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晓华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在不断提高。为适应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积极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而体演文化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契合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比如在茶艺课程的教学中的应用,将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茶艺课程是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重要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酒店餐饮服务业对较高素质的茶艺人才的需要。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教学还存在问题,教学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层,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对技术的认识和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使用、应用技术的技术实践过程,是一个技术素养得到初步养成的过程。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不仅要提升高职学生的技术素养,更要强化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确定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课程教学目标,需要确定适当的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来实现,还需要能够对技术素养目标达成能够给予可描述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所有这些都是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真正落地的重要保证。当前,不少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科学,有的院校课程调整较为随意,有的学校茶艺课程只是作为专业选修课,茶艺课程的师资力量不强,专业化水平不高,以致茶艺课程存在被边缘化的问题。对于开设茶艺课程的院校,其课程目标较为模糊,未能体现技术素养的导向。
课程的教与学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问题,而教学模式的本质上就是在一定教学理念、理论基础上,为实现课程目标的教与学的方法、手段,其形式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教与学活动的组合方式、活动序列和解决方案[1]。教学模式反映的课程教学的策略和操作层面,依此而言,当前不少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式陈旧,主要表现为教学的方法、手段、程序不科学、不合理,教学情境缺乏,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比例较低,以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人才培养不能实现预期目标。
通过茶艺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领悟我国的茶文化,更要帮助学生掌握茶艺技能。茶艺课程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因此,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要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建立茶艺实训基地,缺乏专业教育中的实训,学生很难参与到实践操作环节,以致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未与校外有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没能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践的机会。高职院校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建设在内涵和流程上仿真性较高的实训基地,是未来改进茶艺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体演文化教学法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吴伟克博士在多年的汉语教学中所创立的一种教学法,其中体演是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为可以重复、经过练习,并要遵守一定文化规范的行为,同时还要有特定的时间、地点、观众或听众、脚本等,它把体验和演练结合在一起,包括“表演、运用、实践、体会、体验、演出”等多层含义[2]。在实际教学中,体演的理念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求学习者体验某一文化场景,经过反复练习或体验后,当同类文化场景再次出现时,可以表现出遵守一定文化规范的行为或表演。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时,要求教师用简捷的方法把文化情境设置出来,让学生在此情境中练习,教师在课堂里要身兼导演、演员、道具数职,不但要指导学生正确练习,及时给出反馈,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给学生作示范,还要合理有效地安排道具、设置场景、引导学生运用[3]。体演文化教学法这种以体验和演练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4]。
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茶文化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高职茶艺课程的教学,如果采用单纯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方法,难以让学生领略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真正内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一般的实践教学又表现为教学的机械化和模式化,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相对而言,体演文化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体验与演练”,通过情景的设置,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中,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技能操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发挥。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大量的体验和表演的机会,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学生的“体演”,让学生在“体演”中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掌握操作技能,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本位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本位在教育实践层面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技术素养导向,这里的技术是技术人的技术,素养是技术人表现于技术工作情景中的素养,但又是统一在人本质属性及意义下的素养,这种技术素养是技术知识(文化)、技术能力(智能与技能)和技术态度的统一,良好的技术素养就是通过这三者来体现。体演文化教学法在茶艺课程教学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养成端正的技术态度,领会技术文化(茶文化),提高技术能力(茶艺技能)。
实践表明,任何一种课程发展模式无不与其专业相关,有其针对性和匹配性。在教育学范畴内,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按照职业分工和学科门类进行不同组合的专门化高深知识的学习领域(或学业),也指为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的专门学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论的专业思维就是要将专业作为职业技术工作领域的职业具化解读,即用专业的职业思维来解读专业的课程问题[5]。在茶艺课程教学中,体演文化教学法可以灵活运用实践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学生需要按照情境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进入到职业场景的全真模拟环境,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对专业的理解,逐渐养成良好的专业思维。
由于体演文化教学法不仅强调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且注重学生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的参与,通过构建情景模式和运用案例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在实践活动中去“体会”和“演练”,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和实践能力[6]。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教学中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将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吴伟克教授在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提出的情境模式,是指特定群体或特定处所中的一系列故事记忆,是学习者对特定群体或特定处所中的行为的理解[7]。茶艺课程如果单纯地在教室里通过理论教学来进行的话,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师生共同创设有关的情境,在仿真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茶的礼仪;通过角色扮演,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去体验与演练,比如体演沏茶的技能,让学生感悟茶艺技能的高贵与优雅。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提前,也是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根本目的,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习得技能,将有效提升茶艺教学的效率。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茶艺课程中的运用,需要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演机会。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创建学生实践环境。学校可以尝试在校内建立茶艺社等学生社团,让学生自己组织有关茶艺活动,拓展实践空间。在真实环境中的实训,就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反复演练,从而掌握生活型茶艺、经营型茶艺和表演型茶艺等不同类型茶艺表演的流程和技巧,领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实际体演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每一次的文化体演,都能创造一种使其感到愉快的记忆。在体演文化教学法中,这些记忆有助于参与目的文化中的交流。文化是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规范行为,同时能为人们提供认知特定世界里事件和事物的方法。茶艺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茶文化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接受和认可,引导学生参与目的文化(茶文化)的交流。通过文化交流,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发展与演变,掌握民族茶俗内容,领悟茶道与茶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入境游和出境游的人数都在大幅增加,文化的交流日益加深,我国的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加。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茶艺课程的地位也更加凸显,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高职茶艺课程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方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实践中,体演文化教学法可以提高高职茶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1]程宜康,吴倩.技术·教育·课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19.
[2]吴伟克.体演文化教学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205.
[3]虞莉.体验文化教学法学习手记:P e r fo rm a nce[J].国外汉语教学动态,2004(4):22-27.
[4]孙桂琼,金本能.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148-151.
[5]程宜康.基于专业思维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7):38-44.
[6]金本能,强晓华.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7(8):65-67.
[7]吴伟克,野田真理,王庆新.记忆未来:积累异国文化知识[J].国外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