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玲
(晋江市侨声中学,福建 泉州)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本节课实施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通过研读文本,有效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相结合,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
设计思路:先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英国的文化差异,对比泉州本土的不同文化,熟悉和细读文章内容之后,尝试以大纲的模式仿写,再进一步拓展阅读,学习高级词汇与句型,丰富表达内容,达到有效的输出与能力的提升。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题是文化差异,谈及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本课主要介绍了英国的生活情况,包括食物、天气、小费结算、英式幽默等方面。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先让学生了解英国,第三课将继续介绍在国外生活的不同之处,第四课则介绍新澳大利亚人。通过创设情景熟悉课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发展他们的多元思维。英国作为讲英语的主要国家,先了解它的各种文化差异是很有代表性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对学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掌握较好的学英语技能,他们渴望了解更多国外文化知识,虽然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出国旅游的经历,但他们在课前被分成四个小组,分任务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英国的小课题,包含天气、旅游景点、食物、住处等方面,形成信息差以便于课堂上交流。通过课前的任务探究与导学案的任务热身,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本课的文本,进一步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
了解更多关于英国的文化;提取文本段落大意;细读文本获取细节。
教学重点:在语篇中运用阅读技巧解读文本,根据要求获取主旨与细节,熟练掌握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熟练运用本文的语言技能,模仿较好的词句与句型结构,提高写作水平。
步骤一:热身。先听歌曲,再导入关于英国的视频,创设语言环境,作为课前热身导入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更多英国的情况,激发学习热情。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
步骤二:信息分享。布置同学事先了解英国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信息差,促进对语篇更好的理解,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
步骤三:快速阅读。指导同学快速阅读的技巧,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创建自我建构的环境,使学生通过自己主动思考总结归纳,将新的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步骤四:细读文本。细读语篇获取细节,深化理解内容。
步骤五:写作。Advice of visiting Quanzhou:(Outline it within 80 words)
运用并模仿。有效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相结合,为学生设计有情境的英语学习活动。创设语言运用的的平台。设计的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所用的语言是交际语言,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交际意义。
步骤六:展示和分析。通过写作练习当堂巩固,及时反馈教学输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效输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仿写本节课的相关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及时展示,有利于梳理所学内容。
步骤七:拓展阅读。Read the passage“A Changing City”.Know more about Beijing.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语言的更多表述,随着学习内容的拓展,语言表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这种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有利于丰富阅读内容和词汇量,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步骤八:作业。通过模仿、整理与反思所学内容,丰富自己的认知,改进语言表达水平。
(1)Finish writing“Visiting Quan zhou”.(2)Further reading.
提供可选择性的作业,任务具有层次和梯度,给学生选择的空间,他们可根据自己擅长的话题和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的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目标评价:本课新学的词汇、句型及文化差异。
能力目标评价: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获取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
情感态度目标评价:小组合作课前预习、课堂讨论与个人写作展示。
学习策略目标评价:归纳总结、预习和复习、课后拓展与延伸、形成多元思维。
(1)以读促写,培养语言运用能力。(2)拓展阅读,丰富阅读材料,培养发散性思维。(3)积累高级词汇与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