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北海小学(528300) 雷志庆
每到期末复习,无论是低年段还是中、高年段,语文教师们总是先围绕着生字词进行一番“狂轰滥炸”,然而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经过调查发现,高年级生字词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高年级教师对于生字词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到中高年级还在教生字词似乎有点“小儿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生字新词教学抓得不够扎实。其次,部分学生借助工具识字的能力不强,对汉字书写规律掌握不牢。另外,生字词学习之后没能及时复习也是生字词教学效率低下重要的原因。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段生字词教学效率?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真正做到读得准,写得好,会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逐步发展识字写字的能力。其中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字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在预习环节中,让学生利用字典正确认读生字、理解字义,并试着找一找形近字,利用汉字规律进行识字。为了培养学生使用字典的习惯,要求课堂学习及课前预习、课外阅读都要有字典相伴,养成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及时查一查字典的习惯。另外,我经常在班级进行查字典比赛,在提高学生熟练使用字典能力的同时,激发了识字兴趣,从而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抓住重点,通过检查学生预习,及时发现重难点,找出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草原》中,有生字14个,其中“涩”,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写成上下结构,“襟”是“衤”,学生容易写成“礻”,教学应从音形义全方位指导学生识记,理解“襟飘带舞”中“襟”的本义为:古代指衣的交领,是形声字,“衤”为形旁,“禁”为声旁。在理解字义之后,在教师书写示范后,让学生动手,按照正确的笔顺,认认真真地写几次加深印象。这样结合字的音、形、义来教学,学生就能更加牢固地掌握。在抓重点词教学的同时,要抓住识字有困难的重点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让这部分孩子多读多认,在书写时走到其身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目前,这一点在高年段的语文课堂落实得不是很好。到了高年段,很多语文教师表示无暇顾及学生书写方面的问题,教师们似乎觉得课文分析与讲解、读写结合等方面的训练更为重要,而忽视了语文素养中最为基础的能力——书写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把书写引进课堂,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发挥好教师的示范作用,纠正学生错误的笔顺,教给学生汉字书写规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廴”或“辶”为部首的字,很多学生总是先写“廴”或“辶”,类似这样的错误,看似虽小,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对汉字书写规范掌握不牢,必须加以纠正,让学生掌握写字规律。另外,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书写及时进行评价、评比,可以增强学生的练字意识,提高练字效果,从而做到学好语文,从写好字开始。
当前,教师们复习生字词采用听写、看拼音写词语等。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但这种识记更多的是一种机械记忆,这也是一到期末教师反复听写,学生正确书写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是语文教学一条重要的规律。在进行听写、看拼音写词语的时候,可以采用说出词语的意思,写相应的词语。如一位教师上《景阳冈》时出示一组词语:踉跄、诡计、胯下、霹雳……当听写到“踉跄”时,教师说:指走路不稳。让学生想一想是哪个词语,再写出来。这样不仅增加了生字词教学趣味,而且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也可以把词语放进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读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让学生用上“妒忌、迟延、幔子、水寨、擂鼓”等一组生字组成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识字要与阅读、写作充分融合。教师在指导学生把每一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同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真正地做到“润物无声”,从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