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忍丽
(咸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形成新动能,以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本文主要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解读社会主要矛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统一,以便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对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一个调整,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内涵和条件新变化的深刻把握和科学分析。在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上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因而,站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立场上,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思考并给出经济学意义上的解释,理论和实践意义均十分重要[3]。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需求的视角来看,首先是物质文化需要。这一层面需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不仅是范围扩大了,而且层次也提升了,即对于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可以理解为对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要。其次,在精神需求方面,人民已不满足于文化产品的需要,更多的是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的需要已超出了物质文化的范畴。基于此,对应的改革不仅涉及物质文化领域多层次、高质量的需要,还要涉及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扩范围”的需要,即对制度产品和政策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从供给的视角看,所谓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其实就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供给。首先是物质和文化领域,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失衡与产能过剩相交织,先进生产力与传统、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共存,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匀。具体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的失衡,更为严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失衡。其次是制度和政策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为:全社会法治化水平普遍不高,社会法制建设存在短板,文教娱乐建设相对滞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突出,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既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清晰地聚焦于发展的“不平衡”这一关键性问题,那么总体上把握现代化战略方针的主线,就必须顺理成章地紧扣以优化结构来化解矛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在“目标定向”与“问题导向”的引领下,深化供给侧改革和供给体系质量、效率的提高,化解复杂社会矛盾在制度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人文与生态结构等方面的不平衡。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5]。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迫切要求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过长期的改革和发展,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看,我国经济保持中速增长的潜力是存在的。需求方面,不论从不同阶层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还是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上看,或者中国经济发展的总水平来看,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从供给上看,中国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钢铁、煤炭、水泥及部分中低水平的生活用品产能过剩。要化解这些产能过剩需要通过市场来调节,必要时政府应给予合理的政策支持,解决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深化收入分配的改革,提高国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处理好国民收入、政府、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和居民部门之间发展失衡的矛盾以及在居民部门内部收入分配合理化的问题[6]。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是为了调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新时期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经济发展强调三个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这三者是高度统一的。最终的目的是确保效率的提升,确保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结构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地区结构以及需求结构的调整。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在控制通货膨胀上产生了效果。但是经济增长率出现了回落,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6%,比上一年的14.2%回落了4.6个百分点,回落的幅度远远高于2012年的1.6%(由2011年的9.3%回落为2012年的7.7%)。2011年下半年,国家对宏观需求刺激政策实施了“择机退出”,切实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即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下滑至8%以下,2012年到2017年分别为7.7%、7.7%、7.4%、6.9%、6.7%、6.9%,经济增长率趋于平稳[7]。摆在中国经济面前有两大难题:一是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二是要抑制住可能加剧的通货膨胀势。面对这样的困难,从需求管理方面看,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就必须刺激需求,必然会使通货膨胀加剧;若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抑制需求,那么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不能保持那么高。这实际上意味着多年总量需求管理与宏观经济目标难以吻合,深化改革供给管理来解决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难题迫在眉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适应新常态、克服经济新失衡、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等提出的。进入“新常态”,需求侧改革已经难以解决我国的结构性问题,贾康等[8]通过对需求管理侧“三驾马车”的分析,发现需求管理的局限以及经济增长侧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升的必然要求。在稳定宏观政策、精准产业政策、灵活微观政策、服务质量托底社会政策的基础上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的精准运算,才能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9]。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
随着我国去库存政策的持续发力,房地产去库存取得显著成效,三线城市效果最为明显;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实体杠杆率仅上升2.3个百分点,增速大幅度回落,资产和负债杠杆率分别回落8.4%和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和费用都同比下降0.2元左右;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业和农林渔业等基础设施投资加快[10]。截至2017年7月末,钢铁去产能进展顺利,“地条钢”依法取缔;煤炭去产能1.28亿t。2017年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2%。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生产成本继续下降。此外,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2017年1至8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道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8.2%、24.3%、24.1%、17.6%和16.1%[10]。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是长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要结合“十九大”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又要参考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三去一降一补”仍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对经济发展方式、要素投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今后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实践证明,我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曾经以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产出,实现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鼓励企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科技研发的投入,以创新为动力,企业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做到研发与实体经济相贴近,研发成果尽快在实体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创造国家品牌,做大做强我国的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以市场和政府协同的力量使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让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也让中国经济发展更好,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施绿色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共享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要注重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过去通过扩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出,实现高速增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和低效率企业盲目生产,短期拉动了地方的GDP,却造成生态的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存在的产能过剩,大多集中在这些“三高一低”的企业,若任其发展下去,我国的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所以要充分认识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要认识到绿色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面对传统产业,政府要灵活对待。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政府应妥善处理;属于商业类企业,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但政府适度解决下岗工人的生活问题。要鼓励技术进步,对传统产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经营效益。另一方面要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发展共享经济,私人资源借助互联网实现资源再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的使用和服务。共享经济的核心是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使用权比所有权更重要,使用者不试图占有资产,而要试图高频次、高效率地去利用和使用资产,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和效用。
一是去杠杆,重在控制金融风险。高杠杆蕴含着风险,但是风险不仅取决于杠杆有多高,还取决于债务的分布。如果是低效率的企业累积的债务越多,风险就会越高。近两年,监管层加大了控风险力度,效果显著,今后仍需继续强化金融的监管。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特别是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要补齐金融发展的短板,建设科技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体系和特惠型扶贫金融体系,以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金融支持。
二是去库存,主要是房地产的去库存。目前房地产去库存的长效机制仍有欠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上一轮房地产价格高速增长,为未来带来风险隐患。房地产去库存要“因城施策”,更要主动思考形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以便对症下药。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要考虑建立长效机制,包括金融体系的独立,房产税等制度的完善,同时推进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要素价格形成市场化。
三是去产能,经过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去产能仍需要做更大的努力。除环保标准、技术标准外,要多利用市场机制,少用行政手段,未来要不再形成过剩产能,则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从经济理论来讲,控制过剩产能的发展,就是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传统行业。另外,企业倒闭带来的工人失业问题需要有一整套更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来解决。
四是降成本,重点是为企业适当减税、调降社保缴费率等。社保降费既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时降低了企业成本,两方面都受益。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从结构性减税到大规模减税;放松政府管制,减少行政审批;减少垄断,促进市场自由竞争;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改进资源和基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有效控制基础成本等。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要形成降成本的长效机制,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制度基础。
五是补短板。补短板代表着新的投资。新的投资是要有需求的投资,所以补短板首先是要真正看清楚短板在哪里,也要进一步明确应该由政府还是市场来做。直接去补短板需要市场完成,政府要做的是改善市场环境,以便市场来更好地解决这些短板,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供给,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的基础条件。经过多年的改革,这些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城乡已具备,而现代化生活、生产应具备的航空、管道、信息、物流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山区还不尽如人意,既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影响着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需要强化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行业的改革,各级地方要根据各地实情,因地因行业实施改革,可以适度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其运营机制,扩大这些行业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供给,为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一臂之力。
21世纪初,我国也提出人才强国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特别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天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更多创新型人才。需要转变教育理念,给不同人才成长营造宽松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呵护好每个孩子的好奇心,发现其兴趣爱好加以重点培养。基础教育重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初步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高等教育通过更多的体验式教育,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高水平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日后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和管理创新打下基础。各级政府对各类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动要给予资金、政策和环境等全方位的支持,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储备更多高水平的人力资源。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已进入新时代,这需要我们认真解读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明确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新改革来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加快西部水电、通讯及交通的发展,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0],发展生态经济,解决人与自然的不平衡问题;加快优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