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2018-02-27 09:32王玮霄禚艳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氯吡消化道格雷

王玮霄 禚艳丽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不仅发病率较高, 而且致残率和死亡率也较高。抗血小板治疗是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主要措施, 其目的是改善患者的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残率以及预防再次复发。目前, 脑梗死比较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由于脑梗死患者大多年龄较大, 身体机能差, 选择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十分重要。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以往有研究报道[1], 其与阿司匹林相比具有疗效强、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梗死患者, 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梗死患者,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经颅脑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②均同意治疗方案;③年龄≥18岁;④居住于本市内;⑤无消化道出血史、消化性溃疡史;⑥患者意识清楚;⑦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②恶病质;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存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药禁忌;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⑥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出血疾病及血小板计数异常者。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中男56例, 女 44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5.8±18.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5例, 中学50例, 大专及以上15例;50例吸烟者, 38例喝酒者;其他疾病:39例高血压, 24例糖尿病, 35例高血脂, 32例冠心病。对照组中男44例, 女36例;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56.2±17.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7例, 中学40例,大专及以上13例;38例吸烟者, 30例喝酒者;其他疾病:31例高血压, 18例糖尿病, 33例高血脂, 28例冠心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对于合并症均给予对症治疗, 同时给予营养神经、调脂、降颅压、脱水等治疗, 并干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100 mg/d口服。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 75 mg/d口服。两组均治疗15 d。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病残程度为0级, NIHSS评分降低90%~100%;显效:病残程度1~3级, NIHSS评分降低46%~90%;进步:NIHSS评分降低18%~45%;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病情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进步)/总例数×100%。采用NIHSS评分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 包括意识水平、视野、凝视、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语言、感觉、共济失调、忽视症、构音障碍, 总分42分, 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消化道反应(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溃疡)、TIA、治疗后脑梗死、出血事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出血事件、TIA、治疗后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x-±s, 分)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而导致患者出现脑功能缺损, 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因此, 临床上对脑梗死的治疗主要从抗栓入手, 抑制血栓, 溶解血栓。血小板抑制剂治疗脑梗死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现, 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方面疗效相当, 但氯吡格雷的消化道反应显著少于阿司匹林[3]。以往有研究报道[4], 阿司匹林抵抗能够增加血小板的聚集率, 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而且其有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糜烂、溃疡等不良反应[5]。氯吡格雷属于一种全新的噻吩并吡啶类药物, 可选择性且不可逆性的抑制腺苷二磷酸(ADP)与血小板上ADP受体结合, 阻止血小板的因子活化,不仅能够充分抑制血小板的活性, 而且其对凝血系统和血液系统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也有研究报道[6], 氯吡格雷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耐受性好, 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远远低于阿司匹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出血事件、TIA、治疗后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均有效, 但氯吡格雷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

[1] 李欣, 刘兰星, 刘意琼.阿司匹林用于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发生抵抗的原因分析及氯吡格雷干预效果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 25(8):490-493.

[2] 龚贵香, 汤健.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4):118-119.

[3] 纪霞, 李绪忠.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5):155-156.

[4] 陈灏.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防治中的作用对比.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20):5-7.

[5] 张明安.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3):117.

[6] 蒲应香, 邢成文, 李玉鹏, 等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 11(2):161-162.

猜你喜欢
氯吡消化道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