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市郑集小学 王玉生
怎样才能实现满意课堂呢?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点燃孩子的情感火花,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
1.创设自由气氛,营造“快乐课堂”。如教学《莫高窟》一文时,为了能让学生体会莫高窟的奇伟与壮丽,我播放一首轻柔的乐曲,再配上范文阅读,让学生自由地去想象,不一会儿,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发言:“我感受到了莫高窟中飞天的造型多样”“我好像已来到了莫高窟”等,他们在这种宽松的氛围内自由地发展想象,积极地去探索,文本内容就在这想象里潜移默化地被吸收了。
2.发挥榜样作用,感受“快乐课堂”。如教学《青蛙看海》一课,为了达到让学生充分领悟青蛙看海的愿望这一教学目的,我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后,提出:“谁愿意上台来进行课本剧表演?”在我的鼓励下,杨国梅同学走上讲台进行了表演,我给予了肯定与表扬。同学们在她的带动下,个个愿意上台表演,而且很投入。就这样,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青蛙看海的心理起伏变化,也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都沉浸在文本之中。
1.展示自我,充满激情。“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我。如在教《第一次抱母亲》这课时,我把“舞台”充分让给学生,他们了解文本内容后,我出示了一道习题:“用我们的行动来报答母亲”。几天之后,我经过电话回访,大部分家长都说:“孩子这几天变了,变听话了,能做家务事了,孝顺了。”
2.创设情境,升华情感。教学中“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这课时,我介绍了大量因毒品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案件展开讨论。小学生应该怎样面对毒品?能不能吸烟……课堂气氛非常的热烈,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我带着大家一起宣誓:热爱生命,拒绝毒品,永不吸烟,使学生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了升华。
总之,教师只有转变观点,改进教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悟、去探讨,注重激发兴趣、体验情感,就一定能打造出满意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