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2018-02-26 07:49福建福安市潭头中心小学355014李春明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读书课文阅读教学

福建福安市潭头中心小学(355014)李春明

“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多年来被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最有效的手段。阅读课应该让学生有目的地充分读书,培养其语感,使其在阅读过程中有感悟、有感情。这句话道出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坚持以读为主的正确导向。然而在课堂上,有些教师虽有意让学生多读,但方法单一、形式简单,学生根本提不起读书的兴趣,有些学生或“滥竽充数”,或干脆“金口难开”。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呢?

一、教师装傻,“哄”读书

都说小学生天真可爱,喜欢在同学面前表现是他们的特性。在儿童的世界里,教师就是智慧的象征,就应该无所不能。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有时故意卖一下关子——装傻、犯糊涂,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发教师也有问题“请教”自己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是自己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最好时机,因此他们会很开心,也会很乐意地帮助教师。作为教师,虽然我们对课文内容心知肚明,但有时不妨装一下糊涂,哄哄学生读书。如我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1~4自然段时的片段如下。

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哇!汤姆钓的这条鲈鱼真大啊!这下他可以拿回家炖鲈鱼汤了。

生:不,老师,不能!

师:(惊讶)为什么不能?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告诉我们的。

师:那我怎么不知道?在课文哪里?我们一起找出来读一读,等下再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在教师装傻的过程中读起课文来,他们有时圈圈点点,有时拿笔备注。在读完课文后,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课文中的句子读给我听,把人人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讲给我听。我通过“哄”,把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起来,他们埋头读书,读得十分投入,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二、激发兴趣,摆“擂台”

“比一比,争高低。”摆“擂台”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现在有很多学生都喜欢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每当谈起这里面的擂主,学生们都羡慕不已。为提高他们读书的积极性,在班上,我摆了“读书擂台”,引导他们开展读书比赛,争当“读书小明星”。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读书比赛,争当擂主,而评委就从擂主中产生。小评委们学着电视评论员的样子,全神贯注地听朗读,争先恐后地给每一个选手进行点评。每到这环节,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气氛特别活跃。为了争擂主,很多学生在课外自行下功夫,他们纷纷开始练习语音,学习朗读技巧,寻找适合自己朗读的篇目……他们寻找的内容有些是课外的精彩语段,有些是课本上的内容。学生朗读内容丰富了,阅读兴趣也浓厚了。

三、学生置疑,设悬念

置疑是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开始。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置疑问难,深入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比较肤浅,没有太多的思考价值,有些却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独具“慧眼”,进行识别。当学生提出值得深思,值得争论的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因为学生对轻而易举得到的正确结果印象并不深刻。此时,教师不妨设下悬念,吊吊学生的胃口。如有一个学生在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时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以‘永远的白衣战士’为题?”这个问题在课文中涵盖面比较广,内涵也比较深,必须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解答。为了鼓励学生读书,我故设悬念,回答说:“这个问题我懂,可我不告诉你们,你们要想知道,请读课文四到七自然段,咱们边读边思考,答案会自己跳出来。”我一说完,学生急着想寻求答案,便立刻捧起了书本。“我找到答案了。”“我找到答案了。”课堂上陆续有稚嫩的小手高高地举起。通过设置悬念,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尊重意愿,供选择

在阅读课中,有时要完成的任务很多,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我们要为学生奠定一个情感基础,让他们情有所钟,心有所向地读书。学生开始接触新课文,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整体的感悟后,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合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理解汉字所带来的魅力。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读书有了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学习,积累与内化语言,然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学习系统。如在初读阶段,可运用情感选择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如教学《九色鹿》一课,在识字的基础上,我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自由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或调达见利忘义的句段,然后多读几遍。要求他们把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令人敬佩的感情读出来;把调达的背信弃义的小人形象读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扣住文章重点,从爱与恨两条线去体会、了解课文内容。

我们还可以对课题进行设问,合理引导学生选择性地诵读课文。在学习《石头书》这一课的时候,根据这个题目,学生可能会提问:“石头怎么可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作者是谁?”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到文中读一读、找一找……这样,学生就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探究,缩短了阅读的时间。

五、促进发展,给评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具有神奇的鼓励作用。它能影响学生的阅读过程,并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赞许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来源。如果学生经过努力并通过克服一定的困难取得了成功,那么他以后的学习就会更有动力,兴趣也会更浓。

在一次阅读课上,我请了几个学生读《黄山奇松》一课。评价环节,台下的学生毫不客气地提出了很多缺点。我立刻接过话题:“同学们,你们刚才评的都对。可是你们只说了他们的缺点,却没有发现他们朗读中的长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好吗?”

生1:我觉得我读得不流利,这是我为了把读音读得更准。

师:不错,你的语音真的很棒!

生2:在读这段文字时我突出了“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等词语。

师:是啊,你能理解着读书,非常好!

生3:我今天读得不是很好。

师:没关系,下次再努力吧。

教师鼓励的话语像春风一样沁入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摆脱了先前尴尬的处境,为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朗读评价给出了一个正确的导向。“真没想到,你能把这段话读得这么精彩。”“读得很正确,没有漏字。”“如果能读得再大声些,我相信会更好。”……教师每句激励的话语都具有导向性,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他们读书的信心就会倍增,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读书活动中。

猜你喜欢
读书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