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2018-02-26 06:09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通识科目课程体系

艾 兵 有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6)

通识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所有高中生都应接受的融通用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培养于一体的非功利性素质教育,其主旨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敢担当、面向未来、全面而可持续发展的人。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之后上海、浙江两个试点省市相继公布了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高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改革理念也必将落实到高中课程体系建构之中。面对新高考,作为高中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找准其应然的逻辑起点,确立其科学系统的设计理念、原则及推进理路。

一、高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逻辑起点

1.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境遇

近年来,受改革红利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强、世界经济疲软、“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即呈现经济增速下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转向创新驱动的态势。为化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适应新时代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必须全面深化包括高考招生制度在内的各项改革,积极提升劳动力的素质,以实现我国由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

教育是未来,是希望,而基础在中学。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正是为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视域下新时代供给侧改革下对人才培养新的需求。课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反映和体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势必要求包括通识教育在内的高中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重构,以使其顺应供给侧改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新高考对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出新要求

为改变我国普通高中课程长期沿袭的浓重分科主义的应试教育做法,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各学段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1]。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通识通技、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因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需要把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珍爱生命、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至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体现在与新高考方案全面对接的课程体系之中,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高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理念与原则

1.建构理念

(1) 育人为本理念。《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育人为本”教育理念,是在反思和批判知识中心的理性主义思潮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实现是通过课程这一核心载体来完成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理应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尤其注重人的“全域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因而,高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紧紧围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2]来建构,以尊重和满足一个个具有不同个性和需求的学生这一“现实的个人”,全面关照学生的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多元需求,消解“学问中心课程”建构理念和“唯分数论”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教育真正为人的成长服务。

(2) 终身教育理念。当前,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时比例,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通识课程体系建构理更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适应学习型社会对个体新的要求,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等通识潜能培养,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判断力以及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既能为升学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打下扎实基础,也能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培养终身受益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再学习能力。

2.建构原则

(1) 合法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课程方案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体现。因而高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必须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等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其建设标准、教育目标、价值取向、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和教学督导评价方式以及课程安排等都要以合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规范为遵循。这就是说高中通识课程体系建构中应坚持合法性原则。

与此相适应,高中通识课程体系建构还应体现层次性原则。由于我国城乡、区域基础差异导致高中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层次差异。在建构新高考通识课程体系时,应承认和尊重学生之间存在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和学生高考选课的差异以及多元录取对学生层次要求的差异,并根据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这些差异构建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要求的课程体系。所以,高中通识课程体系的建构不应照搬传统模式。在遵守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它应从高中生必考、选考、应考、非考试通识课程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出发,以满足不同学生对升学和个性发展的要求。

(2) 崇高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消解“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功利化、庸俗化,中小学教育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仍然任重而道远。新高考背景下,我们高中学校需要科学建构通识课程体系,大力发挥通识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学生懂得做人之“道理”、遵守做人之“道德”。

课程是一种活的文化,一定要与受教育者的生存和生活一致,也是沟通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桥梁,其设计理应源自学生的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无疑,高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既要能“顶天”,也要能“立地”,还要能体现和观照学生生活、乡土情结等维度的现实,彰显学校所在地方的特色课程,传承和培养热爱家乡的文化情结。例如,浙江省青田中学开设了“青田绿谷”课程、“石雕文化”课程、“侨乡人文”课程等特色鲜明的地方通识教育课程。

(3) 整体性与衔接性相结合的原则。中学教育与高校教育完美结合才能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完美结合的实现要从整体和注重衔接入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通识课程必须走出“集合型”课程设置的路径,摆脱课程单元化、碎片化和分割化的现实困境,按照整体性和衔接性相结合的建构原则对高中通识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高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不但要立足于高中学生的成长特点,而且也要在横纵两个方面注重对同一学段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学段不同课程之间进行整体设计,无缝衔接。具体言之就是:在横向上要整体设计高中学段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科目之间的衔接,也要无缝衔接好高中学生选考、应考和非考试课程之间的关系,还要纵向衔接好初中、高校等不同学段之间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保障育人过程的连贯性,以及整体设计和衔接好课程设置对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多样性发展倾向的诉求需求。另外,我们也要将高中与初中、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衔接融入中学与高校合作制度之中,使衔接成为各自的一种常态,并化为彼此间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三、高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理路

1.加强通识理论研究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前提

教育实践表明:一种课程体系的建构,它总是要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新高考改革方案要求逐渐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3]的考试招生模式,在考试科目上取消文理分科;在招生形式上更加多样,主要有高考提前招、“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3+2”招生、单考单招、普通招考等诸多模式。在新高考改革中,如何实现初中、高中和高校通识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如何将通识教育理念、原则细化和融入高中各类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课程的考试标准之中;选考科目所采用的等级赋分的依据是什么,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让“物理”等科目不会遭到“冷遇”;同一科目前后两次考试赋分的公正性和正当性何在;如何将促进学生兴趣、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与学校“隐性”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加强顶层设计,打破目前高中与高校之间处于类似“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状,建构高中与高校教师之间,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类教师之间便捷的交流机制等都需要不断加强高中通识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教师通识教育能力的提升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关键

(1) 大力提高教师对通识课程的溯源性思维。新高考的设计理念、目标,只有经过教师的真正领悟和理解才能有效融入教学实践。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师不但要关注自己所承担的课程,更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思维,有怀疑现状的溯源性思维,即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其依据是什么,该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有何关联性和协同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哪些知识点,有何育人功能等。

(2) 着力培养教学教师的通识能力。“急功近利的教育造成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缺乏通识’已严重阻遏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现在语文教师的数学、外语素养不及高中生,数学教师的外语素养、外语教师的数学素养也大抵如此”,有学者对当前教师的“基础”与“通识”现状,用“悲观”一词来形容[4]。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选考科目更加多样而个性化,同时也就造成学科班级规模变小,班级数量变多,教师任教科目增加,这对我们教师开课而言提出了更高要求,面临的挑战也更大。我们在浙江省多所中学调研得知:由于“七选三”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的实行,学科教师在不同时段、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需求差异明显,其中浙南许多高中学校选考物理、化学的学生普遍少,不少物理、化学老师面临“下课”转行的压力很大。因而,高中教师培训有必要打破学科界限,加强教师的通识教育,培养教师自身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通识能力。另外,新高考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中学校要注重创设条件派出教师到高校作短期实践或兼职,也可通过文理不同专业的高中教师互相交流学习,使高中教师在交流中提高通识教育能力。

3.合理规划课程内容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重点

(1) 合理规划和安排好通识教育显性课程。显形课程,通常又称为“正式课程”,一般指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承载着特定的教育目标,以直接而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考试科目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以及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都是典型的显性课程。在高中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规划,科学有序安排好这些显性课程,挖掘各学科蕴含的通识教育资源,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全科育人的功能,避免重新回到“考什么教什么”“非考试科目可以进课程但不能进课堂”的老路。

(2) 挖掘和优化高中通识教育隐性课程。第一是发挥学校物质形态类隐性课程的育人功效。我们应注重发挥学校独特区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方人文景观以及校内独具特色物质类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并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使之兼具审美、陶冶情感、规范引导、砥砺激励等多重功能,对于塑造“完整的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是彰显学校制度类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应十分注重学校的制度科学设计与现实关照,使这些制度规范不但能规范学生行为,也能以相对隐形的方式使学生获得价值认同和道德评价参照体系,在各类评优评先过程中彰显制度类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第三是升华学校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的育人效果。这类课程主要由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歌以及优秀教师的风采、独特育人目标、人与人沟通和相处的方式等内容构成,它们承载着学校使命、愿景和价值导向,是学校隐性课程的最核心部分,对高中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不容易改变的。我们有必要提炼和升华这些隐性课程特殊的教育意义,发挥其对学生心灵潜移默化的育人价值。

4.联合开发课程是高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有效路径

新高考方案供学生高考选考科目组合复杂多样,例如,在上海的试点方案中,学生“6选3”有20种科目组合;在浙江的试点方案中则为“7选3”有35种科目组合[5],参加2017年高考的考生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可见,在高考改革试点初期,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选择,学生更需我们加强职业规划的指导。据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高考调查报告》[6]显示,高考填报志愿时,拥有明确目标专业的考生只有15.6%;知道不想学什么,但是不知道学什么的考生有36.3%;没有目标,不知所措的考生是最多的,占48.1%。打破高中围墙,改变中学与高校“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实现高中与初中、高校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

高考是调节和分配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新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为高中与高校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契机和动力。生源是高校生存之本,为了能录取到更优质的生源,不同层次的高校都会比过去更加主动地到拥有不同层次生源的高中学校去寻求包括通识课程开发在内的多种合作。比如,高校愿意鼓励职业生涯规划、健康心理等通识类课程教师与高中相关教师联合研究开发高中通识教育课程,或单独为高中学校提供研发各类通识课程,或者为高中学生提供网络个性化规划服务等,以获取高中在招生宣传中提供各种便利,从而实现双赢。

5.完善教师业绩评价考核制度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保障

人是“一种制度里的公民”。一套合理可行的制度可以通过褒奖遵守制度规则的行为或者惩罚不符合规则的行为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实施,高中学生选课变得更加多样,选择更富有个性,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也由高校前移至高中,教师需求数量也大量增加,需要我们重新制定人事编制,增加高中教师的数量,完善教师培训投入保障机制,更需要重构教师业绩考评指标体系,建构教师业绩评价考核制度。具体而言:建构兼顾所有学科教师合法权益,包容每个教师的长处与短处,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过程育人等多元育人元素融入教师业绩岗位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多元主体以协商民主的方式参与教师业绩评价考核制度的建构,并提高教师的话语权;建立考试科目和非考试科目分类评价的制度,确保任教非考试通识类课程的教师不受评价考核制度歧视;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做好整体规划,建构高中和高校协同评价考核机制。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7-09-2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7-09-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9065.htm,2014-09-14.

[4] 王柏玲.教师“偏科”比学生更严重:“缺乏通识”严重阻遏教学水平提升[N].文汇报,2011-05-03.

[5]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EB/OL].[2017-09-21].http://www.zjedu.gov.cn/news/26772.html.

[6] 文东茅 刘玉波.高考改革何以“牵一发而动全身”[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19-20.

猜你喜欢
通识科目课程体系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考“新科目”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