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帅
摘 要:在养鸡生产中,雏鸡饲养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做好育雏工作,既可保证雏鸡生长发育和成活率,也能够确保雏鸡生产性能。笔者结合雏鸡生理特点,总结了雏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养殖户参阅
关键词:雏鸡;育雏环境;饲养管理;疫病防控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1.雏鸡畏寒畏热,刚出生的雏鸡被绒毛包裹,以致自身的抗寒能力较差,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便会加快散热速度,此时雏鸡便会全身发冷。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由于雏鸡缺乏汗腺,无法有效排汗,此时雏鸡也会感到身体不适。为此,养育雏鸡时应掌握适宜温度,不可偏高也不能过低。
2.雏鸡的胃肠容积较小,且生长发育较快,雏鸡的胃肠容积较小,以致无法有效消化食物,且其也具备生长发育较快的特点。
3.雛鸡比较稚嫩,且抵抗能力较差,雏鸡的体格弱小,对疾病没有抵抗能力,因此养育时应精心护理。
二、 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前的准备在育雏前一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彻底消毒,用百毒杀、120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三、 雏鸡良好生长环境的营造
1.适宜的温湿度
(1)出壳的第一天温度要保持在34~35℃,第一周温度要求在 32~35℃,第二周 30~32℃,以后每周递降 2℃,直至室温18-20℃脱温。日夜温差不应超过2℃,切忌忽高忽低。温度适宜,雏鸡均匀分布在育雏舍内,饮水采食均良好,安静睡眠无异常现象。如温度低时,雏鸡都靠近热源,聚堆,容易挤压死亡。若温度过高,雏鸡出现张口喘,呼吸数加快,远离热源,饮水增多。
(2)雏鸡对舍内湿度要求,1~10日龄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5%~70%。10日龄以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湿度过低,体内水分会大量蒸发,绒毛发干,尘土和绒毛飞扬漂浮在空气中,雏鸡易患呼吸道病。湿度过高,不利于卵黄吸收,而用于细菌、霉菌和寄生虫的滋生及感染发病。忽高忽低都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
2.保持适宜光照和正常通风
(1)对鸡舍内光照强度的选择,应根据所养肉鸡的品种和养殖生产实际来合理控制。一般情况下,在1日龄保持在24 h,2~3日龄保持在23 h,在3日龄以后一般保持在23 h光照,为了防止突然停电导致的黑暗引起炸群,可在养殖过程中,适当停电几次,使鸡群适应突然停电导致的黑暗状态。
(2)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在于经常保持育雏舍内的空气新鲜,雏鸡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通过呼吸排除二氧化碳,且雏鸡粪便中也会存在部分未经消化的营养物质,因微生物的分解而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气体,当这些气体过多时,则会严重影响雏鸡的正常生长及发育。为此在育雏过程中应加强通风工作,及时引入舍外的新鲜空气,以充分改善育雏舍的空气环境。但通风与保温又十分矛盾,比如寒冷季节应尽量控制通风,平衡好通风与保温工作,以便为雏鸡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
3.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能给雏鸡提供均等饮水、吃料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均匀度,还可预防雏鸡啄肛、啄羽等癖的发生。密度过大,会造成相互拥挤,空气污浊,采食、饮水不均匀等情况,导致生长受阻及疾病的传播;密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利用有效面积,造成浪费。
四、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1.确保环境卫生干净。育雏用的垫料要勤换,粪便应及时清理,第10天左右开始第一次清粪,一般每隔5d清一次。可视季节、鸡数、温度、粪便气味随时而定,以保持舍内清洁、无氨味、无臭味为目的,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适合雏鸡的生长发育。清粪后先用清水冲洗地面,再用3%烧碱水拖地或用消毒药喷雾消毒处理。
2.饮水与饲喂管理。一方面,幼雏饮水最好用温开水,饮水的温度与舍温基本一致,对于长途运输或存放过长的雏鸡,应该在饮水中添加5%的白糖、补液盐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抗生素,饮水器每天清洗1~2次,水要保持清洁,定时更换,育雏期内,每只雏鸡最好有2 cm的饮水位置,不要断水。另一方面,雏鸡运到育雏室休息片刻后先饮水,饮水后2~3 h开食,出壳后到开食一般不要超过36 h。饲喂雏鸡时,提倡饲喂颗粒料,开始喂破碎料,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围栏内的塑料布上或饲料盘中,让小鸡自由采食,并引诱雏鸡尽快地都能吃上饲料,个别不会采食的小鸡,可以人工帮助喂料,并少给勤添以刺激食欲,最初几天内,昼夜每隔3 h喂1次,以后夜间不喂,白天每4 h喂一次,为了便于雏鸡采食,在饲喂干粉料时饲料中应加入30%的饮水,拌匀后饲料捏起来成团,撒下去能散开即可,这样饲料中的粉面能粘在粒状饲料上,便于雏鸡采食,每天必须准确记录雏鸡的食量,以便随时了解鸡群的发育情况。
3.适时断喙。断喙是为了防止雏鸡啄肛、啄羽等恶癖,恶癖一旦发生,鸡群骚乱不安,淘汰率增高。通常采取雏鸡断喙预防鸡啄癖发生,雏鸡断喙工作一般在10日龄左右进行,用电烙将鸡喙上缘烙切1/2,下缘烙切1/3即可。在断喙前2d至断喙后3d要补喂Vc、Vk和电解多维,以减少应激和防止出血。
五、疫病防控
1.预防性用药。根据当地的疫病发生的规律,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物,用药时间可采取连续用5d,停一周,再进行一次用药,然后间隔一段时间进入下一次循环,每次用药可选择同类型、不同品种的药物,以防其产生耐药性。
2.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根据种鸡场建议的免疫程序进行。1日龄在孵化场或种鸡场即接种了马立克氏病疫苗,7~9d产生免疫。在未产生免疫之前要防止马立克氏病病毒早期感染,故需认真隔度饲养15d。其他疫苗接种可根据当地的疫情和鸡场要求的免疫程度进行。
3.坚持全进全出制。全进全出制就是同一间鸡舍里的鸡在同一天转进来,在同一天转出去,转出去之后对鸡舍进行彻底卫生清理和消毒,然后再进下一批鸡。同一天转入的是相同品种和相同日龄的雏鸡,在饲喂的饲料和免疫的流程等方面也是一样的。采取全进全出能够减少鸡病传播的几率,提高鸡群的健康程度,避免鸡群交叉感染,降低疫病风险。
参考文献:
[1]周英.对雏鸡饲养管理技术的初探[J].中兽医学杂志,2015,(8):96.
[2]吴光宇, 王永厚, 马晓萍. 蛋鸡雏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