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实验幼儿园 辽宁本溪 117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只有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与健全的品格,才成能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今天的幼儿就是明天的主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更是21世纪的栋梁。注重幼儿园社会教育是21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新特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期”,人的许多基本素质都形成于这个时期。因此,在幼儿期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形成健康品质,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但在当前幼儿教育中,还存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更忽视社会性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幼儿的天性是玩,是游戏。我们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与成长,在游戏中习得本领。
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已成为孩子们快乐的一部分。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句话明确了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而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大部分是通过合作完成的,因此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它的意义是:
1.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规范其社会行为。
3.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第一阶段:模仿性阶段
主要表现:模仿成人的个别行为或语言,没有主题,随意性很大。
第二阶段:情境性阶段
主要表现:产生了游戏的主题,情节之间有初步地生活化、情境性等。
第一阶段:单独游戏阶段
主要表现:幼儿喜欢独自游戏,不能与他人共同游戏或共享游戏材料资源。
第二阶段:与他人共同合作游戏阶段
主要表现:有了主动与他人合作游戏的意识,并可与同伴大胆交往。
第三阶段:小组合作游戏阶段
主要表现:幼儿之间可以多人合作游戏,分配角色,资源共享,体验游戏的快乐。
(1)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赋予自己一个新的身份,随之在游戏中也会不知不觉地根据身份的不同,而遵守规则进行游戏。平日里,幼儿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许会胆怯、选择退缩,但在游戏中,他们会增强自控能力和行为,更好地扮演角色。因此游戏中,幼儿虽然是活动的主导者,但教师仍然在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
(2)角色游戏中,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进行了初步的体验。
生活中,父母是他们最熟悉的角色,因此孩子们在玩游戏中最喜爱、最擅长的也是演自己的爸爸妈妈。但通过角色游戏,他们又学会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教师、警察、理发师、营业员等等。对社会角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1)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需要互相合作来共同进行游戏,这样才会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如:医院的角色游戏中,需要有医生,也需要有病人;理发店里需要理发师,也需要顾客等等。孩子们在合作的过程中,首先学会分配角色,制定游戏规则,游戏的过程中及时调整,互相监督,等等。因此,幼儿在团结合作的角色游戏中体验了游戏的快乐,也增强了集体意识,团队精神。
(2)角色游戏使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交往进行了初步尝试。
让幼儿学会交往并善于交往使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角色游戏正式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交往行为的一种游戏活动。如:宝宝与妈妈的交往;医生与病人的交往;厨师与顾客的交往等等。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存在的问题:
1.角色游戏的时间不保证,主题开展的形式单一。
角色游戏主题开展形式也很单一。幼儿的活动区通常是娃娃家、医院、超市等几个简单的区域。幼儿在这样单调的区域里,是没有任何兴趣参与的,也不能够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2.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的种类相对缺乏不丰富。
角色区域里,通常会投放的材料缺乏,不丰富。如:娃娃家里除了几个大小不同的娃娃,其它的几乎没有;厨房里的用具,也不适合幼儿操作,不是太大,就是太小;理发店了只有几个洗发用品,假发等。这样的操作材料投放,也是不会引起幼儿的兴趣,而且游戏的时间不能够保持长久。
教师角色游戏指导的策略:
1.保证角色游戏开放的时间,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开放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活动区。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开放不同种类与数量的的活动区。小班可开设:娃娃家、语言区、医院、美工区等;中大班可开设,如:语言区、数学区、美工区、建构区、探索区、表演区、医院、理发店、超市等等。让幼儿自由选择,主动参与。
2.保证游戏材料的丰富、生活化。
游戏材料的投放一定要丰富,具有可操作性、持久性、安全性等。并且还要鼓励幼儿收集废旧物品,参与制作,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他们的作品不如成人制作的精美,但是幼儿在此过程中,不仅激发了游戏的热情,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