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自信文化 成就自信师生

2018-02-26 18:28:50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活动

丛 培 荣

(山东省威海市望岛小学,山东 威海 264200)

为培养自信教师、自信学生,山东省威海市望岛小学以课程体系为依托,以自信课堂为基础,发展自信教育。通过自信教育的引领,着眼于师生的个性特征和综合发展,培养“乐学、向美、知礼”的自信学生,塑造“博学、敬业、雅行”的自信教师。

一、建立适切课程,完善自信课程体系

课程是自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彰显自信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从自信教育的理念出发,坚持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层次性的课程设置原则[1],以“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为目标,构建了体现学生“个性突出,悦纳自我,快乐阳光”的“乐学·尚美·知礼”的适切课程体系。

1.乐学课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乐学课程包含“文启自信”“研靓自信”,主要依托教材,利用课堂进行教学,以基础学科为主、校本课程为辅,构建课堂特色体系。

“文启自信”拓展课程,开设了“银杏树下”自信表达拓展课程,通过“我手写我心”的读写系列、“我口说我想”的读写系列,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对学生的读写和诵说安排了不同的课程,使学生朝着“敢说写、会说写、善说写、乐说写”不断迈进;“研靓自信”课程开发了语文人文、艺术审美、体育健康、科技创新等四大类,包括丝网花、陶艺、衍纸、舞蹈、器乐、机器人等选修校本课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一系列的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内涵修养和外形素养。

2.尚美课程,展现学生特长爱好

尚美课程包含“美润自信”“体健自信”,以发展学生特长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体健”意识,培养“体健”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根据音体美学科的学科特点,推广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金歌嘹亮,唱响自信”“七彩脸谱,绘取自信”“快乐篮球,弹出自信”等课程,引领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学习与锻炼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课间操时间、艺术文化节,向学生宣传体育健康的常识,展示学生的艺术和体育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多维度打造和培养自信少年。

3.知礼课程,培养学生文明有礼

知礼课程包含“技能自信”“礼仪自信”,主要培养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做文明礼貌的好少年。

“技能自信”课程教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和常识,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从而从容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做自信生活的学子;“礼仪自信”课程帮助学生学习文明礼仪,从中汲取快乐。学校通过各种礼仪的节日活动、典礼等,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知礼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生活中了解自己,朝着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文明人努力。

二、立足自信教学,打造自信高效课堂

学校为践行“自信开启成功之门”的育人理念,立足教学,多途径打造自信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张扬个性的平台。

1.落实课堂常规,规范学生行为

为更好地落实课堂常规,学校制定了《望岛小学自信课堂常规细则》。通过教学生学唱“课前自信歌”“课后整理歌”,学习“课堂学习姿势细则”“表达要求细则”,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则可循,从而能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

同时,为打造自信课堂,学校还开展了“四个一”活动。探究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设立一种新的评价细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堂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指导,促使学生朝着乐学的方向发展;研究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对教师、学生的表达行为、习惯、礼仪进行指导,拓展表达的厚度。

2.组织课堂活动,实现师生互动

学校为实现师生互动,打造自信的高效课堂,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数学学科,教师通过“助学单”“小老师课堂开讲”活动,让学生利用学案回家“备课”,在“备课”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熟悉课本知识,在接下来的“小老师课堂开讲”中,学生畅所欲言,成为课堂教授的主体;语文学科开展“自信读写”活动,教师选择书写优秀的学生到黑板上写生字词,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另一方面展现了学生的特长,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音乐学科的“妙手挥出,彩色歌谣”活动,针对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加入手势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完全能够融入课堂,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这些课堂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向敢说、学说、会说、自信说的方向转变。

三、凝练教师特质,塑造最美自信教师

教师是实施自信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自信前行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将自信教育面向教师,多维度塑造自信教师,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1.抓学习,引领教师稳步成长

“博学”的教师深受学生的敬仰与喜爱,教师要经常反思、研究,主动学习,凝练自己的特质,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自信心。

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学习,使教师充满爱心、责任心,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另一方面,学校开展丰富的培训课程,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素质。学校组织开展“自信课堂”展示活动,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专长,创新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借助“自信课堂”展示自己的教学素养,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增强教师教学的自信心。

2.抓合作,实现教师共同进步

教师之间经验的交流、合作、碰撞,是实现教师共同成长的动力。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实现共同成长,学校实行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首先,采取结对子的方式,新教师与骨干教师进行结对帮扶学习,新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先进教学方法,骨干教师能够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实现新教师与骨干教师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其次,采取“体验+自主”的定期教研,开展“教师讲堂”活动,使各教研小组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到评价方式等方面得到提升与发展。

3.抓活动,培养教师“一专多能”

学校以打造“一专多能”的自信教师为目标,通过开展各类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实现教师全方位的发展。

一方面,为打造高效课堂,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力[2],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观察教师的讲课情况,克服教师的教学恐惧。另一方面,成立“三味读书社团”,使教师在书的海洋里启智、明理,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基本功社团,让教师掌握“写好字”这一基本功,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态度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关注,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培养自信教师。

四、多方助力合作,成就自信阳光学子

成就自信阳光学子,实施自信教育,需要家校合力。“家校合作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相互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的双向互动过程。”[3]

1.开展活动,弘扬自信魅力

学校实行自信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自身的需求出发,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力求达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人人自信”的目标。第一,从学生的养成教育入手,开展“文明就餐”“文明乘车”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文明有礼的好习惯。第二,组织“校园吉尼斯”活动,尊重学生的特长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力,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弘扬自己的自信魅力。

2.加强心育,提供贴心服务

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灵,成立了“心情部落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贴心、细心的服务。当学生遇到困惑时,可以到“心情部落工作室”进行心理咨询,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进行疏导和解答。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将自己心中的疑惑全部吐露出来,在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下,使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自信地学习。

3.家校合力,共育自信学子

打造自信学生,成就自信学子,离不开家长团队的默默支持和奉献。家校联盟既是校内教育向校外教育扩展的一种途径,又是校外教育向校内教育延伸的一个助力点。

学校为实现家校合作、家校联盟,以自信教育为切入点,开发了“套餐式自主管理”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成立责任与爱并行的家委会团队,利用班级QQ群及时了解班级的各项工作,为班集体的建设献计献策;成立服务与奉献至上的家长志愿者团队,在运动会上,家长主动充当志愿者,为师生提供细心的服务;在放学路上,充当学生的“守护神”,提醒学生安全上下学;成立监督与管理相融的家长驻校团队,让家长走进教室,监督教师、学生,充分发挥了家长的主人翁精神;成立指导与评价并重的家长导师团队,让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走进课堂,在家长导师的参与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活动
家校距离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