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强
在普通高校,大学生拥有相同的运动资源条件,但在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表现上,出现明显的群体特征,有的群体处于边缘孤立状态,从不参加体育活动,有的又极度活跃,超过正常的运动量,有的能够理性坚持,遵循个人制定的计划进行运动锻炼,有的又缺乏运动意识,经常被动参与。高校体育活动分层形态明显,分层不均衡特征明显,学生体育成层特征突出,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种常态,也是高校大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培养的制约瓶颈。学生体育活动分层属于教育分层,而教育分层需要遵循社会分层理论,研究学生体育活动分层必须研究社会分层理论和规律,因此,要探寻大学生体育分层成层机制,必须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剖析,多角度全方位对影响大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高校大学生是区别于普通社会人群的一类人,群体表现出在年龄、资源、学习任务、思维认知、智商发育水平具有相似的一面,但因为生源地域、教育背景、家庭成员、社区环境的差异性,导致大学生个人身体、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个体的差异,延伸到体育综合素质上,也出现明显的不同,并通过社会体育活动现象,表现的异常明显。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中的分层,可以借鉴体育人口的标准进行划分。
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1]。结合体育人口标准,大学生体育分层大致分为五级:
表1 大学生体育活动分层情况
图一大学生体育分层
参与体育活动是意识指引和身体行动的统一,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受到认知、情感、行为意象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动机、体育意识是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动力,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和成长环境,都会正面或侧面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产生影响,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就是社会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教育综合影响的结果。大学生处于体育活动分层中的哪一个等级,主要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思维意识、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
2.1 个人思维意识因素
体育锻炼意识是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育能力培养的本质驱动,体育意识作用于体育与人,自觉反映了体育活动和人的关系。体育锻炼意识的强弱对参与体育运动有着促进和阻碍的作用,体育锻炼意识强,参与体育运动的愿意更加强烈些;体育锻炼意识弱,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就弱一些。[2]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形态决定了体育态度,一般认为,一个人的态度与其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对于以动作技能教学为主的体育课堂,学生的身体素质等不到明显的提高,这就要求学生本身需要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运用课堂所学的动作技术进行身体锻炼。
2.2 个人体育能力结构因素
个人具备体育能力结构,最主要的是体现的竞技水平和体育活动中的角色。良好的体育能力结构,可以根据外在运动条件的变化,比如场地、项目、环境,熟练组织或运用所学的身体锻炼方法,并利用所学的体育知识、体育原理,制定科学计划,开具个人运动处方,掌握身体自我评价的方法,并对锻炼效果进行评估。个人体育能力结构是体育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在身体、智力、技术、知识领域的综合体现,大学生体育分层现象,本质还是个人体育能力的分层,因此,要想改变个体在体育分层中的级别,个人体育能力的提升就是突破口。
2.3 体育教育背景因素
2.3.1 学校体育
大学生的体育课堂,贯穿幼儿园至大学,在其每个成长阶段,因为个人知识、认知、价值观的改变,对体育的认识会有所不同。学校体育,是大学生接受最具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的体育培养体系,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德智体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在校学生,身心发育处于关键时期,体育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再次,学生阶段是生活习惯和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体育知识的掌握与体育习惯的养成,将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体育遵循儿童青少年发育成长的基本规律,并根据教学规律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地知道学生;课余体育同课堂教学一起构成体育活动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标。
2.3.2 家庭体育干预因素
家庭体育干预在大学生体育分层的成型机制中,是原始的因素,家庭体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家庭体育干预在培养体育综合素质上,有研究表明,父母是运动员,孩子的运动遗传基因就会大于普通人,也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孩子接受的体育教育也会比别人多。国外有研究表明,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频率与父母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频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父母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锻炼,其孩子也会经常或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父母经常参与哪项体育活动锻炼 ,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参与哪项体育活动的锻炼,父母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锻炼对孩子选择体育活动锻炼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且孩子从小参与社会化体育锻炼对其本身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3]。
2.3.3 校园体育环境因素
近些年,随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国家高校普遍进行扩招,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每年增加,随之而来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学生人均面积及体育活动资金问题,体育活动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体育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学校体育运动环境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情,在学校里,一个人进行着长期运动锻炼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因为没有多人的陪伴,只有极少数人进行着个人的训练和运动,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太影响。如果有多人进行着体育活动,那么就会形成体育运动的风气和气氛,吸引着更多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通过运动,学生们的心情也会得到愉悦,不仅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因此,学校良好的体育锻炼气氛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是学生体育锻炼的物质保障,其对体育锻炼也影响巨大[4]。
大学生体育活动分层,归根结底是大学生不同的体育综合素质决定,在培养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上,高校要秉持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将体育教育的发展结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建立校园——家庭一体化的体育教育体系。
3.1 注重体育教育的改革
在学校体育目标的确定上应做到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相结合、增强体质与促进全面发展结合、学生时代体育与社会体育及终身体育结合,坚持实施有效的接受式学习与学生个人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在体育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要坚持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统一,坚持将提高身体素质与发展体育思维意识、多样目标和重点目标统一。应从学校体育课程特点出发,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考虑到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历史性、渐进性和复杂性,逐步向素质教育“靠拢”,直至建立起一个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
3.2 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管控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技术技能及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发挥个人专长。首先,过程管控。课外体育活动要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根据体育课程资料和教学目标严格执行,防止安全事故和安全问题的发生,对执行情况可采用汇报制或巡查制。其次,效果管控。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进行体育综合素质培养效果具体评测,其反映课外活动在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程度。最后,成绩管控。学生在课外参加体育活动时,结合该项目的进度表,严格查看学生考勤记录和学生最终完成情况,全面分析课外体育活动在大学体育成绩评价中的占比,完成较好的同学可获得体育加分。
3.3 设置合格的体育教学模式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又不被传统所束缚。首先,根据学生兴趣,对运动进行分组。要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力,关注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是这次教育改革的主要精神。其次,根据学生爱好和能力进行分组。由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各不相同,如果有的学生并不喜欢该项运动,那么可以进入基础组,学生只需学习简单的基本技术就可以通过考核。有一点兴趣的学生可进入提高组,加深学习的深度。
大学生体育活动分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学生不可能永远属于一个级别,当大学生的体育结构体系出现改变,就会转变为另一个层级。高校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应该从学生出发,看看现有的教学模式和体育环境能否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其次也要从政策上加大对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激励,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充分体现高校体育发展在培育人才的价值。
[1] 童金茂.北京奥运会对龙岩市社区体育发展影响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405-406.
[2][4] 徐鹏.对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4-96.
[3] 李彬彬,符明秋.家庭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研究进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