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市天安小学(361000) 柯晓珊
科普题材的文章在第一学段的语文教材中占了不小的比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两个不可或缺的任务。一是给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这是“得意”。二是承载着发展学生语言、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语感的任务。这是“得言”。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对科普文章兴趣高涨,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却往往陷入普及科学常识的窠臼,忽略了语文味。2011年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崔峦老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做文章,绝对不能割裂,要‘既得意又得言’。”如何挖掘科普类文章的语用资源,做到既得意又得言呢?
对科普题材的文章,教师应敏锐地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思考文本的表达方式、表达特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学段的语文教材中,科普类的课文一般都会通过细致的叙述、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常识形象化。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尾巴》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按照文本的设问句来仿写:“谁的尾巴____?______的尾巴_____。”这是一个不错的语言训练点。如果在训练之前能再深入品味、琢磨语言,学生的收获就不仅仅是这个句式而已。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说到这首儿歌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很有趣。如果老师把课文这样换一换,你们读读看,比较喜欢哪一句?
出示:谁的尾巴像伞?松鼠的尾巴像伞。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我比较喜欢第二句,第一句我读着读着,感觉不那么有趣了。
师:老师的这一句和课文的那一句说的意思都一样,但课文的句子有趣在哪儿呢?现在请男女生分别把这两句和前面的句子接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男生读:“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伞。”女生读:“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我听出来了,我觉得女生读的句子比较好听,像一首歌似的。
师:是的,课文中的句子读起来顺口、好听,朗朗上口,这就叫“押韵”。
以上教学片段,通过对比句子,引导学生品味、琢磨文本表达的押韵特点,不但有利于记诵,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文本表达的妙处。可想而知,在接下去仿写句式的环节中,学生的“依葫芦画瓢”便有了更清晰表达的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第一学段的科普文中,有不少科普童话,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读”这一主线,不但能读出语文味儿,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悟文章表达的情感。请看《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片段。
(教师播放《小壁虎借尾巴》的无声电影)
师:这部影片这么好看,可惜就是没有声音。电影公司正想要招聘配音演员,我们班的小朋友想要报名参加吗?
(学生纷纷举手报名。教师指名一个学生带着小壁虎的头饰上台表演)
生:(饰小壁虎)今天真倒霉啊,被蛇咬住,我一挣,尾巴断了。(沮丧样)没有尾巴,多难看啊!我得想办法借一条尾巴。(走着走着,看见小河里的小鱼)小鱼,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师:如果你们是小鱼,会借给小壁虎吗?
生:不会,不会!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只小壁虎没有礼貌。
师:那要怎么说才算有礼貌呢?谁来教教它?
生:应该这样说:“小鱼,请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师:加上了“请”“您”“行吗”,听起来舒服多了。(指着台上表演的同学)你再试试!
(学生表演请求借尾巴)
师:台下的小鱼们,听到小壁虎这样的恳求,你们愿意借尾巴吗?
生:愿意,但是不行啊,我的尾巴要拨水用呢。
师:那你们能读出小鱼的无奈吗?
……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引导学生表演课文,把单一的对白演绎成精彩的对话,小壁虎的恳求、伤心,小鱼的无奈,在朗读中一览无遗。第一学段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兴趣盎然,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得到提高。这样的朗读,不着痕迹,既积累了语言,又理解了常识,岂不是“得意”又“得言”吗?
学习语文,归根到底还是要会运用。我国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功课里面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在科普类文章的教学中,应该遵循文本特点,挖掘语言表达的奥秘,展开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请看《回声》的教学片段。
出示课文片段:“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师:这一段共有多少个动词?
生:7个:带、跳、捡、扔、激、碰、荡。
师:有重复的吗?
生:没有。
师:一连串的动词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可以想象到那样的画面。
师:是啊,动词的奥秘就在于此。你们能记住这些动词吗?
出示填空:青蛙妈妈( )着小青蛙( )到岸上。她( )起一颗石子,( )进河里,河水被( )起一圈圈波纹。波纹( )到河岸,又一圈圈地( )回来。
(学生填空,尝试背诵)
师:老师要加大难度了,我们到“练兵场”去瞧一瞧吧!
出示填空:“一天,我和爸爸去爬山。山好高啊,我们( )了好久才到山顶。我( )在山顶上( ):‘我—成—功—了!’声音( )到对面的高山再( )回来,我( )到了自己的回声。”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动词进行填空。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挖掘《回声》中的语言训练点,将原本抽象的回声原理分解成若干个动词,让文字富有画面感;同时,设计了“练兵场”的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在第一学段的科普文教学中,教师既要从科学知识的角度出发,普及科普知识;更要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设计不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