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中心小学 吉林长春 130600)
上小学的学生还处于活泼爱玩的儿童时期,此时也正处于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此阶段的学习与他们以后接受知识和自学的能力而言是很重要的。小学教师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紧密相连。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掌握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适应现代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情境”既情景和境地。在《义务教学课程标准》中,情境为传递教学知识的载体。从数学教学方面来看,数学情境是一种优化的教学环境。为激发小学生的丰富情感和某种情绪,情境教学使用情感调节手段,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传授相关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为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有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有效问题情境中,“有效”存在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层为有效果,教师的教学活动结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学到知识的效果比较明显。第二层为有效率,教学投入与教学效果成正比。教师精心准备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也从中获益匪浅,就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层为有效益。实现教学活动的价值。将营造有效问题情境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才可使学生有效的理解数学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有效的教学。
一般情况下,教师使用创设有效情境教学方式是在课程初始时。教师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根据具体情境展开思考,在了解新知识后,可以找出之前相关问题的答案。但需注意的是,教师要注意设计的教学问题是否有针对性。若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学生抓不到重点,易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会使自信心受到打击。而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会使学生有效的的理清答题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至十二岁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奇心重,拥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靠他们自身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对此,教师只有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才可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注意力。从而使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若是脱离生活,教学将会失去其本来的意义。从实际出发,教育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太过于理论化会使学生觉得学习索然无味。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感受到问题与生活是有关的以及问题的真实性,缩短学生与学习之间的距离。
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相比初中及以上阶段的教学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小学数学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用到的。小学生这时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吃力的,所以需要教师能充分的讲述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知识生活化来指引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师教授《计算三角形面积》这一课时,小学生初步接触平面图形的面积算法,有些学生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此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呈现三角形的物体举例,利用红领巾作为切入点即可。又如,小学生学习分数时,对于几分之几没有具体的概念。数学教师以书本的数量举例,数学教材占学生自己所有教材的比重,或是校内教师人数占班内学生总人数的分比。将问题情境生活化,就使小学生对于抽象的问题便于理解,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直接关系,所以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以实际出发进而引导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学生对抽象知识有了二次认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是也可使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小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以学习平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数学教师可根据准备好的模型分发至小组,让学生合作找寻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来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也能将抽象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
“温故而知新。”教师可带领学生从以往学过的知识中引出新的学习内容来。教师在开始教授新的内容时,往往会用小部分时间来带引学生进行上节课内容的回顾与复习。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之前小学生有“十几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基础,那么数学教师在与小学生回顾这些知识时,可提出如何计算两位数加减法的教学问题。
教师还需以为教学实践和集体备课为基础进行课后教学反思。认真仔细备好关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课程,在完成每次教学内容后,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学反馈中及时进行总结和课后反思。可与同年级同事协调在没有课的情况下去听课,然后集体评课进行交流讨论。能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情境教学的课后反思中扬长避短,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数学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有其一定的重要性。学好数学对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数学教师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时,采用充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可在数学课堂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双方的交流。既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又可保证较好的教学质量,双方共同进步。与此同时,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使教学工作不断的向前发展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