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361000) 蔡春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三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这些目标涉及口语交际的各个要素,如目标要求、态度要求和技能要求。人教版教材(下文所举的例子均为人教版内容)第三学段的口语交际内容,有采访、辩论、汇报、劝说、演讲、讲述故事、策划商量、推销推荐、讨论分享等形式。其中,采访、辩论和演讲是第三学段新增的口语交际内容,其他口语交际形式在第一或第二学段已经出现。就具体的教学而言,各学段之间的要求没有系统的序列性,前后关联不明确。因此,在进行复习时,教师要准确把握第三学段口语交际课的学段目标以及年级目标,准确定位口语交际课复习教学方向,帮助学生梳理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口语交际第一学段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感知”与“记忆”。感知就是能感受知道对方话语的具体意思;记忆主要是指倾听的记忆力,要求能保证倾听内容的完整性。这是进行话语交流的前提。第二学段培养的主要目标是“组织”与“理解”。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加以编制或安排事物,使其具有系统性或构成一个整体。在听说能力中,它主要是对语音信息进行有序的组织。组织的过程包含句法分析、词汇辨明、句法加工等思维活动,从而理解与表达话语的整体意思。第三学段的学生,其心智发展远远高于中低年级。因此,口语交际课的情境性和综合性进一步凸显,内容越来越接近社会生活中交际的实际情形。在听说能力方面,理解力和应对理答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反应”与“评价”是这一学段培养的重点。
反应,在口语交际中的显著特征是互动性和即时性。人与人直接交流,听者和说者都要根据对方的表现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学段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听懂和理解对方话语,还要进行评价、判断,即时回应。复习时需要帮助学生总结梳理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的应对策略,重点巩固第三学段所学的几种理答方法。一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对方观点。五年级的口语交际内容有采访、辩论、策划活动7次,六年级辩论、讨论活动4次。这一类口语交际活动,交际人员的双边性和思维的严密性特别强。在学习交流的时候,学生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通过倾听了解对方的想法,慢慢学习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只强调自己的看法,避免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情况的产生。这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方法。二是简要讲述。五年级口语交际的内容有推销推荐、讲述故事、谈启示感受活动等8次,六年级11次。这一类口语交际活动需要陈述事实(或观点)。与侧重于交流互动的口语交际不同,这类型活动侧重于表达的过程。讲述方面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第二学段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第三学段则要求能抓住中心,辅陈概要,条理清楚,大意完整。复习时要引导学生扣紧“简要”这一关键词,抓住要点,有序表达。学生在第一学段阅读时已经开始练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会用提取关键词句信息、串联事件梗概等概括方法。因此,复习时可以设计读与说相互关联的练习,强化学生阅读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之间迁移。在讲故事等口语表达活动中需要转述别人的话时,同样要学会抓要点。复习时,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总结转述的特点,如主体改变,陈述方式、语气、人称等也要相应改变等。三是语气、语调适当。这是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的态度要求。进入高年级,各种学习讨论、辩论是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语气、语调适当,主要表现在有不同意见时,要尊重对方的观点,文明用语。在口语交际中,使用“请”“您”等文明用语,是第一学段的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知道尊重别人的外在表现是倾听时要看对方的眼睛,不做无关的事,不随意插话等。到了第三学段,尊重别人更主要表现在对对方观点(思想、人格)的尊重。复习时,引导学生回顾六年级两册教材各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总结出口语交际中尊重别人的内涵——注意不能伤害对方,尊重对方看法、想法、说法、做法等。复习时,可以组织学生辩论,引导学生厘清“语气、语调适当”的内涵,即除了使用文明用语外,只能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对话,不能人身攻击,不能带有轻视、贬低、污辱对方的语言等。
只有明晰第三学段口语交际课的目标重点,才能在复习时帮助学生梳理应对的方法,并通过巩固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理答技能。
第三学段的口语交际课对交流互动过程中的思维要求明显提高了。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教材分别安排了“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辩论既有说的要求,要陈述理由说明自己的观点;也有听的要求,要听出对方的观点以及矛盾之处;还有互动的要求,要通过口语交流达成思想上的共识。相比第二学段目标“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而言,对话交流中难点不在于理解话语的表层意思,而要主动积极地对说话人的语音、语义、语气等进行评价判断,总结并分析其观点的正误,鉴别其内容的真假。这就是第三学段口语交际培养的重点“反应”与“评价”中的“评价”,其核心要义是话语的品评力。
小学阶段品评话语包含下面两个层次。一是评判正误真伪,如辩论时抓住对方论点,领会要点,结合语言信息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情意,判断出观点的是非之处等;二是能听出话语隐藏的意思,即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品评力和阅读的理解能力是相通的。如,五年级《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吩咐将士们喊的“谢谢曹丞相的箭”和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摸着自己的鼻子说“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都需要学生理解它们的言外之意。从第二学段开始,阅读教学就要求学生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掌握提取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及资料、联系生活背景理解文本的方法。复习时可以由文本阅读理解入手,过渡到语言信息的理解,总结出哪些阅读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口语交际中。话语品评和文本阅读一样,都是建立在识别、分析、比较、综合的基础上进行评判,包括提取信息、简单推理、形成解释、鉴别正误、品评优劣等。
话语品评和文本阅读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口语交际的限时互动性上。复习时,要通过创设交际情景,提醒学生倾听时要开动脑筋,主动品评对方的话语。同时,通过口语互动练习,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一边倾听一边考虑说话者的意图;二是捕捉对话或作品的要点,理解深层含义,迅速作出判断或推测;三是在交谈中注意双方观点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四是分析和比较双方观点的异同,并思考差异的原因;五是决定自己所应持的态度和应对的理答,积极主动地进行交谈。
话语品评和文本阅读的不同之处还体现在信息传递的材质和时间的不同上。进入第三学段后,交际时往往要听篇幅较长的完整语段,倾听时不仅要集中注意力,听完整的意思,而且还要能捕捉关键的信息。语音信息稍纵即逝,因此在交流时必须精神专注,捕捉并储存关键词句,作为理解和品评的依据。这和学生记忆的广度、持久性和精确度是密切相关的。复习时,教师要设计训练倾听专注力的口语交际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讲有关动物的故事后进行交流。复习时,可让学生聆听沈石溪优秀动物小说等作品的朗读,然后进行交流,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品质。
第三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反应”与“评价”,它们分别体现了听和说能力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口语交际能力不只是听、说的能力,还有运用言语进行交际互动的能力。它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将学习到的语音、语法、思维和情感、价值观等在言语交际中的实践运用。要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必须在实践中体会到言语交际在生活中的作用,得到人际交往社群的认可,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
侧重于“听”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设计教学。一是结合期末优秀班队干部评选等活动,进行辩论、演讲等带有社会交际功能的对话活动。鼓励学生在倾听时积极主动品味话语,听明白演讲者的观点及要点,并进行思考。二是聆听优秀作品的朗读,听出个人独特的见解,感受作品的情感,进行多元评价,体会交流的快乐。三是倾听有关说明性的文章,复习抓住要点的基本方法。复习期间结合课文教学,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推想它们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揣摩说话者的观点和真实意图,并主动进行交流,逐步提高倾听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侧重于“说”的复习,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复习。可结合课文教学,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提问、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可以在课前开展新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当天听到的新闻等,进行交流评议;可结合学校期末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选择适合的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如,开展“取消期末考试好不好”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对话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认真倾听能促进更好的表达。第三学段的学生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就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于倾听,做出评判,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