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

2018-02-27 00:17:51
新课程(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

康 倩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中宁中学,宁夏 中卫)

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教学核心,教师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与教师互动时间相对较少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时间相对较少,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学习,教师的教学形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缺少互动时间。这样的教学形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地理教学效率也逐渐降低。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

目前,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都只是单纯地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地理这一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极强的理论性,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尽快理解地理知识。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难以掌握实践性的知识,缺少实践的机会,而把更多时间都用在学习理论知识上。教师并未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个学生,学生整体的地理学习水平也难以提高。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尚未掌握地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过于片面。

(三)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相对传统

一些教师还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缺乏主动探索与主动学习的能力,并未养成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尚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真正的了解,只是一味地将地理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不理解知识的情况下被迫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不良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教学核心。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互动

教师需要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地理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更多知识,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让学生在更放松的课堂中学习,加强与教师的互动,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教师之间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

(二)转变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教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将一些教学重点与难点告知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的范围有更充分的了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传授知识,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视频播放,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地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学习“热力环流”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对其加以讲解,让学生画出气流与气压流动的方向,教师给予指导,教师还要改变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渐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三)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让学生多探索与发现问题,逐渐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上提倡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进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转变教学理念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虽然目前大部分高中在地理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但只要教师逐渐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就可以为学生传授更多知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使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得更加迅速。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教学方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