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薛阁办事处幸福路小学(236800) 王振华
说明文以严谨规范的语言、精妙独到的结构、准确形象的方法将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让读者获得某一方面的知识。说明文是中高年级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一种文本体裁。教学说明文,教师应该尝试从整体视角来解读文本,恰当地选择言语训练点,为学生语用能力发展奠基。
很多以介绍景物、景点和著名建筑物为主的说明文,其结构非常严谨。有的在开篇、中间、结尾设置了明显的中心句;有的点面结合,特点综述的整体概写和重点说明的详写相得益彰……这些都彰显了说明文在结构设置上的特点,是学生习作进行谋篇布局的极好范例。阅读教学就应该将这些精妙独到的结构点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奠基。
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的中心语句是:“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承上启下,衔接了课文的前后两个板块。前一板块,作者着力展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先从三个俑坑入手,然后将描写的关注点聚焦在一号坑上,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后一板块则着力展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作者用了6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形成了主次分明、有详有略的说明特点。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关注作者精妙的构思和文章的篇章结构,引领学生发现文本的结构特点。这不仅是对学生解构能力的一种训练,而且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感知、掌握说明文在结构设置上的特点。
语文教材有不少的科普类说明文。对这一类型说明文的学习,应该聚焦在作者对说明内容的选择上。如,围绕文本的中心,作者选择哪些方面的素材和内容进行介绍?这些内容和素材的写作顺序又是如何安排的?只有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说明文的本质特点,才能真正洞察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为了展现维也纳这座城市作为“音乐之都”的风采,作者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侧面选择了与音乐相关的素材。阅读教学中,首先,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炼出文本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这对表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有着怎样的作用?这样,学生在深入对比中发现,作者所选择的材料既要与表现的主题相关,也要彼此之间不重复,这样才能从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视角对文章的中心进行表达。
学生在习作时,常常无话可写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怎样围绕中心选择典型的写作材料。而对说明文内容选择的体悟学习,为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提供了极好的范例,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高效发展。
运用说明方法来介绍所要说明的事物,是说明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特征之一。因此,教学说明文,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说明文方法进行感知、掌握。应该注意的是,不同学段的说明文,对说明方法教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如,三年级的《恐龙》一文,是苏教版教材的第一篇说明文。此时,学生基本不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对说明方法也是首次接触。因此,教师应该紧扣课文中具体的语言引领学生对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进行初步的感知。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对说明方法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要让学生深入感知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如,教学《秦兵马俑》一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罗列一系列数据?为什么不详写三个俑坑,而要专门写一个俑坑?”在学生辨明不同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具体的对象,为学生搭建语用实践平台,引领学生尝试运用说明方法对所要说明的事物进行介绍,以达成熟练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目标。
阅读教学中,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学习应经历从认知到辨析、再由辨析到实践运用的过程,这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对任何一种文体的教学,都要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准确研制教学内容,开掘出契合文体特点的语用资源,以满足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