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2018-02-26 13:30罗元大熊国保
老区建设 2018年22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

罗元大 熊国保

[提 要]随着世界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都市圈、都市区、城市群等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世界各国相继出现并走向完善,已成为当今城市化发展的方向,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障碍,并提出推进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试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都市区经济;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罗元大(1995—),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学;熊国保(1970—),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江西南昌 330013)

改革開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结构由原来的单一点状、相对独立、联系松散,逐步演进为以城市群、城市带、都市区等多维度、广区域、深层次为特征的联动式、一体化发展格局[1]。目前,都市圈、都市区、城市群等新型城市结构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变是我国城市在迅速发展背景下城市空间发展和演进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西省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江西省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不仅对推动江西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促进其他省份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一、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江西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是江西“鱼米之乡”,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江西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省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南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8%。

从纵向来看,近年来,江西地区生产总值逐年上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2016年江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8499亿元,比2000年的2003.07亿元翻了9倍,比2010年的9502.22亿元翻了近2倍。从横向来看,江西当今综合经济实力处在全国中下游水平,并且与中部其他五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以2016年为例,从全国来看,在GDP、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大多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不少还比较靠后,仅少数指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例如,从2016年GDP来看,江西在全国排名17,排名中游,在中部六省中排第5位,但从2016年人均GDP来看,江西仅40400元,全国排名第22位,在中部六省中排第4位,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江西仅6635亿元,全国排名第23位,在中部六省中排最末。

总体而言,目前江西仍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省,江西省辖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66个县、23个市辖区[2]。本文研究的区域是江西省77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县和县级市,不包含23个市辖区。目前,江西省各县(市)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已取得不错成绩,成为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县域经济是江西经济的主体,县域区域是工业资源的主要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省县域土地面积约为14.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8.4%,人口约3350.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39%。2016年,江西省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8499亿元,其中77个县(市)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约达1029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6%,成为江西创造财富的重要领域。2016年江西省财政总收入3143亿元,其中77个县(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534.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80.63%。县域资源是全国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江西省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江西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江西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多源于县域。

(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弱,发展水平落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从2016年贫困县名单来看,江西省77个县域中20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加上赣县区共21个),约占总体的26%。二是从全国县域经济专门研究机构、社会智库中所发布的历年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排名来看,从2008年起,南昌县首次入选前百强县(市),此前无一县(市)入选,此后贵溪市2009年亦入选为百强县(市),2016年,江西入选全国百强县的只有南昌县、贵溪县和樟树市,分别位列38位、95位和98位。数量略有增加,但就总体而言,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相比,江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弱,在全国仍处在中下游水平。

(三)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极不均匀,北高南低

江西省县域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主要集中在江西中部地区、交通要道和长江沿线地区。由于江西中部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京九铁路、浙赣铁路等都经过于此,人口聚集度较高,故成为江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一般铁路、国道沿线地区或沿江地区的县(市)发展的都比其他县(市)要强,例如南昌县、高安市、樟树市、丰城市、瑞昌、湖口。而欠发达县(市)主要分布在江西南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大多位于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工业落后,导致该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例如石城县、安远县、会昌县等。而中部地区亦有一些欠发达县(市),如修水县、乐安县、都昌县、铜鼓县,虽也位于中部平原地区,但主要是由于其周边较发达县(市)的辐射能力有限及自身一些问题。从总体上来讲,江西省县域经济呈北高南低格局。南部地区指吉安、抚州、赣州,包括36个县市,北部地区指南昌、萍乡、新余、九江等其余地区,包括41个县市,其中北部地区县域经济明显高于南部地区。

二、江西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面临的障碍分析

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障碍。

(一)中心城市弱而少,带动能力不足

江西城市虽多,但称得上大城市的也只有南昌,江西县(市)众多,仅依靠南昌是很难带动整个省的都市区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协调发展,其他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弱,带动力不足,以赣州为例,赣州共有15个县(市),所辖面积又是全省最大,受经济实力和区域布局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其辐射能力有限,对周边带动能力效果不佳。

(二)县域间联系不够紧密,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江西各地区虽然社会历史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但由于江西多丘陵,部分县域之间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经济、教育等方面联系不是很紧密,将严重影响区域空间发展的质量和效果,这是制约江西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障碍之一。例如永新县、安福县、石城县、铅山县等,交通不便,人们出行只能到相邻的县市去乘坐火车,各县域间由于山川阻碍联系较少,信息较为封闭。

(三)体制机制制约经济转型,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都市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目前行政区规划、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制约都市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转型[3]。一是在行政规划体制下,地方政府最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这种动机下,地方政府可能会不顾都市区经济的利益,盲目发展有利于自身的产业,阻止县域人口、资金等资源向都市区流入,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极易造成产业同质化,阻碍产业分工。二是由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产生的强烈地方归属感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公共服务不均,很可能会限制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的调配空间,阻碍产业、人口等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从而可能会影响中心城市对县市的辐射作用。

(四)产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

2016年,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0.3:47.7:42.0,而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8.6:39.8:51.6,第一产业高1.7,第二产业高7.9,第三产业低9.6,說明江西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低于全国水平。江西省工业规模效应较弱,创新能力较弱,相当县市的工业主体以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工业比重较大,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企业较少,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较小,不利于区域内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从农业来看,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竞争力较弱。县内农业经济居多,新技术和新机制普及不高,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档次低,农产品产业链不完整,加工、包装水平低,品牌较少,市场竞争力不足,导致农业经济综合效益不高。受交通、经济、基础设施的影响,江西第三产业水平也不高,将会一定程度上制约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三、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试点的对策建议

推进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对于如何解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障碍,有以下建议。

(一)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

江西县(市)众多,而中心城市较少,辐射能力有限,江西应加快县(市)整合优化,打破行政边界,建立试点,撤县设区,整合资源,扩大中心都市区的面积和权威,突出区域中心的城市服务功能,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的带动力,统一调配区域内资源,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区域内经济发展。例如,在江西吉安,吉泰走廊为吉安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区域内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是省内较为成功的试点。江西推动县域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型,可以此为案例,各市县结合自身特点,加快县市整合优化,扩大中心城市带动力,对于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县市,应重点推进强县战略,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大力发展县内区域中心,带动其他乡镇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交通对接,构建便捷交通网络

交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社会交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发展航空、高铁、公路、河海联运,以各大中心城市为交通枢纽,贯穿各中小县市,连接全省,中心城市只有交通便利,才能更好地辐射各县市,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各县域之间铁路交通、高速公路、国省道、市政干道等的规划、建设和衔接,完善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贸易、教育的联系,加快江西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可以突出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各县市间交通建设,尤其是偏远地区,加快县市间货物与人员流通速度。二是加快完善高速公路和城际干线路网,完善铁路和航空网络,打造中心城市高速公路成环,更好地辐射周边县市,带动周边县市快速发展。

(三)构建跨行政区协商制度,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可通过建立非正式和正式两种制度,尽可能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4]。一是通过建立价值观念、红色文化等非正式制度提高县市经济主体的合作意识和全局意识,比如可以宣传新时代价值观念和赣文化,促进各县市间的文化认同和交流,推动县市合作,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二是建立以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主导性协商合作制度,可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县市跨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问题,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性,提高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避免资源浪费。三是设立以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建立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减少产业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同时为产业合作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顺利转型。

(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

江西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不能盲目发展经济,随大流,而应该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创新,增强竞争力。充分发掘各区域内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将具有特色的资源进行加工,生产出具有特色的产品,严禁就资源论资源,产资源卖资源,开发引进先进的技术,充分利用资源的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价值。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完善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用市场机制,根据自愿原则,组建各类农产品产销协会,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江西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掘省内生态环境资源,在坚持保护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中心,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将构建生态旅游业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顺利转型,实现江西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锦瑞.中国背景下的都市区概念及其判定方法初探[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江西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3]王金年.江西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分析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刘铠锋.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研究[D].杭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14.

[责任编辑:黄贝如]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经济发展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荣成市镇街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