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而异灵活多样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

2018-02-26 19:42程碧静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斜塔铁球伽利略

程碧静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下第七单元第25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情境等方法理解“信奉”“不容更改”“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比、品味语言,了解伽利略“质疑—反复试验—公开试验”求证真理的过程,感悟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3.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侧面描写的学习,初步掌握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直接揭题,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

2.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二、简介人物,了解背景

1.课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板书: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外国人的名字比较难读,你能读好吗?读读这两个人物的名字。

2.再读课文,结合文中的语句介绍一下这两个人物。(交流反馈)

(1)你对亚里士多德有了什么了解?

出示: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预设:学生找到“信奉”。师追问:“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并奉行)人们是怎么“信奉”亚里士多德的?如果有人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会怎么样?

板书:信奉(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作者连用了两个问号,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深信不疑。亚里士多德确实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出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构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包括哲学、天文、地理、气象、生理、心理、文学。他被恩格斯称为“古代最博学的人”。

(2)你对伽利略又有了什么了解?

预设:

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伽利略那时侯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

小结:当时的伽利略就是这样一个年轻有为、敢于质疑的人。

三、研读课文,感悟形象

1.感受伽利略善于思考、大胆怀疑的品质。

师:一个是彪炳千古的圣贤,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数学教授,这两个相隔两千年的伟人之间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或:这一次伽利略又提出了一个怎样不同寻常的问题?)

出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深信不疑,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读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观点后却是什么态度?(板书:怀疑)

他是怎么想的?

出示:

第一种结论:10磅加1磅重的铁球落下的速度比10磅重的铁球慢。

第二种结论:10磅加1磅重的铁球落下的速度比10磅重的铁球快。

看到这两种结论你有什么想法?从一个事实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

小结:从一个事实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理论是错误的。伽利略正是经过深入思考才得出了这个结论,这就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感受伽利略勤于实践、严谨大胆的科学态度。

师:从一个事实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伽利略心里充满了疑惑,他又是怎么做的?(板书:反复试验)

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抓住“反复”“许多次”等词感受伽利略严谨而大胆的科学态度。

小结:伽利略不仅深入思考,而且反复试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3.感受伽利略面对压力,勇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

师:伽利略除了自己反复做试验,他还做了什么?(生:他还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进行一次公开试验。)(板书:公开试验)人们是怎么看待这次试验的?

出示: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1)比萨斜塔前,人们议论纷纷,你能来读读人物的话吗?你为什么这么读?

预设:

他们是来看伽利略的笑话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胆大妄为”的“妄”是什么意思?(妄:胡乱,轻率。)“胆大妄为”又是什么意思?(胆大妄为:胆子很大,无所顾忌,胡作非为。)为什么说伽利略“胆大妄为”?(随机指导朗读)

“固执”是什么意思?(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著,不肯变通。)从中你读出了什么?(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在别人看来,伽利略的举动就是胡作非为、不可理喻。作者连用两个感叹号,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人们对他的举动是不屑一顾的。再次朗读人们议论的两句话。

(2)但事实是怎样的?(生: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出示: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3)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这时斜塔周围的人都——(生:惊讶地呼喊起来。)

(4)想象刚才那些嘲讽、挖苦、质疑的人会是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请你在书上写一写。

(5)小结: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巨响打破了禁锢人们头脑两千多年的枷锁。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个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吧。(生齐读)

(6)读到这里,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

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预设:对圣贤我们应该尊重,但不能盲从;追求真理需要实事求是,需要勇气、毅力、自信、恒心。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总结:正是一个个像伽利略这样不盲从、不迷信的人,在大胆的质疑中,在反复的实践中,在对真理不懈的追求中,使人类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课后反思:

教材的形式多样,教学应该因文而异,从教材特点出发,灵活设计教学环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一篇情理结合的文章,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根据本段不同的特点,我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首先,打破课堂常规,对课文进行了整合。在初读课文以后,没有按常规的设计思路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而是安排学生找文中的语句来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了解人物,再通过补充材料加深对人物的认识。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当时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身份、地位的悬殊,交代了时代背景,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伽利略做这个试验面对的巨大压力及试验成功带来的震撼力,为突显人物高大的形象起了铺垫作用。

其次,运用多媒体演示化解思维的难点,突破教学难点。伽利略面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质疑的过程,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的演示,把从亚里士多德“真理”中得出的两个结论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比较,轻松自然地得出前后两个结论的截然相反,从而明白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其实是错误的。教学的难点也得以突破。

最后,读写结合,丰富内涵,突现主题。了解、体会公开试验前后人们对伽利略态度的变化,对表现伽利略这个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十分重要,这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侧面描写人物的语言,拓展文字背后的内容,通过对比人们前后的言行,安排小练笔——“面对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事实,刚才那些嘲讽、挖苦、质疑的人会是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请你写一写”。用这样的形式来丰富内涵,让学生感受伽利略面对压力,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和高大的形象,突出课文主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个性,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在阅读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发展求异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感悟其实很独特,理解也很精辟。

猜你喜欢
斜塔铁球伽利略
大小铁球会同时落地吗
敲打铁球的方法
什么是伽利略惯性定律
伽利略质疑权威
比萨斜塔
乒乓球与大铁球
煎饼斜塔
伽利略与天文年
伽利略,星星的使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