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志利
盲生由于丧失视觉功能,获取课外知识的渠道比明眼人少,主要通过听觉、触觉、感知觉等完成。盲文是表音文字,盲生在阅读时必须依赖上下文猜测词的读音与含义,阅读速度低;加之盲文课外读物少,会导致盲生知识面窄,在学习上会出现一些困难,对抽象的字、词理解不够透彻,尤其在写日记或作文时表现最为明显。听书是帮助盲生获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策略。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如何让盲生爱上听书呢?笔者从以下三个层面开展了实践探索。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盲生如果对听书有了兴趣,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从而爱上听书。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只要一听到老师说讲故事,同学们就会昂着头,挺着胸,竖起耳朵,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就连平时调皮的孩子,这时候的注意力也会马上集中起来。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戛然而止,并告诉孩子:欲知后事如何?请自行听书。然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目,并确定听书主题和制订听书计划,每周或每月举行一次听书沙龙,把自己的听书心得进行分享。听书活动还可以提升盲生的文化积淀,拓宽视野,带来更多生活的感悟。
在阅读优秀的作品后,师生间、盲生间应该彼此推荐、分享,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他们在分享、品味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作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艺术情操。
所有的盲生都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行对盲生有极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应经常跟盲生谈谈自己课外阅读的书籍,以及对书中人物的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就使盲生学有榜样,大大减轻畏难情绪,从而去大胆尝试、大胆实践。
摘抄就是在听或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时,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选抄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主要是为了积累好的词汇、句子或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朱熹在《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中讲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对盲生来说,还要“手到”,以手代目感受文章的跌宕起伏。而这“手到”的另一层意思自然就是做读书笔记,这也是对“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一种践行。经过日积月累的摘抄,盲生的词汇量会逐步增加,语言能力日益提高,进而克服自身生理缺陷,最大限度地弥补因失明造成的知识匮乏。
靶向听书就是带着问题精准地去听书,这是一种富有成效的阅读策略。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再让盲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听书;或是盲生在听书过程中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认真思考,养成良好的听书习惯。靶向听书法更加强调盲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主动思考,体现阅读的主体性。
拓展听书就是根据盲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求,有选择地去听相关联的文章,帮助盲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或扩充课外知识。如学习了《少年闰土》一课,为让盲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鲁迅的作品特点,以及他笔下人物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对旧思想旧文化的斗争,可以推荐盲生有目的地听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中的小说等。
盲生喜欢被表扬。在听书过程中,教师的及时表扬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听书兴趣,对于没被表扬到的同学来讲,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激励他们努力听书,争取得到表扬。在老师的鼓励中,盲生会建立自信,产生更强的成就感,更积极地主动听书。
根据月初盲生报给教师的听书篇目,教师按照听书进度,每个月末进行一次讲故事比赛,要求盲生把自己听的书讲给大家听,并评选出“故事大王”。盲生把听到的内容在大脑中加工、汇总、分析,再转化成口语表述出来。在此过程中,盲生的词汇量会迅速增加,为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展示活动可激发盲生的竞争意识,班级会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的听书氛围。
对于不爱听书的盲生,我们建立了“一帮一”制度。一个爱听书的盲生带一个不爱听书的盲生,让他们共同商量听一本书。爱听书的盲生随时检查督促另一个盲生的听书情况,还充当小老师对他进行辅导,逐步培养他的听书兴趣。
听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盲生大部分都在寄宿制学校读书,没有家长的陪伴监督,好习惯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教师在班级中要经常鼓励喜欢听书的盲生,并要求大家以之为榜样,带动更多的盲生。在实践中,我们还要经常举行听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示优秀的摘录笔记等活动,进行听书检查、评比,营造听书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朴永鑫.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盲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钱志亮.盲校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