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辉
(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 辽宁本溪 117000)
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而构建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由于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大幅度减少课堂知识讲授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教师的广泛喜爱。因此,在今后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应用微课,使其自身的积极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微课主要是指时间较短、讲授内容较少的课程,通常是以视频作为载体来实现讲授,并不会有学生参与到微课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微课主要是将预设的教学过程中,向听众进行展示,以达到授课目的[1]。一般情况下,微课主要是围绕一个教学这个知识点来展开教学,主题鲜明,且以易错点、重点、难点、亮点为主要讲授内容,虽然微课时间相对较短,但是所讲授的内容较为精炼,因此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教育中,物理学科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而这一学科又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与此同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物理教师往往是重视知识讲授、题型讲授等方面教学,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却并没有予以一定重视。这就使得当前课程教学呈现出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物理知识理解缺失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则是限制了学生自身思维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学生理解、分析问题也会造成诸多阻碍,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因此,在今后初中物理教师应针对具体问题,积极探索调整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当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教学观念已然受到冲击,且与当前教育理念不符,而微课是在新时期下产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为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自身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探索微课的有效应用方式,保证微课有效性可以充分发挥。
课前预习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应充分做好这一方面的相关工作,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各项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本次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与内容,促使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物理知识,并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有力基础[3]。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光的色散》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可以实现录制好微课视频,对于光的构成、来源、特点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有关光的相关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利用三菱镜,让太阳光线透过三菱镜照射出来,这时学生会发现太阳光被分解为多种不同颜色的光,并为学生讲授色散方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这一概念具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开展的各项教学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课堂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的一个主体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成知识传授,而这也正是整个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是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准,来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工作,使课堂教学可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然而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在问题理解、知识掌握方面也会存在些许不同,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合理应用微课来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出这一部分的重点知识,结合这些知识来为学生讲授各种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4]。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天平方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为学生初步介绍天平的使用方式与方法,让学生对这些内容大概有所了解,在此之后则是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天平使用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可以从视觉角度更直观的了解天平的具体使用情况。为了会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天平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将天平带到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来让学生进行实践,使得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实践机会,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自身理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教学观念视角下,课后巩固通常是以习题练习为主,不仅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项,或是学生无法理解、掌握的部分知识与内容,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再一次的知识学习,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发动自己的脑筋进行思考,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往往会存在学习困难的情况,尤其是初中物理这一具有抽象性的学科,若是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则学生极有可能会出现学习误区,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探索微课的具体应用方式,通过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三个不同教学阶段的有效运用,来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