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学生围棋联赛的发展研究

2018-02-25 03:17:2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赛程赛制组委会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 北京 100084)

近年来,中国职业围棋在世界赛场上的表现十分出色,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的竞技水平也不断提高。相比围甲的蓬勃发展,大学生联赛则是一片空白。前人并未结合大学生联赛文化和围棋运动做过专门的研究,与之相反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CUFL)等属于大学生的传统体育赛事已然有了相当多的研究,根据这些赛事举办的经验和结果来看,可以预见到如果将围棋运动以联赛形式在高校之间开展的话,势必对围棋在高校甚至社会范围内的推广与普及有巨大的作用。[1]

一、北京市大学生围棋联赛发展情况分析

1.参赛学校及选手的情况

第一届北京市大学生围棋联赛共有北京市的20所高校组成的 16支队伍参加,分为甲乙两组各八队。在第一届联赛后半程,参赛学校由开幕时的20所增加到了25所,联赛参赛队伍数量上又进一步增加,形成一定规模。总队伍数仍然保持16支不变,联队这种形式在联赛开幕之际就已经存在。由于某些参赛学校的人数不满足比赛要求每轮必须有四人参赛的形式,或出现轮换不过来的情况,但由于新学校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并巩固了联赛初期的规模。到联赛结束为止,联队的数量也从一开始的6支增加到了9支。可以说从第一届联赛的创办至结束为止,北京市大学生围棋联赛已经初具规模了。[2]

2.赛程赛制的发展分析

联赛赛事除部分轮次外都实行主客场制,每轮比赛上场队员为4名,并设主将1名,采用与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一致的积分制度:

比赛采用中国围棋规则,用时为每方一小时包干制,超时即判负。参赛队员必须为各高校在读学生,每轮比赛需出示学生证。比赛的名次按照以下项目从高到低排列:场分、局分、主将胜率、女生胜场。其中赛制的演变发展是联赛合理性与科学性的体现。第二届联赛在赛程赛制方面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最终的效果仍然不理想,根本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很明显第三届赛程赛制上的改革有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赛程不再密集繁重,基本满足了各个队伍选手的需求。另一方面赛事的激烈程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3]

3.赛事组委会的发展分析

组委会自2012年1月初为筹备北京市大学生围棋联赛(以下简称“联赛”)而设立,在联赛组织发展中逐渐成为保证联赛顺利进行的坚强后盾,并致力于对外加强联赛宣传,为比赛争取有利的社会地位。

第一,申请到北京围棋基金会经费支持,用于支持比赛的棋具发放和奖品设置。第二,联赛开幕式,邀请到清华大学、中国棋院、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棋类分会等领导莅临现场并致辞比赛,同时职业一线棋手也纷纷应邀观战并与学子们进行指导棋活动。第三,中国围棋报道的三大主流网络媒体:新浪棋牌、搜狐棋牌及TOM棋圣道场均对联赛进行了持续性的追踪,中国围棋的核心刊物《围棋天地》也对联赛进行了专题报道。[4]

二、北京市大学生围棋联赛对高校围棋的作用分析

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校内围棋氛围在联赛的参赛学校里算特别好的,因此笔者对这两所高校的围棋社团或围棋队的负责人进行了调查。

清华大学的校内围棋活动一直开展的比较好,这一点仅从三届联赛甲乙组都各有清华的队伍就可以看出。清华围棋队的沈通谈到棋队(清华大学甲组的队伍)的活动开展的比较好,固定队员在10人左右,每周都安排训练,每次训练都能来6-8人左右。在他看来,联赛能起到这个作用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大学生的力量和时间都很有限,想要做到围棋运动有效的普及并不是联赛能够做到的,也不是创办联赛的初衷。[5]

中国人民大学也是从首届联赛就参加至今的学校,目前中国人民大学体育之家的围棋活动,有很多来自高校和社会上的参与者。联赛的创办初衷其实就是想为从小学棋的同学提供一个以棋会友,相互交流和提高的平台。而这些同学中大部分的围棋水平在小时候就已经达到了业余4段及以上比较高的水平,因此想要通过联赛在高校普及围棋也就变得十分艰难,联赛的主要作用还是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现自己的平台,对于围棋的普及作用比较小。[6]

三、联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办赛和参赛人员接替不上

在两届联赛之后,北京大学生围棋联赛遇到的大难题。北京大学生联赛进入了办赛负责人“新老交替”的时代。在联赛创办人薛磊毕业后,始终缺少强有力的“接班人”。第二届比赛的三名负责人也陆续毕业或者淡出,办比赛这项工作更成为无人愿意承担的重任。在组委会努力下,第三届比赛开办并圆满结束了,但从办赛效果来看,组委会依旧需要一个专业的策划团队或者合理的比赛规划。

2.比赛影响力有限场地难保证

在北工大、北理工联队对阵农大的比赛中,比赛被安排在北理工的主场进行。根据比赛的流程,承办主场第一件事情就是借教室作为比赛场地。当天的比赛被安排在学生活动中心进行,虽然场地不正规但起码有了下棋的地方。一些时候,学生们会遭遇借不到教室的窘境。在比赛之前,主场领队要负责商借教室、布置赛场等一系列工作。很多领队都遇到过借不到教室的问题。[7]

结语

参赛学校和同学数量呈缓慢上升再趋于平稳的趋势,保证了联赛规模的稳定发展。赛程赛制也根据每一届联赛的具体情况不断在调整改革,并逐渐适应了联赛的实际需求,可以说赛程赛制方面的发展是比较成功的。赛事组委会的发展体现在其组织架构不断优化,各部门的职能更加明确,分工也更加合理。联赛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为各个高校下棋的同学提供了以棋会友、相互交流的平台。另外在联赛的背景下,催生了更多以围棋为联系点和主题的线下活动场所,进一步体现了联赛对于促进交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赛程赛制组委会
盘点高考概率题中的“赛制”
高中数理化(2023年7期)2023-08-31 14:53:10
赛程过半,湖南高速领先
赛程回顾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武术研究(2019年11期)2019-04-20 12:14:54
2016欧洲杯小组赛赛程
新民周刊(2016年23期)2016-06-20 15:44:20
2013—14赛季欧冠小组赛赛程
足球之夜(2013年9期)2013-04-29 00:44:03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