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倩 ,朱其锋
(1.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2.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3.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信仰是主体由内生发的对被信仰之物的崇敬与尊崇之情,它是指引主体行动的照明灯,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一直被共产党人尊崇为“圣经”,在长期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人秉承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直致力从事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马克思主义似乎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党中央、各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另一方面是各个单位、执行部门的敷衍搪塞。投射于高校这一阵地,教师党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许多青年教师党员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及信念孱弱等主体因素的阻碍,很难摆脱对物质世界的依赖关系,容易产生享乐主义等奢靡之风。特别是当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社会相“碰撞”时,很多青年教师党员显然成为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弱者”,作为普罗大众的一部分,他们更愿意对生存做出琐细的考量,而并不关心那些以注重论述与宏大方式为特征的抽象的理论。借此,重新树立高校青年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需要将宏大的信仰体系镶嵌在社会“实然”的境遇中,采用严谨而生动的言语,使其与青年党员的内心认识实现有效的“无缝对接”,或将是培育与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恰切之道。
科学的理论是点亮共产主义这盏长明灯的支点,是传扬共产主义信仰的“压舱石”,只有用科学的理论筑牢穹顶,才能奏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旋律。所谓理论的传播与再生产,就是通过塑造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实施多元化的培育方式,将理论镶嵌于主体的内心世界,并指导主体的日常实践行为的动态过程。马克思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发点,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我国设定为建国、治国的指导方针,但并不意味着它所包含的价值意蕴已经内化为所有党员的一种价值追求和信仰,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客观事实。很多青年教师党员被问及这些理论时,便以“没有兴趣”、“不是生活的组成”、“不是职称评定的考核内容”为理由,敷衍搪塞而过。然而,设若通过“急风暴雨”似的强硬方式规定青年教师党员们如唐僧念经一样背诵,则显得尴尬且令人费解。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类信仰的确立是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对自我价值的批判与自我超越的结果。信仰会随着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真理释放的效应“光芒”的感受而逐步得到加强。因此,在传统的道德说教功能日渐式微、价值共识“离散”、历史记忆被裁减和多元价值观相互混搭的当代境遇下,欲改变一种纯粹理论游离于实践之外的空洞说教状态,就需要通过稍具“价值期许”和“道德承诺”的教育方式,将信仰高度凝练并将其内化为青年教师党员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价值意愿。因此,在理论传播和再生产的过程中,高校要突破传统的、僵化的“灌输”与教化方式,善于立足现实,将理论与青年教师党员的微观生活相结合。同时,要坚持现代性与通俗性、学理性与大众性的原则,摒弃空对空的学术阐释“套路”,避开一般的官方或学术语言,摆脱抽象、宏大叙事的桎梏,建立生活叙事的逻辑,用通俗、趣味、生活化的语言将理论的“宏大叙事融入青年教师党员的日常生活中去,在生活上为信仰的蜕化防微杜渐”[1]。另外,还要注重官方的理论表述向青年教师党员具体实践的生动阐释的转换,善于利用镌刻着民族情感的重大历史“符号”去激发青年教师党员的价值认同。最后,还要注重理论传播的网络“孵化”,利用互联网等展演手段使理论在传播过程中更为亲切自然、深入细致、真实可信,从而在“于无声处”和“润物细无声”的涓涓细流中激发青年教师党员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基因”。
从最古老的意义上理解,自律即“自己的规律”。哲学意义上的自律强调自我管理的能力,即主体对社会“应然性”的认知,这是通过“超我”对“本我”的压抑渐次形成“自我”的一个过程,具有独立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是个体内心觉悟与价值坚守的高度统一。通过人类社会长期的试错得出,与“硬约束”的他律相比,柔性的自律适用于更广阔的场域并具有更为巨大的效用能量。倘若,在共产主义信仰体系建构的实践场域中,个体能够呈现出一副名副其实的自觉“出场”和“在场”,而不是被迫为之,信仰终将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心灵习性和实践的自觉;反之,其效能不仅会被稀释,甚至还会变得平淡如水。
由此,就催生广大青年教师党员做到自律转化、自觉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措施而言,应做如下考量:其一,建立利益共同体机制。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现象的背后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利益诉求。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只不过是“漂浮在利益上面的遮羞布”[2]。进一步说,人类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基准性目标就是自我利益的满足,而眼前的直接利益则是人的行为的首要逻辑。然而,在当代社会空间结构中,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正悄然“肢解”并发生着“浴火重生”般的重组,即便是兼具群众和党员双重身份的大部分党员也难以幸免,不公正的利益机制正逐步催生着他们的怨恨心态,信仰的生存根基几近“虚空”。因此,关注青年教师党员的切身利益,将国家利益与个人的利益融合为统一整体,才能更好地透视与把握支配其行动的内在逻辑,真正揭露这一神圣信仰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面纱,从而把原子式的党员有效地链接在自己的场域之中,并成为其“栖息”与“共鸣”的心灵港湾。其二,用好“批判的武器”。对真理的僵化信仰未必会导致“应然”的出现,信仰并不代表盲目崇信,信仰包含怀疑的成分。作为彼岸世界的宗教信仰是毫无保留的信奉,难以真正实现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本质,而只能呈现出一种虚幻的现实性。在这样的体系中,由于固有价值宿命的存在,质疑与超越显得尤为稀有。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摒除宗教信仰的弊端就要做到:一方面,要“信中有疑”,用批判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方法是马克思惯用的对付资产阶级和各种机会主义的强大武器[3]。同样,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说明理论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引领青年教师党员要学会用批判的方法抛弃各种由于理论的误读和实践的偏误所导致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从而增强理论自身强大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另一方面,要“疑中有信”,在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观解读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理论的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要素,以防止外来势力的恶意瓦解和党内机会主义的产生。此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建构过程中,还要充分挖掘和激发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慎独、节制等自律因子,以此催生青年教师党员内心的自律元素,并凝结、沉淀为“根深蒂固”的自律意识,进而达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感知、领悟和坚守[4]。
曾有人言,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中的两大主体,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贯被学者们打上主客体关系、主导主体关系的标签。这些观点虽然逐步被“自我构建”论所超越,但仍能从这些理论之争中推导出,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何人书?育何种人?其对象只能是学生。当前高校的教学形式仍没有摆脱传统教学形式的诟病,即使是颇具创造力的青年教师也难以突破这些诟病。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一味地强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校以考试成绩作为科目评判的标准仍是课程教育的主导形式。大学生们似乎并没有摆脱高考的枷锁,如若不然,奖学金、助学金等荣誉必会与自己失之交臂。除此之外,很多青年教师党员只满足于对学生课堂知识的教授,而从不关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生活上的关心。一些物理、数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党员会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是思政课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他们全然忘乎了自己作为党员的身份。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要着力引导青年教师党员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场。其一,转变教学理念,彰显学生的自主性。应引导青年教师党员首先明确教师的职责,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说”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向“师生共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是时代要求课堂必须应用的一种趋势,它的出现既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素材,也为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一方面,青年教师党员可以借助这些技术平台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重整,将知识点通过新媒体传播给学生,并给大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开展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另一方面,要着力突破以教室为主的教学场域,研发虚拟教学场域和教学方式,如通过游戏通关、在线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完成课程的教授。其二,要聚焦大学生的日程生活,引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青年教师党员兼具教师和党员的双重身份,作为一名党员,青年教师党员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日程动向,对价值观产生偏离的大学生要及时纠偏。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党员要善于倾听,应及时关注大学生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交流平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生活困难,并及时给予关怀,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温暖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