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嘉期
(广州市番禺区石北中学)
德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活动。在课堂教学时,如果能将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学习精神,养成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无论多么困难的知识也不愁学不到手了;如果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正确的学生,那么他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将是社会的有用之才。俗话说得好,思想品德是善,科学知识是真,真和善是不可或缺、密不可分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
例如: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课“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宇宙航行”章节,本章节内容主要是讲述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并由此引导学生推导出第一宇宙速度,同时让大家了解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物理常识在天文学上的一个应用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在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知人类探索宇宙获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其学习物理的热情,通过在课堂上播放与本章节知识点所匹配的视频,如我国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和运行、返航,让大家向首位返航的航天员杨立伟学习,做一名爱国的好学生,立志振兴中华民族,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分组教学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已经应用在很多学科当中。今天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完成实验课程内容。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中必修实验课“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老师先布置任务“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让学生根据对物体位移、速度的理解,利用实验中需要的器材:小车、纸带、长木板及学生自带的铅笔、手表,完成小车运动的位移和平均速度的研究,这样的实验课程一般三四个人一组,便于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要将不同类型学生分在一起,讲好分工规则,有的动手操作、有的记录数据、有的汇总试验现象。整个物理实验过程需要每组学生默契配合才能完成,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品质,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既可锻炼学生合作与分工,又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还可培养其科学态度。
德育不是一时一课能完成的,学生良好的品德思想也不是老师只点拨一次两次就能形成,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老师要根据每章节内容的知识点,去挖掘和寻找能影响学生德育的内容,在课堂中将德育渗透其中,久而久之,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课程“原子核”中,在教授核能相关知识时,可以引出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的事迹,他如何辗转从美国归来,他不图荣华富贵,也不惧困苦艰辛、矢志不移地回到祖国,为祖国的核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以此教育学生向他学习这种精神。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中,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介绍此定律的发现过程,焦耳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用将近30年时间,尝试做了400次试验才将其证明,通过介绍这样的事迹,培养学生不畏艰辛、严谨求知、百折不挠、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科学品质。
除此之外物理课本中美学渗透,德育范围非常广泛,在物理教学中也有人格美、对称美。例如:物理学家为了真理,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像伽利略为了日心说被教会终身监禁,利赫曼为引雷电而捐躯。这些科学家人格高尚、令人敬仰的品质正是我们要追求的人格美。在如物理课中电极的一正一负、电场线磁感线的分布和波传播的纹路又体现了物理的对称之美。
总之,德育是物理课堂一个重要的课题,教书的过程就是教人,在高中物理知识中充满了大量的德育元素,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不失时机地挖掘德育元素,进行德育的渗透,这样才能取得教人和育人的双重收获。德育不是立刻能看到效果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渗透德育,也需要老师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1]袁令民,廖伯琴,李富强.高中物理教师使用新课程教科书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学报,2013(2).
[2]李晓芬,刘俊娟,许力强,等.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西藏高中班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
[3]杨世玲,章勇,杨通锦.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思考:基于黔东南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1(3).
[4]郭威,薛耀锋,杨金朋.基于3D打印的高中物理STEM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