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花自开
——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几点尝试

2018-02-26 21:45福建省连江县东湖中学许建恒
学苑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笔者作文生活

福建省连江县东湖中学 许建恒

长期以来,初中写作教学一直存在着费时多而收效低的现象。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呢?这应该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追求目标。为此,笔者进行了多年的探索,觉得只要遵循作文教学训练的规律,扎扎实实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就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认识、感悟诉诸文字,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但表面上则显得平淡无奇。我们不少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于是写起作文来往往是“坐守梁山愁无米”,在心理学上这是“审美疲劳”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教师平时能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他们就会发现少年的活泼、青年的热情是美,中年的稳重、老年的淡定也是美;灿烂的阳光、绵绵的春雨是美,苍茫的大海、静谧的夜空也是美;娇艳的鲜花、飘零的落叶是美,丰硕的果实、肥沃的黑土也是美……后来我经常做这样的尝试,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了解社会。例如带学生去参观新建的跨江大桥,仿照吴冠中的《桥之美》写一篇写景小品文;让学生观察父亲,模仿《背影》《台阶》写一篇《父亲二三事》等,如此这样学生文章中多见感情真挚、生动流畅之篇。通过一个阶段的反复刺激训练,使学生开始懂得写作的资源就在自己身边,明白如何去体验观察生活,也晓得了怎样去挖掘利用身边的丰富资源。

有一次,为了训练场面的描写,笔者故意迟到了三分钟到班级,当笔者悄悄地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里闹哄哄……不知哪位同学叫了一声:“老师来啦。”这时,教室一下子肃静下来,同学们一起把惶恐的目光投向笔者,若是在往日,笔者一定先批评训人一顿。今天笔者改变以往做法,当即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作文标题《当语文老师迟到的时候》,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场景写下来,没想到只过二十几分钟他们就纷纷把作文交上来,一改过去拖拖拉拉上交作文的毛病。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刺激,获得自身经历的真实体验,就能使他们有感而发,轻松愉快地书写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就会逐渐消除,感知钝化的情绪也会慢慢改善,对身边的事物感悟也会敏捷起来,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真实感人。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坚持自由练笔,写观察周记、生活日记,让他们放飞思想,自由表达,力求我手写我心,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不论是一句话、两句话,还是一段话,可以不受作文字数的限制。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学生的作文自然能够写得真实感人,学生也不会再把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写作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源头活水”

不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生活经历少,语言表达还不够丰富多彩,平时又很少阅读课外书籍,缺乏写作素材,普遍感到“肚里”空空,对作文一脸苦相,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笔。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写作好的同学大都得益于课外阅读,“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提倡多阅读以开阔视野。

读书是一个思考、选择和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内容就会很自然地被顺手拈来,融会贯通、出口成章,进而学生能推陈出新,将自己的思想情意表达得真实、生动、完美。因此,每个学期笔者都要求学生专门准备一本作文素材本,在课外阅读中随时摘抄精彩句段,除了完成课内古典名著阅读内容外,还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语文学习报》《福州日报》《美文》《读者》《意林》等报刊杂志让他们订阅,也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且利用学校图书馆有计划指导学生开展“每周一读”或“一周热点纵览”等活动,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就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但仅仅靠多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按要求进行分类整理筛选,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然后运用到作文中去,做到“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这样学生不但课内作文积极完成,而且还会涌现出了一批踊跃向报刊杂志投稿的小作者来。

此外,笔者还定期举办读书活动,让学生将看到的、听得的、想到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七嘴八舌的交流议论,给他们各自带来启发和思考。然后让他们将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一篇篇很有生活情趣的文章了。

三、指导学生评改作文,养成作文修改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笔者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修改的乐趣。

1.教师范评。学生当堂完成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请二三位学生代表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生认真听,然后教师示范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对于上交的作文,批改时要优先于其他作业,要尽可能早地、趁学生对此次作文的思维和激情还没消失的时候进行讲评。2.自评自改。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上来,可让学生拿出来朗读,让他们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同时教师提出几点作文修改标准,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范围和要求。这样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评价、完善等多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写作的自控意识,提高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的能力。3.互评互改。学生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同桌间相互边评边改,小组相互商讨,用统一的修改符号指出文中的各种毛病,评语要求以鼓励性为主,提倡有眉批,打上自己给的分数或等级,最后签上批改人的名字,以示负责。对于学生的修改,教师应重视并及时评价,并且评价要到位,这样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领悟写作的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鼓励中,他们能够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四、指导学生自编文集,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就感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应试教育中作文评估的方法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展示自我、追求个性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的一种时尚。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榜上有名”,让学生的作文有读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除了在班级建立优秀作文园地外,笔者还经常在假期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将一学期写出的各类练笔的作文装订汇编成集子,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两人或三四人合作汇编成集。

学生的创造力往往是我们教师所意料不到的,从学生结集的名称中可窥一斑:《成长足迹》《校园风采》《青春飞扬》《心灵之歌》《美在身边》等。新学期开学后,笔者把学生的这些作品集集中放在教室一角展览,让他们共赏互评自己的文集,全班交流,互相促进,学生从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同时把个别学生优秀佳作推荐到作文刊物上发表。这样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学生写作也就有了丰富的内在动力能源,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弹奏”出一曲曲优美的音符,一道道青春的足音……

写作教学是一个难题,以上只是笔者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只要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意不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正确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博览群书,同时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他们就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亲身感受大千世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样,学生的作文天地里,也必将呈现出一派“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人局面。

猜你喜欢
笔者作文生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