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争(特级教师)
一把宝剑锻造成功,需金银铜等多种金属各占比重,熔于一炉,经五彩焰火,历十载不舍,方得“氛氲”之剑气。那么,一篇好的教学设计出炉前又需综合考量哪些因素,进行哪些思考,经历哪些“五彩焰”的淬炼呢?笔者以《画杨桃》(部编二下)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浅见与思考。
课堂教学需要对文本中潜在的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发掘,更需要巧妙地补充,适度地拓展。以《画杨桃》一文词语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发掘。
1.生字扩词——编者的善意提示
文后的“读一读,记一记”中列举了“靠”“抢”“视”“悦”四个生字分别组成的三个词语。这是编者给教者的一个善意提醒。在学生正确认读这四个生字的同时,建议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积累。作为第一学段的老师一定要准确把握年段特征,书面语积累对提高低学段小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第一学段每篇课文后面的生字均可引导学生扩词,以此丰厚学生的言语储备。
2.词语成串——教材的深度开发
词语的理解与积累,有时可以单独完成,但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将意义相关、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成串呈现,这样不但降低了记忆成本,而且便于辨析词语间细微的差别。
课文中有“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啦”一句,“神情”与“严肃”两个词语构成一个语意较为稳定的词组,此时,教师便可适时拓展“要求严格”“语气严厉”等词组。由此及彼,归类识记。
课文中“和颜悦色”一词是对老师说话时神态的描写,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和蔼可亲”“和善可亲”“面带微笑”等。教学时,便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找近义词的方法,不但利于理解“和颜悦色”之意,而且实现了词汇的“串烧”。
课文中同学们对“我”的嘲讽主要是通过“哈哈”与“嘻嘻”两个词语体现出来的,描写笑声的词语还有“呵呵”“咯咯”“嘿嘿”“噗嗤”等。除了补充拓展,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辨析其细微差别。如:“哈哈”,笑声爽朗,开心得肆无忌惮;“嘻嘻”,笑声中隐藏着一种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噗嗤”,抑制之后,笑声的突然爆发;“咯咯”,乃女孩特有的银铃般的笑声;“呵呵”,笑有分寸,笑声中略显城府;“嘿嘿”,自以为得意的笑声。
3.供词讲述——巧妙的搭桥铺路
课文中的词语虽然是线性排列的,但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重组与重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课中的“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哈哈、嘻嘻,审视、严肃、和颜悦色”分别是对“我”、同学们和老师的具体描写,在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相机让学生运用以上词语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能用上它们简要讲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先看看这几组词语,再练习说一说。
(PPT分三行出示词语,生练习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此环节可谓一举多得。文本的整体把握是个教学难点,如果说课文故事像一条线,那么这些词语就是这条线上关键的几个点。连点成线,概括何难?同时,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简要讲述故事,既巩固了学生对所学字词的认读,又使这些“消极词汇”在运用中变得“积极”起来,使其在运用中增值。
4.读中拓展——教学的需求使然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组合拳。课文中有一组没有任何提示语的人物对话,对于这组对话的朗读指导,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体验,也可以借助不同的标点符号,指导学生读出角色不同的语气,还可以通过补充提示语的方式(见下列横线中的词语),使感情朗读教学效应最大化。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同学们不假思索地答道。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起来。
……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那位同学难以置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那位同学迟疑不决(犹豫不决)起来。
以上教学片断中,词语的拓展与补充,旨在提高朗读教学效率,而词语的积累却成了本环节教学优质的副产品。
教学的实效,取决于学与教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1.实效基于学生充分地学
语文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的地位和价值。以《画杨桃》一课的朗读教学为例,若要保证课堂实效,教者首先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面向全体的共性生长是关键。感情朗读课文环节,教师是让全体学生共同经历一次朗读实践的历练与提升,还是把教学变成个别朗读特长生的“表演秀”?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柏拉图说:“如果你把一个国家当作一个纯粹的国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两座城市,即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城市里的穷人无论何时都会多于富人,所以城市的领导者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想到穷人。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怎么做呢?当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既关注个别学生的个性张扬,又要确保大多数学生的共性生长。只有如此,才能使全体学生明白“不像!”与“不……像”、“像五角星!”和“像……五……五角星”两组句子朗读起来语气之所以会不同,并不是文字上有差异,而是由于不同的标点符号传递出的情感迥异。
(2)多主体互助合作学习是保证。在朗读课文这一环节,教师要将时间、空间、自由还给学生,将学的过程“放心”地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学会朗读。可以让他们自主朗读体会;也可以让他们相互合作,在分角色朗读中体情悟道;教师还可以“放下”师长的架子,与孩子们一起模拟课文中的情境,来一次课堂“真人秀”。
2.实效需要教师科学地教
教的力量不容小觑。课堂教学需要怎样教呢?针对《画杨桃》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又可以怎样展开教学呢?
(1)循序致精地教。“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这个规矩在阅读教学中就是“循序而致精”的阅读之道,从文字符号的认读到言语意义的领悟,再到言语形式的关注,最后是言语意图的揣摩。以上揭示文本主旨的内容,教师可以分成以下几步展开教学。首先,询问学生:“通过学习刚才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其次,让学生自读本段文字,想一想:老师的话语里包含着几层意思?再其次,针对三个句子,教师分别引读,学生跟读(师:同一个杨桃,看的角度不同——生接读: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以此类推)。最后,让学生默读思考:本段开头“大家发现了吗?”这六个字是否可以去掉呢?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
(2)充满情趣地教。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在读懂了以上内容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开展一个小记者采访的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化身小记者,对课文中的“我”、同学们和老师自由发问。建构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如此转换,让本来静止的文本变成了言语实践的素材,变静态的告诉为动态的生成。
(3)为了生长地教。在语文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应保持足够的定力,坚守语文课程的本质,把握学生言语生命的脉搏,在教学中聚焦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积累与运用,努力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教者安排了小记者现场采访活动,有了实践的参与,有了趣味因子的融入,却缺少了一种助其生长的力量。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应趁热打铁,适时补充“百闻不如一见”“河有两岸,事有两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名言警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用其中的一两句,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有了以上语句的镶嵌,孩子们的表达定会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