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纾玉
(上饶中学,江西 上饶)
音乐鉴赏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着美育的任务,社会上,有部分人士存在这样的观念,高中生要把全部的精力用在高考科目的学习上,认为应当撤销音乐鉴赏课,更有甚者在部分教育落后地区的高中课程设置上早已去掉音乐鉴赏课程,即便是在某些依然保有音乐鉴赏课的高级中学,也并没有得到高中生的重视。因此,现实不得不让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一些教学技巧,促使学生对音乐课的认知发生改变。下面着重探讨一下高中音乐鉴赏课。
高中学生相比对初小阶段的学生来说,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和认知虽有一定的储备量,然而却还是处在认知的低级阶段,具有简单性,部分学生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流行音乐范围;对音乐的使用也只是在打发时间而已,无法达到提升自我文化素质的目的。由此可见,高中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正确认识,对音乐之美的欣赏及享受,这才是开设音乐鉴赏课的目的所在。
(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高中学生缺少音乐感知能力。
(2)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的所谓“鉴赏”大大缺少了思辨性。部分音乐教师错误地把“音乐鉴赏”单纯地理解为讲解音乐知识点,却遗忘了音乐鉴赏对美的感悟,淡化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关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方式就此被曲解,乏味干瘪的说教语言替代了原本充满人性光辉、具备人文色彩的音乐经典大作,这样极大程度地消解了音乐鉴赏所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功能。深入如今的音乐鉴赏课里,我们不难发现,高中音乐教师只是讲授音乐创作知识,而学生大面积睡觉的情况相当普遍。原本根据音乐素养预设的文化理解则被弃之。
许多音乐鉴赏教学,折射出当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整体教学存在缺陷,这是教师对学生的完全无视导致音乐鉴赏沦为知识的灌输。部分音乐教师以讲代赏,完全不顾及学生音乐审美的体验,忽略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发展能力,忽视了教材中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因素。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学生音乐鉴赏的基本技能无法得到锻炼。在许多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课堂上表面热闹,可是在下课以后,学生真正学习到的却是一场空。
我们都知道,所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基于创作音乐作家的自我人生经历。由此看来,我们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不该停留在“学识”的灌输上,而应当把音乐鉴赏作品放置在理解下,带领学生理解音乐世界的多姿多彩。
因此,高中音乐鉴赏课程重点是要让学生培育良好的音乐学习能力,组建适合自己的音乐知识体系,形成终身受益的音乐能力。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音乐教师应该始终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高中的音乐鉴赏课程,要重在普及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过于直接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深感枯燥及乏味;要让学生从便于理解的角度在视听感官感受上步入音乐的世界。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从较为简易的音乐主题切入,稳步推进学生的音乐感悟深度,从而更深层次地推动学生走向感悟音乐魅力之路。
当下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相对迷茫和躁动的阶段,通过传统的音乐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安抚他们内心的躁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感悟音乐蕴含的真、善、美,润物无声地传授他们优秀的人格情操。感悟高雅音乐,一方面在韵律中,另一方面是音乐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力、时代的印记、作者丰富的情感。在高中音乐传授过程中,音乐老师借助展现音乐作者身处的年代背景以及他们的人生经历来促使学生深入地体会音乐本身的个体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依据最新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标准精神,高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听觉体验来稳步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音乐教学艺术的认知规律。由此可见,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从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音乐鉴赏教材运用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如此,我们才能保证音乐鉴赏课教学质量的真正实现。
选择优化的课堂教学语言来进行引导式教学实践是我们熟悉的教学方法,教师精心打造音乐教学语言,是保障课堂教学有序、高效、顺利开展的前提。我们可以通过设计问题、语言的过渡、讲解知识、课堂小结以及课后评价等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语言。我们高中音乐老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快速进入预设的音乐情景当中,体验音乐鉴赏所传递的多种多样的、细腻的情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