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以黔西南州为例

2018-02-25 11:11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流域少数民族民族

黄 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一、南盘江流域地理及区位概况

南盘江流域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位于云贵高原的斜坡之上。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势。地理坐标为:102°14'—106°7'E,23°12'—25°27'W。南盘江是珠江主要水源,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南麓,流域跨云、贵、广三省(自治区)。流域北面有乌蒙山,是南盘江与北盘江、金沙江的分水岭,西面和南面有哀牢山和六韶山,为南盘江和红河、郁江的分水岭。流域四周除东面出口处外,均为群山环绕。流域面积为56880K m2,干流全长936K m,总落差1854m,平均高程1750m,流域内面积在1000K 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甸溪河、黄泥河、马别河等八条河流。流域内高原湖泊众多,主要有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杞麓湖、异龙湖等,总水面面积388K m2。流域内总人口945万人,耕地面积118,9万hm2,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游的曲靖市、支流曲江上游的玉溪市、支流泸江中下游的个旧市和开远市、马别河中下游的兴义市。流域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善,是珠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区。生活着汉、苗、彝、壮、布依、回等30多个民族,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尤以彝、壮、布依等少数民族人口居多。

二、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体系,是其民族历史、艺术、习俗、建筑、宗教、审美等文化表现形式总的称谓。在漫长的发展与嬗变中深深打上明显的民族烙印,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价值所在。世居少数民族是指世代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相对稳定的少数民族群体,他们在民族构成上与外来迁徙的其他民族有显著的不同。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安葬于斯,土著文化特色较为明显,主要包括苗、瑶、壮、布依、彝等民族,其中一些民族虽然也融入了外来文化的元素,但随着时间的迁移,已长久地凝固和定格在南盘江流域这块土地上,成为一道道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景。在历史上,南盘江流域的古代先民们创造了悠久的、具有地域民族特点的民族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大家园中独树一帜。“兴义人”等古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布依族、苗族等民族的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荒拓土、披荆斩棘。改革开放以来,南盘江流域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处处呈现勃勃生机。随着国家全面小康战略的实施以及精准扶贫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南盘江流域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指日可待。但是,应该冷静地看到,近年来黔西南州虽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文化领域方面发展动力依然不足。随着少数民族的封闭发展局面逐渐被打破,传统与现代不同的价值理念冲突使得南盘江流域这块土地上民族文化传承面临停滞、消失的困境,主要表现如下:

1、审美观念多元,文化传承后继乏力。许多少数民族文化由于其传承形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文化传承形式。文化遗产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度较大。近年来,由于一些年长的老艺人相继离世,使许多民族文化濒于失传的境地。一些年轻人不愿继续呆在大山里,他们渴望走出去,对传统文化缺乏浓厚的兴趣;在黔西南州贞丰、册亨、望谟和兴义市的一些布依族村寨,大多数年轻人常年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大抵如此。以黔西南州兴义市巴结镇南龙古寨为例,寨中的年老歌师已聊聊可数,文化传承后继乏人。许多年轻人常年在外学习和务工,久而久之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生疏和隔离感。常年生活着灯红酒绿大城市的年轻人已经模糊了家乡古朴文化的记忆,工业和信息化带来的心理冲击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文化自卑感。在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囿于传统观念,一些手艺传男不传女,随着家庭下一代无男性继承人出生,这门手艺也就随之失传。另外,一些传统的手工工艺,由于程序的繁琐和经济价值偏低,导致工艺水平日益下滑(如贞丰县的土白布印染技艺)。随着年轻人审美观念的多元化,他们已经对本民族的一些文化传承失去了兴趣。鉴于以上种种因素,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力的困境。

2、汉文化强势传播加剧少数民族文化汉化,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固有的惰性也加剧了本民族文化被边沿化的进程。文化的发生和繁荣向来不是单一、封闭式发展的,总要与其他民族文化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交流与互动。在中国历史上,汉族就是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发展起来的,民族融合分主动融合与被动融合。早期中国的民族分布大体呈现华夏族居中,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五方格局[1]。随着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为汉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第一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从华夏族到汉族的演变;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是中华民族融合最为显著的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进程。由于汉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和向心力,许多少数民族加快了汉化的进程;第三次是蒙元时期,民族融合进程相对缓慢,基本上奠定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和分布格局,此后未见新民族的形成和现有民族的消亡,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和“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在这波民族文化融合的大潮中,主要呈现出周边少数民族被汉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汉民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其主流现象是以汉族为中心,其他周边民族被汉文化所吸引,被汉文化所同化,即出现“征服者被被征服者征服”的文化现象,并且这种同化的大剧直到今天仍在上演,且还呈现越来越加重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乃在于汉文化农耕文明的稳定性与衍生于其上的政治、经济和其它制度的完美与先进。数千年来,这种文明诞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又一座的文化高峰。在学术上,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自成体系;在文学上,诸子散文、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华章璀璨,中华文化没有像古希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玛雅文明那样走向衰落或消失,而是奇峰迭起,文脉久系。现在,随着工业和信息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加上普通话的应用推广和全方位的普及,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南盘江流域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建筑风格、生活方式、服饰审美、语言表达等逐渐被汉文化所同化。以黔西南州为例,一些地方的民族村寨基本上看不到其民族文化独有的特征,传统的吊脚楼正被大面积的钢筋水泥房所取代。一些传统节目除了在节假日进行象征性的表演之外,很多民族文化长期被束之高阁。随着商品经济的全面普及,一些民族文化也被深深打上了现代商业烙印而失去了本民族的特性。究其原因,除了汉文化本身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之外,还有就是少数民族文化本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惰性。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册亨、望谟两县为例,许多布依族村寨还分布在交通闭塞、自然条件相当恶劣的环境里,他们秉承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缓慢。以布依族的家织土布为例,由于其原料成本的增加和工时的延长,商品的价值往往与实际的市场价格预期存在巨大的落差,加上一些古老技艺的失传,使得土法织布的文化传承越来越艰难,市场的占有份额也越来越减少。在广大的少数民族村寨,有的地方还盛行“男不捻穗、女不挑谷”、“男不插秧、女不犁田”、“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生产习俗[2]。国家扶贫的款项往往没有用在改善民生的刀刃上。在生活习俗方面,有的地方还保留了原始、野蛮的生活习俗,许多少数民族同胞虽然热情好客,但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野蛮和不讲卫生的习惯。一些村寨到现在还没有修建私人厕所和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据笔者考察,不是他们缺乏建造这些基础设施的能力,而是他们原本就没有建造这些基础设施的意愿和打算。如果村中有人私自建造,还会被其他人孤立和非议而沦为笑柄。在一些布依族村寨,还保留着浓厚的、传统的小农生产意识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每年除了春季耕作时间稍显繁忙之外,除了少部分人外出打工之外,大多数人绝大部分时间都游手好闲,得过且过;一些村寨还保留着浓重的原始共产主义传统,大家甘于同样贫困,反而嫉妒先富起来的村民;在丧葬仪式方面,一些布依族村寨也存在攀比和大肆操办等陋习。有些布依族家庭在亲人死后,往往会请摩师查看安葬吉日,如果没有合适日期,尸体停放在家中少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月,甚至停放一、二个月或三五个月不等,这就造成了物质上的极大浪费和丧者主家的疲惫不堪。因为在布依族村寨,凡是有人去世,整个寨子基本上家家不烧火做饭,而是全部到丧者家聚餐。聚餐采用流水席的形式,饭菜回收重复添加。这种做法一方面极不卫生,甚至还可能导致疾病的流行;另一方面,还制造了相互攀比、奢侈浪费的心理。因为在丧礼祭奠的仪式上,要看谁家的祭品丰厚、值钱,谁家就更有面子。除了用猪、羊祭祀之外,仿制死者生前使用过或没有使用过的各种祭奠物品一应俱全(如小汽车、冰箱、彩电等)。有的逝者的大女婿还需杀牛前来祭奠[3]。这些陋习,使许多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外,一些民族村寨法律意识淡漠,宗族意识浓厚,排外主义严重,天高皇帝远,拒绝接受新理念和新事物。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以及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难以开展。以上种种因素,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其最终结果是:本民族文化衰落与日益被边沿化,主动或被动融入汉文化,失去自己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也失去了文化发展的机遇。

3、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影响。全球化既是一种经济走向,更是一种消费文化走向。在政治、经济、军事全球化的同时,文化的全球化亦不可避免[4]。在今天,随着各种文化交流力度的加大和外来文化的传入,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文化多元化将是今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既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黔西南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自古以来交通相对便利,有利于多元文化在此交汇与融合。一方面,文化多元化提供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机会,便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借鉴和学习,从而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多元化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从而使一些民族文化面临被淘汰的危机。一些文化可能更加发展壮大,但一些文化可能面临失传和消失的危险。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对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忽视,导致了一些地区文化史观的本末倒置。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由于过于强调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广度和厚度,加上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的重视,削弱了传统文化在青年世代群体中的影响力。2014年台湾爆发了青年学生反服贸的“太阳花”学运,香港爆发了长达两个多月之久的“占中”非法聚会,以及香港立法院议员在宣誓时故意辱国等事件,就是一个个典型的例子,实在值得我们深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台湾民进党长期实施“文化台独”、去“中国化”以及部分港人国家认同观念长期淡漠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减弱,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信号。如果对此不加以重视,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了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西方一些反动的价值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将会从根本上颠覆我国青年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地方分裂主义势力人为割断文化传承的脐带将使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三、传承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对策分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内在动力,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支撑,这个国家将后继乏力,营养缺失。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境地。笔者认为,振兴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文化和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师资的待遇,全面实施课程综合改革。贫困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滞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最客观的因素,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瓶颈和最大障碍。而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面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和教育事业。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表现在南盘江流域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基础教育设施还不齐备,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严重的不足,教师的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要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得到根本改变,必须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费投入和加强少数民族师资培养力度;改革旧的教育机制,大胆改革和创新,实施差别化管理和精准教育扶贫战略;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待遇;出台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民族教师队伍;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力度;大力推进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的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以民族文化认同为基准,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诠释和创新,提升本民族文化的品味和魅力,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条件具备的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学。以黔西南州为例,自2008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投入力度,选派布依族、苗族教师到贵州民族大学培训,特别是望谟县的双语教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这在其他民族地区是难以想像的;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文化资源丰厚,在民族传统体育、说唱文学、舞蹈艺术、制作工艺等方面得天独厚,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不同的渠道,立足本地区的实际,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并让这种活动成为常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2、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要传承和发展,经济保障是关键。南盘江流域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比较集中的地区,交通不便,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贫困面较大,而且贫困面主要集中在世居少数民族地区,这就加大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难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决定因素。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5]。只有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必须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和精准扶贫的发展战略机遇,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找准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既要搬出产业,更要搬出文化,搬出民族文化发展的潜力。目前,黔西南州山地旅游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山地农业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特别是金银花、砂仁、花椒等经济作物的栽培,板栗、核桃、火龙果、猕猴桃等水果的规模种植,起到了既能涵养水源,又能增加农户收入的良好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晴隆县的山地畜牧业和贞丰县的香料种植业,被视为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黔西南境内的地理地貌、民族组成、生产方式等与云南的楚雄、文山,广西的百色、崇左等有相类似之处,可作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借鉴。

3、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潜力,彰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魅力。一方面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整理、挖掘和保护力度。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中有许多文化典籍尚需整理,许多遗址尚需保护,许多技艺尚需抢救性的传承。以黔西南的世居少数民族布依族为例,其蜡染、刺绣工艺独具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已成为布依族文化精品的一张名片,有的还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其中,布依族的“八音坐唱”更被誉为“东方远古音乐的活化石”。兴仁县交乐汉墓出土的一些文物还有待学者进一步考证和鉴别,册亨县的民间音乐还有待进一步的收集和整理。另一方面,要更进一步彰显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提倡“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要打破精美民族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窘境,加强与其他文化社团的联系,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和巡回展演的力度,让少数民族文化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舞台。只有进一步彰显自己的民族文化价值和魅力,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本民族文化才会在将来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要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基因。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加大对本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与引导,激发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热情,将传承民族文化的接力棒一代代传递下去。先辈们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他们的思想和习惯理应成为我们精神上的图腾和徽记。如果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了解,简单地将传统文化视为落后文化,将现代文化视为先进文化,那么将进一步拉大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年轻人,更应该为本民族的文化自豪,切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四、结语

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更是一项长期工程。它需要我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人类文明演化至今,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借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南盘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有在充分尊重、借鉴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继续发展和繁荣,这已成为每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民族文化得到良性发展,各民族文化才能共同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才会来临。

[1]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杨昌儒.民族理论概要[M],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

[3]陈明媚.鸡骨卦汉译注释[M],作家出版社2011.

[4]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流域少数民族民族
压油沟小流域
我们的民族
沙颍河流域管理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