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议程设置”理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26 09:53:2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议程设置议程议题

一、“议程设置”理论与高职语文教学的关联性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该文对1968年的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联系,发现选民们所关注的问题与媒体经常重复报道的问题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从而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作用。“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传播效果领域的理论之一,主要关注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认知层面的影响,它认为大众传播虽然不能够控制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能够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问题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媒介获取无法决定人们如何去想,但是能够影响人们内心所想的内容。

从广义上讲,高职语文课实际是一场“一对多”的传播活动。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也符合传播过程的规律,它正是通过语文教师(传者)与高职学生(受众)之间语文知识的传递与反馈,达到帮助学生训练沟通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健全职业心理的目的,从而使其成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由此可见,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与“议程设置”理论的根本目标都是通过有目的的议题来引导受众的认知和行为。因此,若是能够在高职语文课堂中适当借鉴“议程设置”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将目光聚焦于高职学生的信息需求,并精心为其进行筛选和设置议题,那么高职语文教学便可开辟出新的思路和更为有效的教学路径。

二、“议程设置”理论下的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议题的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高职语文教材作为高职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蓝本,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文本知识,减少了教师授课的随意性。但从具体情况来看,高职语文教材在一定时间内往往内容是保持不变的,除一些较有价值的经典文章,有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现实教学的需求。例如一些八十年代所写的关于科学技术的课文,在学生看来早已不能算前沿知识,但教师还得将早已是“陈词滥调”的文本当作新鲜知识继续传播,不仅吸引不了原本就自制力较弱的高职学生,而且不能发挥与时俱进的实用价值。因此,教材的内容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性,要强化语文课本与现代社会科技信息的融合度,密切语文学科和其他前沿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仅要以内容的贴近性吸引学生,而且要以思想的深刻性激发他们的共鸣,真正以内容的与时俱进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

2.教学议题对学生需求重视不够。学生的关注与否是高职语文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要素,而在语文课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课的高职院校中,捕捉到学生的兴趣点更是“议程设置”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高职语文教材缺乏对高职学生心理状态、知识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的深度调研,内容重理论而轻实用,满足不了当下高职学生的切实需要,在教学设计上的“重点”“难点”往往也是教师自我定制,并未考虑学生实际需求,不尊重教学过程中的规律,从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议题的传递缺乏双向互动。也正是由于学生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兴趣不够浓厚,教师很少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此,通常情况下高职语文课堂主要采取单项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如此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得不到凸显,能动作用更不易发挥,变为更加被动地接受知识,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为何公众能对媒体传播的信息和观点保持足够的关注并最终形成议程的一致和融合而高职语文教学中却不能?原因就是大众媒体和目标受众群之间构成了良好的交互性主体关系,而高职语文教学中没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一个没有教学激情,一个没有求知欲望,双方沟通渠道不畅,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4.教学议题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媒介议题要发生作用,不仅选择的内容要具有吸引力,进行传播的方式方法也要具有新颖性。传统生硬的单向式灌输、纯理论色彩的教条式讲解以及刻板生硬的照本宣科对于高职语文教学效果都是大打折扣的,因此必须进行创新。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始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这是一种较好的趋势,但翻转课堂对于高职学生课前学习的自律性要求还是较大的,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法创新。

三、“议程设置”理论下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

1.精选议题,合理设置。精选议题,一方面是指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时代性,具有前瞻性,与现实生活具有契合性,另一方面是指教师上课选择的教学案例等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结合社会的现状,要围绕学生关心的话题、身边的事情来讲课,尤其是针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方面给予有效地指导,从而实现真正的共鸣。要将当下的时事政治信息等作为语文教学的素材,不仅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丰富,而且为语文探究的内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同时,教师还可以课下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好地获得学生的认同,激发他们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兴趣。此外,课后任务的布置更不能够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学会反思、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目标,增强学习生活的能力。

2.巧控议题,改进方法。在高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探究式教学方式为主导,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问题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高职语文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平等良性的互动关系,充分挖掘他们的实际需求,把握他们的职业特点,结合他们专业的需要提升的能力。在知识讲述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度和反应,不断推进议程设置的修复和改进,有效趋避学生的排斥心理,逐渐引导为正向积极的学习态度。时常通过课前演讲、辩论赛、虚拟求职现场等模拟性环境进行实用语文知识的输出,激发课堂活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减少单方面灌输,摆脱说教姿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通过自我分组讨论交流得出开放性的结论,但在最后要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议程设置议程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24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58:49
从“赵薇事件”再议传播学经典理论
论奇观电影中的期待快感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43:14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如何讲好南海人文故事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4:06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机电信息(2015年8期)2015-02-27 15: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