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里区育新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如何培养和提高智障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是一个教学难题,也是当代特殊教育需要重点攻克的问题,作为教师,要深入探寻,找到好的沟通交流技巧,以提升学生沟通能力为根本,实现公平教育目标[1]。
智障学生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和老师的沟通过程,通过有效的沟通,老师可以了解和掌握智障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些都是建立在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基础之上的。如果老师和智障学生之间缺少沟通,或者沟通不畅,智障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老师就不会及时掌握,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就会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过程,这是当前智障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教学措施的采用都是盲目的,也是缺乏针对性的。
在特殊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当前的特殊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智障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教育目标,因此在智障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时刻以这一教学目标为指引,合理规划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课时安排,不断创造机会启发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形成持续学习的基本能力[2]。但是从当前的智障学生教学情况来看,这一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智障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在智障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实践中,知识都是具有较强系统性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以免割裂知识的整体性,造成沟通理解障碍[3]。在当前的网络发展时代背景下,碎片化的信息知识充斥着整个网络,受此影响,当前部分老师在智障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实施碎片化教学,不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都是片面性的,缺乏体系性理解,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不能及时想到有关知识,对沟通交流学习效果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智障学生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沟通交流能力体系。
在智障学生沟通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并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根据自己既有的沟通交流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新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从而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素质,这些都是学生应该主动完成的。但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下,智障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主体地位完全被老师的讲解所取代,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因此,老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新沟通交流形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智障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是保证智障学生沟通能力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智障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提升沟通能力教学的整体质量,应该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在深入了解智障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智障学生的成长和心智发展特点,这是在制定学习计划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因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教学进度,所以一味的进行知识灌输,这对教学计划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4]。老师应该在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考虑到智障学生学习的个性和共性特点,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突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并且根据教学计划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安排课时进度,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环境对于智障学生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在培养沟通能力过程中,应该对对教育环境的打造给予重点关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老师应该在营造良好课堂环境方面多下功夫,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给学生营造出最适合学习的沟通交流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5]。在智障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这样既能改变传统教学形式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活跃沟通教学氛围,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沟通是了解学生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改进智障学生教育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智障学生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老师不能一味的责备,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讲解,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强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扫清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高智障学生的沟通交流素质。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该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消除对于新知识点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升智障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上所述,在开展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在智障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实践中,需要教师进一步创新,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