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萍
(宁夏育才中学,宁夏 银川)
首先,所谓微课程指的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转化,制作成教学视频的一种教学手段。该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教学重点,降低自身的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质量。其次,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学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政治教学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及抽象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微课程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一般来说,高中政治的微课程可以分成以下两种类型:课堂共享资源型以及自主学习型。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教师需要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流程计划。其中,针对共享型微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参考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比如,当教师在讲解“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课时,便可以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并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出微视频的大概内容。例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以及民主管理等。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材讲解的过程中穿插微课程教学视频,为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其次,针对自主学习型的微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流程:首先,在自主型的教学流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部分: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针对课前阶段来说,教师可以将微课程教学视频上传至学生的班级群,并为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找出问题的答案,为正式教学打好基础;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二次播放教学视频,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以及问题,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解答;最后,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下载微课程视频,以便日后开展复习工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对课程资源设计名称。一个好的课程名称能够帮助教师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保证课程的稳定开展。比如,当教师在制作“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课的微课程视频时,就可以将视频的名称设置为“我们的好妈妈”,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需要对微课程资源进行导入设计。在进行导入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导入内容与视频内容的紧密性进行把控,以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教学内容中,保证自身的学习质量。此外,在进行导入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与“储蓄存款”这一课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先在视频中展示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存钱吗?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激发学生的交流意识,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最后,教师需要对微课程资源的内容进行设计。微课程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教学重点,梳理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住教学重点,化繁为简,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首先,在制作教学视频之前,教师需要分析以及确定视频的主题。这一步是整体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在对主题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证主题的实效性以及特殊性,尽量选择当下较热的话题,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
其次,在选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分析视频内容的价值观,确保其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
在开展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教学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流程,使其能够形成一定的印象,降低自身的学习难度,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在课余时间内,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接受程度随意选择需要的视频片段,并对其速度进行调整。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远程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手段之一。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摆正自身对微课程教学以及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认知,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能力,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