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摘 要: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长效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高校机关党组织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沟通联系机制、服务工作机制、考评奖惩机制、监督约束机制、领导与投入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才能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奠定基础,提供契机。
关键词:高校;服务型;机关党组织;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10 — 0044 — 03
“三型”政党的建设中,学习是基础、创新是动力、服务是关键。党的十八大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任务的丰富和延展,也是党的建设落实到具体目标上的体现。提升组织力的关键在于团结服务好群众,只有坚持根本宗旨不动摇才能获得强大旺盛的组织力。因此,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然要作为当前基层组织工作的重点来抓好推进落实。
对于高校而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在承担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基本任务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建设学习型和创新型党組织的基础工程,是党在新形势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既是政治责任,也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实践需要,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的重要性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服务”二字,对于高校而言,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党在高校的政治领导和思想引领的重要工作,其核心是服务广大师生党员和群众。高校机关涵盖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是高校党委行政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参与及执行者,不仅承担着贯彻办学理念、实现办学目标、落实工作思路等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高校领导层与基层单位、校领导与师生员工间的重要桥梁纽带。高校机关的工作效能与工作作风对于高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乃至高校的科学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管理与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管理与办学水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办学形势不断变化、办学规模持续扩张、办学形式与层次日益复杂、内部改革不断深化,这些转变下,传统的管理型机关已经无法很好适应高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高校机关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高校机关党组织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概括而言,高校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的必然需要,是落实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推动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手段。落实到高校办学现实意义上,通过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将有力促进和保障高校机关各部门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效能,实现机关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确保各条线工作高效运作,从而有力解决事关高校改革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对高校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长效机制的构建,则能确保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持续深化、长期有效。
二、高校构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建议
要确保高校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出特色、建出成效并形成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通过构建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机制来实现保障,笔者从领导机制与投入机制、常态化教育学习机制、多渠道联系服务机制、科学化考评奖惩机制、多元化监督约束机制及多元化社会参与机制方面试做论述。
(一)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与投入机制,切实强化服务保障
强有力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长效推进、取得实效的关键保障。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经费投入机制等措施,切实强化对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工作部署、工作推进和投入保障。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体制。要将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长效机制工作列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服务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精力到位。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各委员并建立健全议事制度,党组织书记是机关党组织服务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组织开展服务工作研究,结合部门实际分析服务需求与重点,研究服务工作思路与载体建设,推动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是构建部门联动机制。高校机关可谓是高校运行中枢,涵盖多个条线职能部门。作为机关党组织,其工作成效直接关乎着职能部门的功能发挥。机关党组织要切实发挥其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引导推动各职能部门构建合作联动机制,加强协同配合,推进思政教育、专业教学、学生辅导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后勤服务保障等各条线工作齐头并进,有效提升服务高校整体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推动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长效化,要重视完善固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从而保障培养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开展服务工作、落实服务奖惩等各项制度的落地。党组织工作经费要纳入高校年度预算,要就服务群众工作经费制定专项计划,确保专项列支。要加大对服务群众工作的各类资源和设施的建设和统筹,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保障。
(二)建立健全常态化教育学习机制,切实提升服务素质
建成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好、服务意识强的优质党员队伍,是确保党组织服务能力长效性的重要基础。必须将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长效机制和培养高素质党员教育干部队伍统筹起来考虑,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党员教育学习机制,实现对党员的常态化、深入化的思想教育。
一是建立政治素质提升机制。结合党员干部思想实际,落实固有的各级各类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制度,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习研讨,举办理论辅导(研讨)班、专题讲座、征文等多种教育学习形式,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建立党员服务意识,使群众理念真正融入工作常态,夯实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基础。
二是建立岗位业务提升机制。整合可利用的培训资源,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加强党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开阔党员同志的视野,充实、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岗位技能和工作能力。通过建立和落实党员业务服务调研制度,进一步提升岗位服务的实效性。重视培育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打造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高素质党员队伍,使党组织的服务能力长效可行。
三是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将群众需求和自身服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党员干部结合自身专业和岗位实际,有机组建各类服务团队,如志愿服务团队、科技服务团队、信息化服务团队、就业服务团队等,针对性开展服务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倡议和吸引具相关专业背景和能力的党员同志补充到服务团队中,切实提升服务实效和影响力。
(三)建立健全多渠道联系服务机制,有效提升服务实效
把保持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方式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密切联系群众的经常性和全面性,是确保党组织服务能力长效性的重要依托。要通过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密切联系沟通群众机制,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从而深入掌握群众实际、工作实际,为服务群众打好前站。
一是建立党员干部结对联系群众机制。实现党员一对一直接联系群众全覆盖,通过党组织共建、部门与教研室、班级共建、党员与教师、学生结对党员帮扶困难师生等形式,建立起党员干部与结对群众之间的稳定联系,有效畅通和拓宽民情民意沟通反映渠道,有效提升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定期调研制度。组织党组织内机关部门周期性深入条线二级单位开展工作调研,帮助指导工作思路、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广泛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建议,从而確保工作开展、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信息化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载体的优势功能,长效推进高校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利用微信、微博、QQ群、网站留言板等新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覆盖面更广泛的服务网络,实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全天候、零距离,提升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四)建立健全科学化考评奖惩机制,有效提升服务自觉
把服务群众工作实绩作为党员干部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以服务群众工作为重点完善考核评估、奖惩激励等配套制度,是确保党组织服务能力长效性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建立客观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形成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积极性的动力机制,确保服务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一是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从对党员考核的层面来说,要结合党员岗位特征和实际工作需要,对指标体系、评分标准、分值等加以分类细化,做到因人施策、分类考评,从而有效促进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岗位建功;从对机关党组织考核的层面来说,因为机关党组织涵盖的各职能部门职责各有不同,需要根据部门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针对性设置指标体系和量化分值,突出对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实绩的考评,从而促进机关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整体发挥、有效发挥。在考核方式上,健全上级组织考核、党组织评议和群众评价的考评体系,将群众服务对象纳入考核评价主体,明确群众评价的操作方式和比例权重;要坚持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以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要严格兑现考核奖惩,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将其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性作用。
二是完善配套的奖惩激励机制。坚持考核评价与奖励惩处相挂钩,综合运用考评结果,选树优秀典型,对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和党组织加以公开表彰并给予奖励,并与干部选任、评奖评优等利益相关的方面实现挂钩;对在服务工作中不合格党员,对服务工作中落后的、起反作用的现象明确督促惩治规定,对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落实责任追究。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奖优罚劣机制,形成党员和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正确导向,形成先进带后进的良好局面,激发党员和机关部门联系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五)建立健全多元化监督约束机制,有效推动服务落实
依靠党员干部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宗旨意识来确保其服务工作长效化、高效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要有效保障党组织服务能力长效性,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监督约束机制,严格制度约束和群众监督,从而引导和监督党员干部回归联系服务群众的本质。
一是落实组织监督与考核。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直接监督,建立服务群众监督工作责任制,抓好党员服务工作的督办,使责任和问责公开化;严格落实考核评价与检查制度;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将服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发挥好党员相互间的监督促进作用;有效落实党员谈心、汇报制度,经常性听取党员干部思想汇报与服务群众工作的情况汇报。机关党组织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服务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监督与考评。
二是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健全和完善党内外情况反映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等,通过设立领导接待日、设置意见邮箱等,为群众监督提供便利的反映渠道。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组织服务对象对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工作开展评价。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微博、微信、QQ、邮箱等沟通载体,逐步建立服务群众网上平台,提高监督反馈的时效性。健全相应的工作保障机制, 推动整改与反馈,使师生监督产生实效。
三是推行服务群众公开承诺制度。积极推动党员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和岗位工作内容,定期签订服务群众公开承诺书,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建立践诺督查机制,定期开展督查,确保每位党员强化自我约束、切实履职尽责、切实提高效能,真正把承诺落到实处。
(六)建立健全多元化社会参与机制,有效推进协同发展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校向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针对党组织无法解决的服务群众的问题,可通过推进构建多元、开放、协同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吸收各方社会力量和优质资源参与解决。通过组建各类平台与载体组织,促进学校广泛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推进党组织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党组织开展联盟共建,将相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优秀企业家吸引补充到服务队伍中发挥作用,以此增强党组织服务能力,使之更为长效可行,促进双方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发展。
三、结语
高校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是一项长期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通过构建以常态化的学习教育机制为基础、以多渠道联系服务机制为依托、以多样化服务工作机制为核心,以科学化考评奖惩机制为动力、以多元化监督约束机制为制约、以强有力领导机制与投入机制为保障、以多元化社会参与机制为补充的长效机制,必能有效确保高校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长效化,从而有效发挥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郑芳芳.构建高校机关服务型党组织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7,(06):52-55.
〔2〕李小倩.高校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才智,2015,(03):226.
〔3〕邹忠.高职院校创建服务型机关党支部的思考〔J〕.高校党建,2016,(07):94-96.
〔4〕童长江,杨忠科,张磊,张婵.高职院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鄂州职业大学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14,(10):05-11.
〔5〕宋新民.高校机关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