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灵璧县东关小学 季晓梅
在国家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因此很多学校都提高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音乐学科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如果在教学时采用一个适应性强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与音乐学科的适应性较强,将其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也发挥重要作用。
游戏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充分的考虑游戏的特征,将现有游戏形式进行转化,或者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游戏形式,并将其游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整体教学效率都发挥重要作用。以小学音乐课本中《划船比赛》一课为例,教师如果单纯的教学生听音、识谱、唱歌,很难有效的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来,而通过创设情境,将“划船比赛”生动化,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室设定为“海面”,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模拟划船的样子,教师哨声一响,学生们边唱歌,边向前“划动”。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都参与其中,而且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潜意识中就会提升对这首歌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音乐学科的艺术性决定其表现形式必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变现形式就是舞蹈、戏剧、歌唱和乐器表演。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表现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融入其中,真正展现音乐的魅力。
综上所述,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而音乐学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也具有自由活泼的学科特点,与小学生的性格相适应,但尽管如此,小学生的定力不强,也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中表现自我,体会音乐的乐趣,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