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南宋爱国组诗教学

2018-02-26 19:42吴广岭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陆游组诗

吴广岭

爱国精神,从古至今源源不断地贯注于诗词瀚海之中,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和催人奋起的精神动力。南宋诗词以其独特的肃穆之美,抒写亡国之痛、恢复之志,矗立起文学史上一座丰碑。

一、南宋诗词的爱国精神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爱国精神多为关心民众疾苦、热爱祖国山河、传承人民智慧,而南宋始终处于外族入侵压力之下,危险的加剧致使这一时期诗词的爱国情感更为浓烈,也更为无奈。南宋诗词里爱国精神的作品远多于各朝各代,这种民族忧患意识显示出区别于其他时代的主要特征。

1.忧国忧民,悲伤之情

《诗词散论》中总结:“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南宋诗词在爱国精神表现上,虽没有唐诗的浪漫色彩和豪迈气势,但在饱受战乱时期,南宋诗人多因个人情感渗入,把爱国精神注入更多悲情色彩,显得十分浓烈。很多南宋诗人渴望祖国统一,苦盼人民安居乐业。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等,都反映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南宋诗人始终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愫。

2.山河破碎,悲愤之情

南宋诗词里也有通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来体现爱国精神的,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沦陷区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然而国家破碎,美好河山已成金人腹地,字里行间满是沉痛,饱含爱国深情,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沦陷区的北宋遗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朝廷怎样了呢?《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里的西湖山色与楼台歌舞描写,实为诗人林升抨击南宋权贵沉迷歌舞、声色犬马之态,借美景乐事抒发满怀悲愤之情。

3.反抗外侮,悲壮之情

南宋的爱国精神,集中表现在反抗外侮上。岌岌可危的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闲居家乡的陆游仍心系国家,年老多病却不忘勇赴沙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巾帼不让须眉,女词人李清照也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抗金将领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渴望报国杀敌,沙场秋点兵。民族英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抒复仇之大愤怒、忠国之大抱负,统一之大主旨,似血书疾行,更是爱国精神的呐喊。南宋末期的文天祥,被捕就义前凛然宣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反抗外侮的南宋诗词,是中华民族千古不朽的壮歌。

二、南宋诗词教学的弊端

1.字字落实,细枝末节

很多教师通常把南宋诗词打散,忽视了整体欣赏和思想性挖掘。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深入心底的思想震撼,而只是陷入枯燥的字词漩涡中,老师们惯用的方法都是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翻译通顺,再到诗歌主旨,最后背诵、默写。这样死记硬背,容易固化思维,束缚学生感悟诗歌的积极性,更谈不上爱国精神的传递。若以此法教《游山西村》,几乎找不到爱国之情。其实陆游是南宋主战派,因遭排挤被贬回乡,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做客山村,突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逆境中看到希望,表达爱国之志。所以字字落实、细枝末节的教学,只停留在较低层次,很难达成爱国教育。

2.脱离背景,空洞乏味

有的教师教学诗词时脱离南宋时代背景,爱国停留于字词表面,不能深入内心。有的过分重视知识积累,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甚至认为爱国过时、落伍。有的教学时空洞乏味,不尊重学生阅读感受,无法调动学生的经验,只强调接受现成结论。有的缺乏对理解过程的促进,甚至替代学生阅读主体地位,剥夺了学生建构自己的意义。学生受多元价值观冲击,对南宋时代背景缺乏认识,更易造成疏离。比如《示儿》教学,教师只是就诗论诗,机械空洞地强调爱国,学生就会对陆游临死前“但悲不见九州同”表示困惑,和平时代的生活经验让他们难以理解诗人的遗嘱。

3.过度拓展,舍本逐末

有的教师将教学时间过多用在拓展背景资料上,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师生交流陆游创作的背景,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南宋时期资料拓展上,反倒忽略了古诗本身,削弱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品味,可谓舍本逐末,也难以落实爱国情感的熏陶。其实这首绝句中“泪尽”的“尽”字,写出了沦陷区人民的伤痛和绝望;“又一年”中的“又”,写出了韶华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爱国之情凄怨动人,寓哀痛悲怆于诗句字词之中。所以说,拓展过度,会被视为非语文、泛语文,造成语言文字与爱国情感的割裂。

三、南宋诗词教学的路径

南宋诗词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关注语言建构与运用,关注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审美鉴赏中,实现爱国精神的传承与理解。

1.整合主题,见树见林

为防止教学中的割裂现象,笔者通过整合主题形成南宋组诗,在内容、情感与学法联系中学习语言,体悟爱国情感,建构起相互联系、相互映衬、相互延拓的立体课堂。

(1)诗与诗之间内容上的联系。苏教版六上《古诗两首》里有陆游的《示儿》,下册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课程标准推荐古诗里还有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林升的《题临安邸》。笔者探究古诗间的联系,选择以上四首整体阅读,紧扣爱国主题,开展组诗教学,还补充了同一主题下陆游的《关山月》、范成大的《州桥》和岳飞的《满江红》等南宋诗词。教学时,笔者先从《示儿》入手,了解诗人和背景,接着学习陆游18年前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围绕诗眼“泪”,以诗解诗,引入陆游15年前《关山月》的“泪”,还有其好友范成大《州桥》的“泪”,再回顾《示儿》的“悲”,重新建构语言,随后自学林升的《题临安邸》及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以文天祥和岳飞等爱国诗词收尾。经过巧妙勾连、主题整合,这些忧国忧民的南宋诗词形成了组诗教学。

(2)诗与诗之间情感上的联系。对南宋诗词的把握,可以整体感知,建立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教学时,教师必须关注整体目标,如果“见树不见林”,得到的印象必定支离破碎,抓住片言只语得出的解读,是很容易违背作者意愿的。同样是爱国,南宋诗词更多体现出“悲”情之美,从陆游《示儿》的“悲伤”,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的“悲凉”,再到《题临安邸》对南宋权贵的“悲愤”,直到最后《夏日绝句》《满江红》里像项羽、岳飞那样的“悲壮”,情感联系也渗透其中。比如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南望王师又一年”时,教师深情旁白:陆游写这首诗时,中原沦陷已经整整65年了……再联系《示儿》:陆游3岁时中原沦陷,85岁临终前写下遗言……又过去66年,在南宋灭亡之前,祖国依然没有统一。学生再回头品味“又一年”,重新建构语言,感受更丰厚,爱国情感得以升华。

(3)诗与诗之间学法上的联系。南宋组诗教学,不能满足就事论事解决一首,而是将其放置在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背景中,借助这一首的解决,或明或暗地让学生领略阅读方法、阅读策略,要激活学生思维,抓关键词去想象,联系组诗去对比,学会迁移和运用。学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法,比如关注南宋背景,扣住诗眼想象,把握情感基调等,然后自学另两首南宋古诗《题临安邸》和《夏日绝句》:读到诗中____字(词),我想到了_____,心里感到____。学生迁移学习,举一而反三。交流时,再联系南宋诗词的“理”(注重理性思考的特征),引导学生体会林升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体会李清照借古讽今的含蓄用意,进而感受诗人对南宋朝廷腐败无能的悲愤之情。由此可见,古诗教学不仅关注内容,还要关注语言形式,尤其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2.有效拓展,知人论世

针对教学中因脱离实际而造成空洞乏味的问题,笔者适度拓展背景资料,知人论世。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南宋背景是大语境,是理解诗词的重要依据,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故事“激”情。读南宋诗词,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也往往是最要紧的地方。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巧用故事方式,激起兴趣,思接千载,意通万里。比如教学《夏日绝句》时,学生对诗中典故的理解有难度。笔者介绍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西楚霸王项羽垓下兵败,突围至乌江,本可急速渡江回乡,但他不肯逃跑,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回身苦战,杀敌数百后自刎而亡。同学们听着故事,再读“不肯过江东”时,就能更好地理解诗中蕴含的含义。笔者朗读时,故意将关键词“不肯”读成“不能”,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比较与品味,学生结合故事背景,就能体悟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壮之情。组诗教学课末,笔者适时插入南宋时期南京“市长”叶绍翁的爱国诗,让南京学生倍感亲切,激发了课后探究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升华了爱国主题。

课件“升”情。培养核心素养,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学习需求,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南宋诗词时空跨度大,学生很难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运用语言,借助多媒体课件补充学生的经验,更清晰体味诗词中的爱国精神。介绍南宋背景时,笔者用课件同时呈现两幅地图对比:一幅北宋疆域,一幅南宋领土,被金兵占领的沦陷区赫然而出、触目惊心,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再读《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就更能理解诗人爱国之情。学习《题临安邸》,学生不理解“直把杭州作汴州”,为了凸显南宋京城杭州与亡国之都汴州的鲜明对比,教师适时呈现课件《清明上河图》,随着长卷舒展,介绍北宋繁华,在审美鉴赏品评中,激起敬佩与赞叹之情,而后课件突然转为空白,寓意汴州沦陷后化为乌有,再对比南宋官员沉迷歌舞的词句,品读“直”字,就形成强烈冲击,悲愤之情油然而生。

质疑“思”情。古诗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感性思维,却忽视了理性思维的培养,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南宋理学的发展与爱国诗兴盛有一定相关性,南宋诗词注重哲思,偏重对事物内省的理性思考。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夏日绝句》时,借古讽今是理解难点,笔者在关键处引导学生质疑:项羽是个战“败”的英雄,可李清照为什么会“思”项羽呢?这里解构学生原有经验,要想超越,就需要有跨度的情境转变经验。于是,有的学生查阅背景资料: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女诗人李清照随着大批逃难人群来到乌江,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有的学生联系《题临安邸》,发现诗人是借助古代项羽“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豪气,讽刺当时的南宋统治者屈膝求和、花天酒地的行径。通过质疑、拓展和思考,学生理解了语言,更深刻地领悟到诗中爱国之情。

3.熟读成诵,情动辞发

南宋理学家朱熹主张“熟读精思,必须成诵”,紧扣南宋组诗“悲”的基调,情动而辞发,在诵读中体悟爱国精神。

递进式。诗歌的一部分生命就存在于它的声音里,存在于声母、韵母、声调、轻重缓急等语气、语调里。教学《示儿》时,笔者引导学生把握情感,朗读时把“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加重或拉长,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长短变化来表现诗人情感。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当读“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时,学生为山河壮丽而自豪,诵读时语调高昂。随着思维深入,当联系诗眼“泪”,想到国家破碎、山河依旧,进而了解借景抒情的语言表达形式后再诵读,语调自然低沉而缓慢。还是这首诗,题目较长,学生容易读错,要根据意思停顿,才能读出诗的节奏。学生初读诗题“凉”时理解为清凉,学完后再读就体悟到悲凉、凄凉,爱国情也就蕴含在语言文字的诵读中了。

联想式。朗读南宋组诗,不单从技巧和形式上入手,还要从情感体验上下工夫,在意义上衔接。比如教学《题临安邸》,学生以当事人身份去体悟“暖风熏得游人醉”,紧扣“醉”字,联想到南宋官员烂醉如泥、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丑态。在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比朗读中,联想到山河破碎、遗民泪尽,联想到南宋权贵寻欢作乐、不思收复中原……学生凭借联想,让字里行间“沉默的语言”呼之而出,让隐形的“立体的语言”与之对话,体悟诗人悲愤之情。当平面的诗句通过联想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联想中融情,诵读自然声情并茂,爱国精神水到渠成。

反思式。语文是实践性课程,熟读方能成诵。诵读可以表达南宋组诗的爱国情感,要领会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要涵咏体味,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工夫。比如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很多学生对“胡尘”视若无睹、听而不闻,这就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引导。其实这个词有特殊意象,学生借注释了解表面意思后,教师引导反思:这里仅仅是“金兵马蹄扬起的尘土”吗?教师启发学生反思:在金兵铁蹄的践踏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留足时间,让学生深入思索,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经验被唤醒,想象被激发,想到金兵肆虐,百姓游离失所……这里的“胡尘”不仅是马蹄扬起的尘土,还象征着金兵横行、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在此反思基础上的诵读,更富有思维含金量,诗的形象感、画面感和立体感,忧国忧民的情感也孕育其中。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陆游组诗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可见光(组诗)
苍凉组诗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
除夜雪
电视媒体实证“国家记忆”的价值功能
初夏绝句
陆游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