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丽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在全国普通本科院校不断深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成为共同的教育目标。根据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特点,本研究对传统教学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这一终结性评价模式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以平时考核为主的过程性评价新模式并进行了应用研究。实践发现,过程性评价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及时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也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这种评价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过程性评价;构建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R93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期间,150所高校联合发布了《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该宣言指出:推动课堂革命,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这也充分表明课堂教学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
天然药物化学作为药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理论和实践在药学相关行业的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由于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且杂,学习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考核方式也是以终结性评价模式下的传统闭卷考试为主。这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甚至完全靠期末考试前突击来应付,这与应用型本科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相悖。因此,构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评价新模式迫在眉睫。
一、天然药物化学过程性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笔者选择人卫版娄红祥、裴月湖主编的《天然药物化学》作为学用教材,并增加杨士林、热娜·卡斯木主编的案例版《天然药物化学》作为教师辅助用书。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研究方法概述,不同类型天然产物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代表性天然药物实例介绍,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一般程序与方法。课程的最终评价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过程性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平时成绩主要包括日常考勤、学生课堂综合表现和课后作业;过程性成绩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成绩评价,主要有师生角色转换、不定期课堂测验、开放性综合实验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期末考核成绩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设计一系列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题目并给予评价。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50%+过程性成绩×40%+平时成绩×10%。
1.平时成绩
学生学习效果与其课堂表现有着直接关系,而课堂综合表现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度以及学生参与教师互动话题的积极性等情况给予评价。课堂综合表现能够较为全面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比如上课听讲不够认真的学生,往往在课堂提问和互动讨论环节也很难有好的表现,与其他同学比较,他们自己也会因此产生压力,从而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课堂综合表现评分贯穿整个授课过程,在研究中发现其对学生积极学习所产生的督促作用较为明显,部分上课坐后排喜欢玩手机的学生会逐渐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2.過程性成绩
(1)学生角色互换。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尝试推行师生课堂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以教师的角色为全班同学讲解部分知识点,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结合不同结构类型天然产物的理化性质、成药性等特点,整理成不同的专题并给出相应讨论题目;按班级人数分成4人一组,每组一个专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通过网上查阅文献资料等手段,综合整理成PPT讲稿并由组长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进行点评分析。
通过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直接参与授课过程。学生要想讲好一次课,必须提前预习,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后形成自己所理解的知识,才能在讲授时游刃有余。另外,该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此部分根据学生课堂讲授的正确性、条理性及问题讨论环节的表现给予评分。
(2)不定期课堂测验。不定期课堂测验是过程性评价中反馈调整的重要环节,它摒弃了以往只看期末考试一张试卷成绩的弊端。通过测验,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在具体实践中,第一次课上便告知学生,本门课授课过程会进行至少4次随堂测验,测验时间随机。根据教师的授课内容,设置基本题型和拓展题型两大类,每次限时30分钟,主要考查学生对某一阶段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及综合运用能力。这样教师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作出调整。
(3)开放性综合实验。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必须经过理解和消化才能在实验和实践环节灵活运用。实验教学是加深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笔者逐步减少了验证性实验比重,适当增加开放性实验的比重。在开放性实验中,笔者给出实验题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查阅文献,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实验路线并在实验课中实施,最后根据每组设计的实验步骤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最终结果等综合给定开放性实验成绩。具体而言,实验成绩主要由考勤(10%)、实验设计和操作(40%)、实验报告(40%)和实验理论考查(10%)四部分组成,按上述比例总评后给定学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开放性综合实验部分的成绩。
3.期末考核成绩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期末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考核试卷分为基础知识部分和能力提升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是来源于不定期课题测验。基础知识包括天然产物分类方法、结构类型、提取分离原理、结构鉴定方法等;能力提升部分涉及的题目是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学科进展及社会普遍关注问题。此部分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学生论述充分、有理有据即可,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利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通过期末考核,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效果
事实上,笔者已将上述过程性评价体系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三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总体实施效果较好,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总结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对教师、学生和课程教学材料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对教师要求较高
由于过程性评价体系组成复杂,这种考核方式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大量的课堂讨论话题、授课案例等,课堂讨论过程中要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并对学生讨论进行点评,同时,要对讨论过程进行总体监控,控制讨论过程不偏离主题,把握讨论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讨论高效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都对教师知识储备量、课堂节奏把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对学生要求较高
小部分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较难适应这种评价方式,他们在课堂上不主动参与讨论,课后也很少花时间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更没有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每次的课堂测验。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认可该评价模式的,特别是这种评价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式的授课方法,要求学生课外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教学视频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进行讨论式学习,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对教学的过程性材料要求较高
过程性评价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很多,不仅仅包括学生手上的那一本教材,还需其他多种版本的教材进行补充;不仅仅包括期末考核那一张试卷,还有不定期课程测验的过程性试卷;不仅仅有理论课的教材,而且还要有实验课的实验报告,尤其是开放性综合实验报告。所有这些构成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材料。这样就使得所有过程性评价都有相应的情况记载,形成了完备的过程性评价支撑材料,无论是学生课堂综合表现、师生角色互换,还是不定期课程测验、开放性综合实验等环节都要有过程性情况记载。
三、结语
需要指出的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作为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并非完全对立的,更多的时候需要结合起来使用。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应用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性评价更加注重反馈和改进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信息,并对学生反馈,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调整学生和教师的学与教,实现了学与教的双向互动,摒弃了终结性评价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弊端。
事实上,课程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过程性评价改革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在开放性实验中表现明显,以前的授课方式学生记忆不深,全凭期末突击复习来应付过关,实验课中遇到相关知识点更是一问三不知,通过实施过程性评价新模式,逐步實现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622/sfcl/201806/t20180622_340649.html.2018-6-22.
[2]周 密,秦 丹.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4(2):22,39.
[3]林 怡.高校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89-92.
[4]康文艺,王金梅,陈寅生,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7(13): 131-133,168.
[5]李爱荣.研究性学习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