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

2018-02-26 02:44杨柳爱
新课程(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结构化创设物理

杨柳爱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茅坪民族中学,贵州 遵义)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和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环境。通常情况下,教学情境很难自行产生,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给予引导、创造。就初中物理等理工类知识的学习而言,教学情境的价值尤为突出,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价值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与数学、化学被认为是理工类学习的基础,尽管这一时期的物理知识相对较少,但抽象化特征明显,尤其是电能、匀速运动等概念的学习,由于缺乏直接的参照对象,学生需要通过自行思考的方式尝试理解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也直接影响了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被知识内容吸引,较为成功的情境创设还能直接实现知识的隐性传递,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知识内容前掌握其入门内容。如匀速运动概念,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视频,选取火车、卫星等作为目标展示匀速运动的基本原则,创设多媒体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提升其学习兴趣,也实现了知识的初步传递,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

现代教育界一般将物理学知识分为三大类,即结构化知识、半结构化知识和非结构化知识,结构化知识包括各类公式、概念等,半结构化知识主要指大量融合在一起的、存在相关性的知识,非结构化知识是指当前阶段尚无法准确定义、有待研究的知识。初中阶段的知识以第一类为主,这些知识总体而言较为晦涩难懂,在情境创设的模式下,教师可以将其加工为碎片化知识,如“摩擦力”可以融合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变得容易理解,知识结构得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够得到保证。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

1.讨论法

讨论法是目前最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该方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设置若干问题,引起学生的广泛讨论,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情境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该方式的适用性最高,也最容易被创设出来,假定教师的教学内容为“加速度”,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小段电影片段,选取汽车加速、飞机起飞等环节给予展示,并设置问题“汽车为什么越来越快,飞机为什么越飞越快?”等,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8人,以小组为中心展开讨论,3~5分钟后,选出若干代表就问题发表看法,学生在没有接触到加速度知识系统的情况下,往往难以给出正确答案,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总结后,给出“加速度”的基本理论,之后进入教学环节,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效果往往更理想。应用讨论法进行情境创设时,需要注意问题数目不宜超过2个,以免学生思维混乱、知识杂糅。

2.生活引导法

生活引导是一种典型的情境创设方法,由于初中物理学知识与生活有很大相关性,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的各类元素作为引导,学生也能够快速地将知识和生活行为联系起来,加快理解速度和效果。如课堂教学内容为“电阻、电压、电流”的关系,可以选取电池作为对象,引入“一节旧电池和一节新电池同时使用,耗电量更大”等理论,将“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阻增加、电流减小”等知识渗透给学生,即便学生对电池工作原理不够了解,也能直观地通过生活现象理解电力原理。生活引导的应用需要注意所选内容的通用性,即无论讲解的是何种知识,都要保证引入的生活现象是常见的、多见的,才能保证情境创设的效果。

3.错误延伸法

错误延伸法是指通过给出某一个错误理论引起学生的探讨,进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该方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相对不够广泛,但能够更直接地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如教师的教学内容为“空气阻力”,可以引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理论,给出“铁球和羽毛可以同时着地”说法,在非真空环境下,羽毛和铁球是不可能同时着地的,通过这一错误理论,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直接激发,教学情境得到创设,教师再引入“空气阻力”概念,即可较好地完成教学。应用该方法需要注意错误理论的选取,以免误导学生。

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获取了相关理论内容。物理学是典型的理工类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创设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教学的成效。后续工作中,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正视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应用讨论法、生活引导法、错误延伸法等实现情境创设,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课堂中,提升其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结构化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