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谢兵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泥阳初级中学 甘肃 陇南 746000)
笔者认为,要教好初中物理课,必须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手段、培养兴趣、组织活动和社会实践入手,现分述如下。
物理和其他课程一样,要让学生学好,必须守住主阵地—课堂教学,要让45分钟扎实有效、充满活力,要确保学生牢固把握基础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精心备课,不仅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要针对学生实际考虑突破重点难点问题;二是上课必须科学高效,要做到引导富有启发性、激励性,讲述干净利索而又层次清楚,师生互动要良好,要体现启发、引导、合作和探究,要让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在课时安排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三是课堂小练要完成主要作业,也就是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评价。四是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不要只带领几个学习好的,还要注意照顾差生。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果脱离了实验,就会沦落为纸上谈兵,即使考取了高成绩,依然因为没有操作能力而没有意义,成为空透的“理论家”,一旦在工作中,就显得非常苍白了。所以物理课一定要重视实验,要让学生人人动手。当然做实验肯定有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做好。
例如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不容易做成功。因为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往往选择的运动导体质量太大,是一根铁丝、铝线或者铜线,而采用的电源是一节或两节干电池,通电后往往看不到结果。但是我们如果将这段导体换成细铜丝,例如从花线中抽取一根,则会看到非常明显的运动。又如对电动机、发电机的原理的讲述,你就是再强调“动磁生电”、或者“动电生磁”,都不如让学生亲手做实验的效果好。如果你能利用磁铁、钉子、废漆包线、木板、铁片、铜片、木棒等带领学生制作一台电动机,学生肯定激情涌动,暗下决心。物理教学,就是要落实这些,要让学生在试验中领会知识,并锻炼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做实验,要做到:一是实验前要有充分准备,教师要心中有数,而且要先动手做做,不能出现失败现象;二是试验前要给学生讲清楚实验的目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不能盲目行动;三是实验结束要有实验报告,要人人都写;四是组织要严密,秩序井然;实验仪器的领取、归还、废旧药品的处理都要规范。
关于白板教学,教师并不陌生。但谈到充分应用,则是很多老师所不具备。因为绝大多数老师的用白板,到目前为止用的很不到位,甚至于只会当作投影仪放放PPT而已,其他的书写、修改、批注、搜索、学科工具等都不应用,或者说应用很少。这种局势,是极不利于现代化的教学的,更不用说物理教学了。在物理教学上,那种方便快捷、省时省地修改标注等功能倒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虚拟实验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仪器装备非常方便、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过程也非常清楚,就连电流的方向、以及路径都可以一目了然,因此非常直观;还有一些与爆炸、剧毒以及反应缓慢的实验,谁也不敢带学生做或者难以做成,而在虚拟实验中,就可以利用白板尽善尽美地展示。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白板,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真正能如饥似渴的学习物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成立兴趣小组,多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物理知识太重要,也太有趣,在生活中应用也太广泛。正因如此,活动内容也就很充实。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制作发电机、电动机,也可以利用二极管、三极管、变压器、电容电阻、扬声器等来组装收音机,亦可以利用电磁继电器等来控制电路,制作恒温开关以及光控、声控、热控电路,进而控制各种灯。学生每制成功一种,都会增加一份信心和勇气。若能这样,学生肯定会不断长进,不仅能很好地领会知识,而且拥有一定技能,更重要的是练就了他们探索真理的能力,成为真正的人才。
学习活动是需要调节的,应该张弛有度,才会能使学生不产生疲劳感。这种调节,最好的就是让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参加这种活动,在学习生活得到调节的同时,还起到了复习的作用,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看到物理知识很有用,从而激发内在动力。如果得奖,则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激发出求知欲。所以,我们可以以校为单位举行竞赛活动,也可以以班为单位举行,还可以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县举行的活动。
这种调查活动,既可以是文档资料,也可以是实际生活。就文档资料而言,翻开科学史,可以看到每一次工业革命,几乎都与物理、化学有关。在战争中,更是高科技的较量,当年多国部队以78人的伤亡,摧毁了伊拉克军队450万,美国人自豪的说这是“芯片对广铁长城的胜利”,也的确如此。看看现实生活,哪一个建筑物能撇开力学原理?通过这些,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当然,教无定法。但是我觉得以上是关键,不当之处还望广大同人批评指正。