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六法”论看当代工笔画中如何体现写意性

2018-02-26 06:22魏治明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六法气韵工笔画

画家简介:

魏治明,1987年生。2012年硕士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师从陈林教授。2016年研修于“当代新工笔创作人才绘学计划”,师从张见老师。现任教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

参展情况:

2012年作品《高跟鞋系列之一》 《高跟鞋系列之二》等作品赴乌克兰、阿塞拜疆兩国孔子学院展出;2015年作品《植物心理学系列作品》参加“平行·交汇——《艺品》美术邀请展第一回”;2016年作品《罗盘系列作品》参加“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邀请展”;2017年作品《质本洁来还洁去》系列参加第三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由于工笔画的制作周期长,用笔工细、造型严谨、设色精致、偏重于写实等特点,使得工笔画创作很难保持一开始创作就有的写意性,因此容易造成画面的“板、滞、匠”。所以我认为可以由“六法论”来谈谈工笔绘画创作应如何体现写意性。

1.写意性与传移模写。临摹是入门习画的基础。临摹一件作品,不能仅仅追求与原作的相似度,应该以能把握住作品传达出来的意境为妙。临摹的用意就是在于能将所学的应用到我们自己的创作中去,我们在长期的临摹训练练习中,将古代优秀作品的气息、意境慢慢积淀,厚积薄发,训练出高品位高格调的审美修养,那么在以后自己的绘画创作生涯中会享用不尽。

2.写意性与经营位置。中国画的构图形式,同西画相比,它受之于自然规律又脱胎于自然规律,取得了意象表现的自由,构图受“意”的统领具有随“意”组合的特点,如时空交错式构图,远近并列式构图。散点透视构图法能够把有限的画面转化成为无限的艺术空间。这种透视法则使得画家在处理画面时候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大扩展了,画家可以多角度、多视点观察表现物象,创造出更大的艺术空间,这也有益于画面中写意精神的表现。

3.写意性与应物象形。谢赫的“六法”论提出“应物象形”,说明绘画反映生活离不开具体的形,意象的表达还是建立在形的基础上的。但侧重点确实在于画面写意性的传达,它不像西方的素描研究如何表现事物的形状,要画什么像什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不囿于形似,而是一种意象造型。所谓意象造型,是指画家通过对客观对象的主观处理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有些类似于借物抒情。画家不仅仅追求形似,更重要的是通过形来传达画家的感情。“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乃神也,非形似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之似为真似”,这些都是关于意象造型的阐释。

4.写意性与随类敷彩。绘画的色彩应该按照不同的具体物象而给以具体的表现,“赋彩”要“随类”而“赋”,所谓“类”,就是物象的固有色。如北宋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中所说:“水色”,春绿、夏碧、秋清、冬黑”是指水色在不同季节所呈现出来的固有色调。中国画虽然是“随类赋彩”, 但是在色彩运用上体现出了极强的“写意性”。中国绘画设色固然要表现对象的固有色,但不是纯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描绘,而是画家通过主观立意的创作,打破自然色彩的局限和束缚,根据不同物种的类别而赋以不同的色彩,以此来强化物象之神韵特征。这种设色观往往是超越了纯粹视觉上的真实追求,借色抒情,致力于意与形、情与景相交融,从而达到写意传神、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5.写意性与骨法用笔。在“六法”论中,“骨法用笔”是相当重要的一法。骨法归之于用笔,是用笔的结果,也就是骨的表现方法在于用笔,用笔以呈现出各种“有意味的线条”。线,是多种多样的,有长短、曲直、刚柔、粗细等。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情味和质量感。中国画主要靠线条来塑造形象。唐代张彦远“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用线造型,是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以表现出对象的“神韵”为目的,而不仅仅是客观再现。这种表现方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需要画家主观的分析并提炼、概括抽取出线来表现所绘的物象,画面中对于线条的疏密组织,运笔的顿挫转折,则更需要画家的意趣表现,即以意运笔,以达到“立象尽意”的目的。

6.写意性与气韵生动。前面所述的五法,总而归之就是要使画面能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气韵生动本身就是意象的概念。中国画要求画家创作应当以追求画面的生动性为目的,作品要气韵贯通,要体现所绘物体对象的精神。我们看传统工笔人物画作品非常的生动,这种生动背后就是画家对于“写意性”精神的表达与支撑,画家需要将对象内在生命力、精神风韵、气质进行感悟以后,并加以画家自我主观加工的再创造再借助笔墨语言来表现出物象的艺术形象精神气质,这样一个过程后,气韵自在其中。

宋代郭若虚曰:“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从南朝时期到现当代,“六法”论被历代画家和理论家运用阐释、整理并发展着,从而使得“六法”论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中发展到现在最权威、内容也最丰富的美术理论,是对中国绘画比较全面的高度的总结,放在我们今天以及对于今后工笔画的创作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代工笔画创作对于写意性的缺失我认为可以从“六法论”中找到解决的答案。

猜你喜欢
六法气韵工笔画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工笔画作品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
尼古瑪六法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