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8-02-26 13:46胡咏泉刘苗苗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3期
关键词:清洗胃镜应用效果

胡咏泉 刘苗苗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内镜洗消中心行胃镜清洗消毒的300次胃镜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流程及方法清洗胃镜,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流程及方法,比较两组间的胃镜清洗消毒效果、内外清洗消毒、不同时间的菌落数及杀灭率。 结果 观察组胃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观察组腔内清洗消毒及腔外清洗消毒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镜镜身表面、胃镜内腔表面1 min、3 min、5 min的灭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胃镜的清洗质量,确保胃镜清洗消毒效果,提升合格率和灭菌率,保证了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规范化;胃镜;清洗;消毒;管理;菌落数;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3-0091-03

胃镜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诊疗手段,随着胃镜的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胃镜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内镜感染发生、潜在诱发并发症、清洗和消毒内镜不规范等[1]。由于胃镜通过口腔经食管进入胃内,患者的体液和血液可粘附于胃镜的外表和内腔,为了预防各種病原体对患者及医务人员交叉感染,需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胃镜及其附件[2]。然而,在实际的临床胃镜清洗工作中发现,胃镜结构复杂、内腔狭窄,管道壁上极易附着细菌生物膜,传统的清洗消毒虽能清除污物,但对各种病原体难以完全清除干净,加之内腔清洗方法不规范、各类消毒剂有效浓度或作用时间不达标、工作人员清洗水平参差不齐、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对胃镜清洗消毒的认知不足等,均可引起胃镜相关感染的发生[3]。本研究分析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内镜洗消中心行胃镜清洗消毒的300例胃镜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150例;日本富士能Fujinon4400型电子胃肠镜系统的590系列电子胃镜,消毒剂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圣太科(SUN-TECH-1000)强酸化水生成机)、多酶清洗剂(安徽先科四环消毒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戊二醛(上海医工院医药股份有色公司生产);EOW中和剂使用0.5%硫代硫酸钠,2%戊二醛中和剂、1%甘氨酸溶液(由本院检验科专人配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清洗流程及方法清洗胃镜,在流动清水下用无菌纱布将胃镜表面的污染物擦洗干净,并对胃镜反复送气冲洗,将每一个管道刷洗干净,冲洗连接管道的灌流器,清洗完毕后擦干镜身,将胃镜及其附属零件置于2%戊二醛中进行消毒,时间控制在5 min,之后行清水冲洗,吹干各个管道,备用。

1.2.2 观察组  按照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版)[4]中的操作要求及操作流程,采用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流程及方法:①清洗:取下胃镜上的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置入清洗槽内,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胃镜各零部件,冲洗完毕后用纱布擦洗干净;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吸引器管道,刷头必须在两头见到;之后与全管道灌流器连接,持续在高压下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和活检管道。清洗过程中均使用一次性清洗纱布,清洗刷用一次消毒一次,清洗2.5 min[5]。②酶洗:将清洗完的胃镜置入配制好的多酶洗液中浸泡,持续2.5 min,期间用多酶洗液反复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和活检孔道,之后用高压水枪将各零件彻底冲洗,向各管道内冲气,排除多余水分,酶洗3 min[6]。③消毒:将酶洗过的胃镜全部浸于EOW消毒液中,完全浸没镜身,各孔道需灌满消毒液,消毒2 min[7]。④漂洗:操作者佩戴无菌手套,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在冲洗槽内进行漂洗,向各管腔注入空气,排除内腔残留消毒液,并用注射器反复抽吸,用碱水纱布擦拭干净表面;其余部分用纱布在流动水下清洗外表面,反复冲洗各孔道,时间在2 min[8]。⑤干燥:在干燥台上用高压气枪将各孔道的水分吹干,用无菌纱布将胃镜各管道及零部件擦干表面,时间1 min[9]。

1.3 标本采集方法

①胃镜表面取样统计胃镜腔外清洗消毒效果。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试纸均匀涂擦胃镜操作部前端10 cm处,重复5次,将擦拭过的棉试纸放入无菌试管中,其内含10 mL稀释液,均匀震动,使棉试纸成分溶于稀释液中,接种于普通琼脂板上,行细菌培养[10]。②胃镜活检通道取样统计胃镜腔内清洗消毒效果。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无菌注射用水自活检通道自上而下注入,活检出口用15 mL无菌试管收集内腔注入液体,接种于普通琼脂板上,行细菌培养[11]。

1.4 病原菌检测方法

①菌落计数。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5 mL,分别加入2只无菌平皿,再加入营养琼脂15~18 mL,确保其已熔化至45℃~48℃,边加入边摇匀,待琼脂冷却、凝固后在35℃环境中培养48 h,计算菌落数,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12]。②致病菌检测。充分震荡送检液,取0.2 mL分别接种于90 mm血平皿、中国兰平皿和SS平皿,涂布均匀,置入35℃环境中培养48 h,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菌生长情况[13]。③杀灭率=(消前菌数-消后菌数)/消前菌数×100%。

1.5 胃镜消毒合格标准

以《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版)中相关规定作为判断依据。细菌总数不足20 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被认为是合格[14]。

1.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9.0版本,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胃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见表1。

2.2 两组间胃镜腔内外清洗消毒效果比较

观察组腔内清洗消毒及腔外清洗消毒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同时间的菌落数及杀灭率比较

观察组胃镜镜身表面、胃镜内腔表面1 min、3 min、5 min的灭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胃镜的清洗是确保消毒效果发挥的前提

清洗工作是胃镜清洗消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严格、有效的清洗是微生物能够彻底消灭的前提。若胃镜的清洗效果不佳,未得到及时清洗,微生物就会在内镜表面和管腔内滋生,导致后续步骤无法达到预期效果[15]。临床有研究报道仅通过清洗,而未使用消毒剂,之后检测显示有一定数量的内腔冲洗液标本无细菌或病毒残留。所以,胃镜清洗是整个清洗消毒过程的重点环节,应引起内镜清洗中心的足够重视。但实际临床中,胃镜使用率日益增多,医院的胃镜配置的数量受限,无法满足大量受检者的需求,为了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部分胃镜无法确保足够的清洗消毒时间,造成消毒效果不佳。因此,本研究严格依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版)中的相关内容,在人工清洗条件下,强调重视清洗的各个环节,采用流动水冲洗,严格控制清洗流程和时间,并实行严格的监督机制;根据清洗内镜的规格及型号选择适宜的刷子,保证内腔壁的各个部位均受到清洗,彻底清除管壁上粘附的各种微生物和有机物,为后续的消毒做好准备。同时,清洗液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本研究选用多酶清洗液,能有效分解粘附在内镜上的生物污染物,使蛋白质颗粒分离成悬浮颗粒,易在流动水下冲洗干净,其可有效提升胃镜的清洗合格率,大幅度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消毒剂在胃镜清洗消毒中的作用

临床对于胃镜消毒多使用戊二醛、邻苯二甲醛、酸性氧化电位水。比较各消毒剂的作用时间,戊二醛消毒10 min,邻苯二甲醛消毒5 min与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2 min的效果相当,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消毒时间更短即可达到高水平消毒的要求,而戊二醛因其强毒性作用且消毒时间长已在临床被其他消毒剂所代替,邻苯二甲醛多用于自动洗消机中消毒。本研究中,胃镜选择EOW消毒2 min。EOW具有杀菌谱广、高效、安全无毒、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性质稳定性较差,需要现配现用,易被还原成水,因此用EOW消毒后的胃镜可不用再次冲洗、也不污染環境。另外,EOW存在腐蚀性,保存时需注意,可通过选择高电解效率电解槽设备降低有效氯含量,以降低对内镜的腐蚀损伤。再者,EOW的生成原料为水和氯化钠,成本低廉。因此,EOW消毒胃镜是较为理想的消毒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邻苯二甲醛是一种新型消毒剂,不需活化,稳定性好,低浓度即可快速消毒灭菌,抗干扰力强,对细菌繁殖体、结核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都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临床多将其应用于肠镜的消毒,可获得可靠的消毒效果。

3.3 本研究结果

观察组胃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观察组腔内清洗消毒及腔外清洗消毒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镜镜身表面、胃镜内腔表面1 min、3 min、5 min的灭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的应用效果确切,不仅要求护理人员需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明确清洗消毒流程和时间,加强清洗消毒的质控,并增强内镜清洗消毒的检查力度,取胃镜清洗盲区抽检细菌菌落数,以进一步增强清洗消毒效果,提高合格率。

综上所述,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效果确切,临床应严格按照清洗程序进行操作,使用多酶清洗液和EOW消毒,以提升清洗消毒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畅,吴朝平,张琼英,等.消化内镜规范化清洗消毒技术[J].四川医学,2015,36(3):266-270.

[2] 王建英.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调查情况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4(6):293-294.

[3] 韦荣芬,梁洁,莫素娟,等.规范化流程管理对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24):78-79.

[4] 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S].2004年版卫医发[2004]100号.

[5]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清洗与消毒学组.中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11):617-622.

[6] 胡朝线,杨忆,李雪,等.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操作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6):573-574.

[7] 文琴,任文凤,程新君,等.内镜洗消中心对胃镜清洗消毒效果的观察[J].安徽医药,2008,12(1):69-70.

[8] 邵伟,刘成国,方富昌,等.胃镜清洗消毒对幽门螺杆菌的杀灭作用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3):421.

[9] 杨怀,刘玮,汤璐瑜,等.酸性氧化电位水与戊二醛消毒内镜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292-294.

[10] 林臻,王萍,耿芳芳.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检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1):27-29.

[11] 张红.规范化清洗消毒胃镜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2015,9(23):64-65.

[12] 穆丽娟,张芳英,魏字坦,等.3种方法清洗消毒胃镜的效果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2):1534-1535.

[13] 马春丽,李武平,宋向阳,等.三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比较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5):414-415.

[14] 张宇,张流波.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J].中国护理管理,2007,7(3):74-78.

[15] 谈绍峰.不同清洗剂下内镜器械的消毒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6):803-804.

(收稿日期:2018-07-08)

猜你喜欢
清洗胃镜应用效果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