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岩 赵秉峰
摘 要: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探索将是一项长远而细致的工作。农村文化是与城镇文化相对的一种文化,它建立在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础之上,其文化主体是农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社区建设。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的乡土性弱化、城镇文化冲击带来的传统的消亡、农民流动带来的文化价值观的偏移、文化引导力度不足带来的文化多样性的流失以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缺乏带来的文化管理的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对此,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尝试走乡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科技培训与人才引进相结合、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多样性相结合、党政领导和农民自主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现实困境;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9 — 0138 — 03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和政策保障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差异越来越为进步的中国人所关注,西学东渐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文化,到政治制度的模仿,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肯定了“乡村城市化”的发展目标。西方社会也在一次次的考察中,把中国称之为“乡土中国”。那么,农村城市化如何实现?农村文化是否要转变为城镇文化?
(一)農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20世纪20—30年代,著名乡村建设者晏阳初和梁漱溟分别从农村治病和农村自治的角度,提出了农村建设理论,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
晏阳初是平民教育者,他曾在香港、美国等地学习政治经济,通过中西文化对比,他找到了中国“事事不如人”的根本原因——中国的人,具体的说是中国的平民,其中农民占绝大多数。由此,他提出了“民族再造”的思想,主张从中国农民的“愚、贫、弱、私”四大弊病入手,进行农村的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个方面的建设。1926年,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他为农村建设开出的药方是“除文盲,做新民”,他主张“博士下乡”,用文艺教育来治疗愚昧,用生计教育来治疗贫穷,用卫生教育来治疗体弱,用公民教育来治疗自私。
梁漱溟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大儒,他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的建设,是中国建设的根基。“一句话,只有农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1〕为此,他从创造新文化着手,进行农村救济工作。他认为,中国的文化多半来自于乡村,中国的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成立乡村组织,培养农民自觉。1931年,梁漱溟在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的支持下,于邹平县成立了乡村建设研究院,这个机构既是民众教育结构,又是政府组织。他试图把知识分子和乡村居民打造成一股力量,他强调文化改良而不是制度革命。梁漱溟在《中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反对照搬西方文化,他提倡以儒学的郑重态度,结合西方的先进的科技,开阔农民的眼界,提高农村的生产水平,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
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是中国早期农村建设的有益尝试,他们都看到了农村、农民、农业是农村振兴的根本,而农村文化建设则需从农村改革、农民自主、农业进步三者出发,进行不断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保障
20世纪50年代,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其中包含了农业发展纲要的通过和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改革开放以后,从1982年至1986年,国家连续五年关注“三农”问题,提倡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1996年,国家领导提出农村干部队伍培养的新要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创建文明村镇等目标。国家对农村建设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着重解决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从本世界初开始,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中,提出“城乡统筹”的发展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六个目标、五项原则、三大部署。涵盖了农村经济体制、现代农业建设、农民人均收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对农村的体制和政策、土地承包的年限和人才的培养作了细致的指导。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农村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灵魂,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流动的增加、城镇文化的冲击、民族化与世界化的融合都对农村文化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困难重重,有经济层面的原因,也有文化大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农村文化主体——农民的变迁,促使农村文化发生变革。
(一)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的乡土性弱化
什么是乡土性?社会学家费孝通首先肯定了乡土性的存在,他在《乡土中国》中开篇就说:“中国社会的基层就是乡土性的。”〔2〕他对大众把乡土的“土”理解为土气,并不否认,他进一步解释,“土气”就是土地之气。费孝通把来自土地的乡村文化概括为“五谷文化”,它具有自给自足、差序格局等特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传统农村自己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被打破,差序格局实现了现代转型,农村文化的物质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传统的农村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乡土性的弱化不可避免。
(二)城镇文化冲击带来的传统的消亡
城镇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差异,表现为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决定了城乡两种文化矛盾的对峙。如何去应对这两种文化的差异?是选择其中一种,还是选择两种文化的融合,这依然是实践中的问题。城镇文化的发展以大众传媒来影响农村文化,从广播、电视到电脑、电话的普及,城镇文化以爆炸式的方式冲击着广大农民的视野和观念,导致许多农民忽视了传统的保护,很多民俗、民间艺术失去传承,一些极具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缺乏适当的保护。传统文化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让位和消亡。
(三)农民流动带来的文化价值观的偏移
农民流动是现代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农民流动,农民的文化价值观出现了偏移,婚姻、家庭观念淡薄,生活方式城市化严重。表现为中国式离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增多。中国式离婚是城乡二元分割造成的城市的绝对诱惑的产物,农民进城务工,却难以实现夫妻同时迁移,城市务工者对农村留守者的制度优越,最终导致夫妻离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离婚率不断增高,2003年农村离婚率接近于全国平均离婚率,2004年达到2.48‰。〔3〕留守儿童是由于城市生活艰难及城市学校对外来者的排斥造成的,进城务工的父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的社会现象。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第1期报告显示,在重要劳动力输出县区,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50%—60%。〔3〕空巢老人,是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子女离乡等共同造成的社会现象。据民政部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农村的空巢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3〕
(四)文化引导力度不足带来的文化多样性的流失
我国区域的广阔性,造就了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音乐、舞蹈、戏曲、诗歌、传说、信仰等方面,音乐舞蹈有北方的秧歌、南方的花灯,戏曲有北方的河北梆子、秦腔和南方的粤剧、越剧、绍剧、黄梅戏、豫剧等,还有曲艺、说唱、相声、滑稽戏等,云贵地区的傩戏,历史久远,已成为重要的信仰民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一味的追求商品生产,暴露了文化引导力度的不足,许多丰富的音乐、舞蹈、传说、信仰等文化形式难以为继。直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提出以后,这种状况才有所转变。
(五)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缺乏带来的文化管理的不健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健的做好城乡统筹工作。其中,“管理民主”依靠的是农民。村民组织是党领导人民的最基层组织,同时也是培养团体意识、促进农民自主的重要组织机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的不足,阻碍了村民组织的形成,进而减弱了党对农民的文化领导和文化宣传。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可以从保护农村文化的特色、培养农民自主参与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乡土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乡土性的根本是土地。土地生产依靠自然条件和人的努力。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的就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运用,如墨子的尚力,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随着西方科技的普遍传播,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汲取西方科学思维、技术理性、分析精神,实现乡土性的现代转型,即与发展性相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和差序格局虽然被破坏了,农业现代化却为乡土性的新发展寻找到一条有益的途径。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后劲、农民收入和农村改革问题。尤其是近些年,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美国奖励农民技术创新,我国也提倡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农民的收入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上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就不再是绝对诱惑,这样农村的伦理文化和生态文化就会全面建立起来。
除此之外,乡土性属于地方性知识,它不具有普适性,它只是对地方性的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因而,我们可以从生态保护、医疗保健、乡土教育等方面出发,兴修水利、建造梯田,发掘土方、验方、民族疗法等乡土医药知识,从知情意出发理解乡土的自然与人文。〔4〕
(二)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
农村文化由传统的农业发展转向城市工业化,恰恰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中,我们选择了农村城市化的实践。充分发挥民俗和宗族文化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保护,对传统的村落、古老的建筑进行维护和宣传。针对当前城市人进农村的社会现象,发展农村文化旅游开发,大利弘扬非物质文化,将古老的建筑与文化结合宣传,同时进行文化创意,经营休闲农场、农业庄园,制造中国结、草编工艺品等。这样传统的文化遗产不但得到了宣传,还可以进一步得到维护。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日本的乡村文化保护、乡村博物馆和政府资助的古老民居的开发。
(三)科技培训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对农民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科技培训,另一方面还要以人才引进为补充。科技培训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人才引进则是避免出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管理不足。关于农民科技培训问题,国外的经验可资借鉴。韩、法两国非常重视农民的培训,兴办了许多农民技术学校,提高农业技术的同时,也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更新了农民的观念。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注意文化“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努力吸引人,留住人。〔5〕这样,农民的流动就会趋向正规化,从而降低农村离婚率,减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实施。
(四)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多样性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含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农村文化建设中,以培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着眼点,以促进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新为标准,对多样性的农村文化进行把关,实现农民文化健康的表现和交流,从而最终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实现农村文化的和谐发展。德国的乡村文化和谐活动做的最好,一个小镇平均每年的文化活动高达50多次。
(五)党政领导和农民自主相结合
农民自主主要通过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来实现党对文化的领导和宣传。韩国在振奋民族精神的新农村运动中,建设了村民会馆,体现国家意志和文化价值观。印度也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专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我们可以参考这些成功经验,在农村文化建設持续的宣传和交流过程中,突出农民为本的思想,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充分把传统的“民安邦定”与现代的主体参与、主体自觉结合起来,实现党政领导和农民自主的有机统一。
〔参 考 文 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09.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
〔3〕徐杰舜,许宪隆.人类学与乡土中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84,91,99.
〔4〕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J〕.光明日报,2018-07-17.
〔5〕任超,何仁伟.乡村文化的困境、传承与未来——基于乡村文化研究综述〔J〕.荆楚学刊,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