,提升语文成绩。
学生通过一系列高强度的练习,能够更加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学生运用相对成熟的答题方法和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有助于在考场上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