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住情感体验核心,提升阅读教学境界

2018-02-25 15:11:12
关键词:余光中境界初中语文

(广东省惠东县惠东中学初中部 广东惠东 516300)

引言

被选进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通常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这些文章的语言十分严谨和规范,立意上也非常广阔和深刻。每一篇文章都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掌握了作者的情感有利于深刻解读文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应当紧扣情感核心,带领学生走进阅读之境界。如何扣住情感核心、入语文阅读之佳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

一、通过诵读文本,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体验

以初中语文教材中《乡愁》这篇文章为例子,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光中,《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想要深刻理解这篇文章的前提就是抓住作者写作时候的情感核心,于是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第一步,播放《七子之歌》,导入《乡愁》新课。第二步,我对余光中这位诗人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余光中所写的诗通常能够感受到他个人的悲欢,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余光中对祖国的思念。第三步,向学生提问:关于《乡愁》的诗还有哪些?提问后,我引领学生紧扣作者的情感来朗读,使其真正感受到作者在描写“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时候所饱含思念之情。[2]

我一共组织学生进行了三次诵读,第一次诵读是在学生了解诗人背景之后,第二次诵读是在我播放音频示范之后,最后一次诵读是在课堂结尾的时候。第一次诵读,学生处于懵懂的状态,他们的情感还没有被唤醒。随着我对诗人背景、文题、反问句式讲解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情感逐渐唤醒,在最后,结尾时候的诵读就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升华。这种紧扣情感核心进行诵读的方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学生逐渐进入到语文阅读的境界之中。

二、联系现实生活,辐射学生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想要进入语文阅读最佳境界不仅仅要基于文本的理解,更要超越文本,即通过文本拓展的方式来辐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初中语文教师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语文阅读教学,然后在深入把握文本内涵的基础之上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课文,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最终鼓励学生怀揣这些感悟和体验勇敢迈向自己的现实生活,这就是扣住情感核心中辐射情感的重要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背影》、《我的母亲》等都是关于至爱亲情的,为了让初中生珍惜身边的亲人,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我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紧扣文章的情感核心,耐心引领学生进入到阅读境界当中。《背影》是朱自清所写的一篇散文,它与《悼亡妇》,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背影》中第一段落“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直奔主题,整篇文章并不长,平朴的文章却以情动人,感人至深。在朗读完课文第一句话后,我向学生提问:父母最让你们印象深刻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将学生的认知思维从原本对文本内容以及作者情感的关注转移到了对自身生活的关注。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我继续为学生分析《背影》并鼓励学大胆打开思维,从自己的生活中广泛搜索与父母有关的事情,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对父母的感情表达出来。在这样的教学当中,我并没有直接局限于《背影》这篇文章,而是扣住文章的情感核心,将全班学生的思维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中,让他们结合自己和父母的事例与文中的故事进行深入对比,有效地提高了初中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额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用心体悟文本,提升阅读教学境界

想要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离不开两个字:用心。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有一部分初中生在理解文章的时候仅仅是从文本上去理解,例如文中用了哪些经典的词语、哪些句式或者文章的结构是如何巧妙、作者是如何前后呼应的,这些都是当前众多学生关注的内容。但是,仅凭这些是难以深层次地理解阅读文章,更别说入阅读之境界。

情感源于心,紧扣情感核心,开启初中语文阅读之门要求初中生用心阅读,即带着情感去阅读。那么初中生如何才能够用心打开语文阅读之门、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用心感受文字,热爱文字。我国汉字博大精深,一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能够表达出作者真实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阅读文章的时候应当帮助学生分析生字词,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从而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最后一课》中“哽”字,这个字充分表现出韩麦尔先生的不舍之情,当学生理解了这个字所蕴含的深刻感情之后,他们才会更加用心地去解读《最后一课》。

第二,入“情”入境,用心灵体验文本,让语文滋养生命。古人云:“入其境,通其心。”文本解读也就是一个“入境”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用心灵体验文本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进入到阅读境界当中。例如,在讲解语文教材《小石潭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是要求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中关于柳宗元的视频,让学生对柳宗元的生平经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才开始讲解文章内容。在分析作者情感变化时,结合柳宗元当时被贬永州这一背景,根据作者所描绘的小石潭记幽静深远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当中,去仔细体味“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和“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情感变化过程,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情感的微妙变化,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获得更深更多的人生感悟。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犹如一本永远学不完的大书,如何扣住情感核心、入语文阅读之境界是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当通过诵读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体验,通过拓展文本辐射其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用心打开阅读大门。

猜你喜欢
余光中境界初中语文
寻李白(节选)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0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品“境界”
中华诗词(2019年3期)2019-08-30 03:46:20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32
慎独的境界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